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车去中英街预约方法?
1、实名制注册预约账号,填写账号信息。
2、选择预约办证日期及时段。
3、进入填写预约人员身份信息页面后,根据系统提示,填写主预约人身份信息,并添加随行人员身份信息。
4、预约完成后,预约系统会及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通知。
5、在预约办证日期及时段内,由主预约人携带所有预约人员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到办证大厅自助取证。
中英街只能接受行人的预约,无法接受车辆预约。开车只能在深圳旁边的停车场进行停车。之后持有份证进入中英街旁的边防大厅进行临时通行证的办理。办理之后就可以进入中英街进行参观游览,有效期为24小时。
二、中英街可以当天去吗
深圳中英街可以当天去吗?
可以。记得携带身份证原件前往现场。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因为因为中英街每日将设置预约和现场受理人数上限,如预约人数或现场办理人数已达上限,将无法进行预约或现场办理,所以如果你直接现场的话有可能名额满了,办不了通行证,从而白跑一趟。而且即使有名额的情况下,现场需要排队取号,如果排队多的情况下,会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在网上预约办证,然后直接去现场的自助机上刷身份证取证就可以了。这样子方便很多,而且节省时间。
【预约流程】
一、在“在盐田”微信公众号进入预约系统
二、点击主页菜单栏“政务服务”-“盐田游”-“中英街预约”,即可进入预约页面
三、要先登录哦!没有账号的朋友可以先用手机注册一下。
四、先阅读服务指南,然后选择预约日期(哪一天)以及预约时间(上午或者下午)
五、填写预约人信息、然后保存
六、填写好之后,点击确认提交即可!
三、中英街可以用电子身份证吗
不可以。
扩展资料:
需要办中英街通行证,中英街通行证办理时间,非深圳户籍居民间隔30天可申办一次通行证,深圳户籍居民间隔7天可申办一次通行证。中英街所处的沙头角关口,旁边那个透明的大楼就是过境大厅,不过不是直接到这里就可以过关哦,得先到在它对面,离它300米左右的广东边防沙头角深沙路瀚海翠庭一楼办理一次性通行证才可以进入,中英街通行证办理所需材料,居民办理港澳通行证需凭二代身份证在广东公安边防大厅取号,65周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及孕妇可免取号,凭号办证。
以前,深户与非深户皆为10元一证一人,2018年1月1日正式免费,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
随着电子身份认证技术的出现,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和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技术上的保障。而认证机构主要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参与各方身份、资信的认定,维护交易活动的安全。
本文通过研究电子身份认证和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属性,就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电子认证发展形势,满足我国立法需要的电子身份认证法律保障体系作了基础性的阐述。
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日益渗透,电子商务作为一种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务交易模式正在迅速崛起,越来越呈现出其活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所重点关注的具有商事法意义上的内涵的电子商务,其突出特点是采取以internet为运行平台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与传统商务相比,这一新兴商务模式具有交易的隐蔽性、虚拟性和迅疾性等诸多明显的不同特征。
因此,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的这一特点,在开放型的计算机互联网条件下,建立一种确保电子交易信息真实性和交易双方身份准确性的机制,保证电子交易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我们跨越电子商务“门槛”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电子身份认证正是在这种特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保障电子交易顺利进行之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通过电子身份认证机制来确保电子商务的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范畴,也是一个需要法律规范和调整的内容。
建立与电子身份认证机制相适应的法律保护模式,以促进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已成为信息产业界、经贸界特别是法律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正因为电子身份认证在电子商务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各个国家都积极通过立法方式对其进行确认和规范,如美国、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都相继推出有关法律。在这一方面我国立法研究和立法实践还比较滞后,至今尚未出台电子商务法,仅在《合同法》等中有比较模糊的规定,因此不但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而且对已经普遍发生的电子身份认证行为的法律关系的认可上,以及有关法律责任的确定上缺乏有效的支持与保护。
本文着重探讨电子身份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认证机构、数字证书持有人和数字证书信赖者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分析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传统《合同法》的影响,以期对电子身份认证的法律保护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去中英街购物有规定限制吗
去中英街购物是有规定限制的。
根据海关总署有关规定,进出中英街携带物品在以下规定限值、限量范围内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一)持一次有效《往来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的人员,可以携带价值人民币3000元以内(含3000元)的生活用品出区,其中单一品种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
(二)持长期通行证多次往返的人员以及持其他有效证件进出管理区的镇内居民、镇内就读的学生和镇内常住的香港居民,每日可一次性携带价值人民币500元以内(含500元)的生活用品出区。
(三)未满16周岁的人员出区,海关只放行其旅途必需物品,不包括烟草及酒类。
而关于烟草及酒精饮料类物品海关另有规定,持一次有效通行证的人员,免税香烟4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丝250克,免税12度以上酒精饮料限1瓶750毫升以下。
其他人员,免税香烟40支,或雪茄10支,或烟丝50克。另有20种商品不在免税范围内,包括:电视机、摄像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家具、灯具等。
扩展资料: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
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1898年6月9日,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
次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
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从深圳沙头角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中英街随即首先被攻占。
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深圳市的公安机关签发的《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境。“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开始限制人流往来。加之建国初期中英关系仍比较紧张,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英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