万里旅行网

玛雅古迹的遗址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03 13:22   点击:147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玛雅古迹的遗址

有在洪都拉斯的热带雨林中的玛雅古迹科潘城,这个地方是玛雅象形文字最发达的地区,有一条可了2500多个文字的象形文字梯道

还有墨西哥沿岸热带雨林地区的帕伦克遗迹,和墨西哥中部的大型遗迹奇琴

还有整个尤卡坦半岛和如今墨西哥境内的塔巴斯科州和奇阿帕斯州的一部分,整个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西部,总面积达12.5万平方英里

二、金字塔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

据史料记载,特奥蒂瓦坎古城居民最早出现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50年,该城全盛时期人口多达20万人。当时农业相当发达,手工业也有一定规模。古城逐渐成为宗教、政治、经贸和社会文化的中心。特奥蒂瓦坎城的影响还扩展到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是世界大都市之一。直到公元8世纪初,这座古城突然被废弃成为废墟,居民也随之消失。对于特奥蒂瓦坎古城从昌盛走向消亡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由于托尔特克人入侵、焚毁所致,居民因此向南迁徙,直至危地马拉的广大地区;另一种说法是因瘟疫流行,居民向北迁移并创造了图拉文化。 科学家们对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迄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考古学家发现,太阳金字塔的地基底下是个天然溶洞,溶洞尽头的四个密室里发现不少古代祭祀文物,但没有棺椁。因此,他们认为,与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特奥蒂瓦坎的太阳金字塔不是陵寝,而是一个祭神的场所。 近年来,有的天文学家还提出一种新的观点,认为特奥蒂瓦坎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的坐向跟银河系的星象坐标有着某种微妙关系。墨西哥的科学家们也试图用最先进的介子探测器在特奥蒂瓦坎太阳金字塔内部拍摄透视图,以解开千年谜团。但不论怎样,特奥蒂瓦坎遗址精湛的壁画、雕刻和彩绘陶器都是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的瑰宝,是印第安人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建造金字塔的材料主要是本土的石灰岩及由外地运来的花冈岩。石灰岩主要是用作内部之用。如古夫不金字塔就用了2百多万块的巨石大部份重2吨左右,据估计大约用了23-30年建成,并有十万人参与建筑;不过他们也同意,所谓的建造,并非从年头到年尾地进行,而在一年中的三个月期间,尼罗河泛滥而不能耕作时进行。 根据估计,金字塔用了二百三十万块石块堆积而成。假设工人全年无休,,且天工作十时,他们小时需要摆好三十一个石块(大约二分钟放好一块),才能在二十年内完成。但如果工作只在农闲时才进行,那工人的速度必须加快至每分钟搬运四块,大约每小时二百四十块。到底在没有任何起重的 工具,只有原始的树干,人们是如何将重达二吨的石块搬运,建成如此巨大的塔?

三、玛雅文明发源地、和现存古迹遗址有和特点?

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科潘玛雅古迹遗址位于洪都拉斯西部边境,遗址面积数十平方公里,1980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科潘属于玛雅文明古典期(公元250—900年),为玛雅文明最盛时期。金字塔式寺庙较为精美,台顶神殿有大量浮雕。科潘是玛雅文化的学术中心,不少建筑遗址与天文、历法等学术活动有关。这里保存了玛雅文化中最长的铭刻,多达2500字,号称“象形文字的梯道”。科潘玛雅遗址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有着宏大的建筑,还有丰富的象形文字,是极少数起源于热带丛林的文明的例证。这些建筑表明科潘的玛雅人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

玛雅文明的特点

玛雅文明古老而神秘,但总有一些有据可循的特点,以下列举几点玛雅文明的特点:

1、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没有发明使用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

2、 掌握高度的建造技术,玛雅人不会使用铜铁,也不会使用轮车,轮子的概念虽然在陶器以及一种小玩具等文物中出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化。但是却创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

3、农业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没有牛马猪羊,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农民采用一种极原始的米尔帕耕作法。

4、数学采用二十进制,发现并使用了“零”的概念(另一说则是由奥尔梅克人传授),掌握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

5、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