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多,包含令人不安的图片,请谨慎点击
历史人物这个范围有点宽泛啊,因为这个涉及到历史书上留名的人物到因为遗体保护完全而知名的无名人物。曹操是前者,辛追是后者。
如果说是真实相貌还原,这个水分也有些多,我个人认为必须是根据遗体来还原才算是真实还原,画像和雕塑都是带艺术加工的。
虽然这么说,但根据遗体的还原也是有水分的,并不一定真实。还原水平完全取决于还原画师有没有艺术加工以及头骨与遗体保存情况。因为面部肌肉,人体脂肪,眉毛,唇形这些信息会因为尸体腐烂或者干燥过程中失去,是需要复原师的想象来复原。
历史知名人物遗体保存下来还能还原并没有那么多,埃及是比较重头的因为他们的木乃伊文化。西方盛行的死亡面具也是很好的还原。现在让人熟知死亡面具,多少是因为创建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杜莎夫人。她在法国大革命那脑袋乱飞的年代把死亡面具商业化平民化,让普罗大众可以付费欣赏被砍掉脑袋的贵族以及砍了贵族脑袋的革命派的脑袋,但是西方死亡面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少贵族王室王室都因此留下了自己的面孔。
比如被自己表姐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砍了脑袋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据说下图就是她的死亡面具。
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
有油管up Royalty_Now根据这个死亡面具复原了一下女王的样貌。
除了上面那个版本的死亡面具外,在玛丽的苏格兰老家还存放了特别化妆版本。
不过,玛丽死的时候已经快45岁了,那个年代又没有羊胎素可以打,很难想象这位多灾多难被关在伦敦塔好几年的女王如何保持皮都展开的…而且这俩面具的关系更像是少女与少妇的关系,总不可能是曹操墓里发现曹操三岁头的事情吧,所以这俩死亡面具真实性存疑,更像是别人对她凄凉遭遇的一种同情,所以美化了她的面容。这也是时代久远的死亡面具的问题,很难鉴定真实性。对于玛丽,根据现代三维科技根据画像复原又是另外的景象了。
说回死亡面具,知名人士还有美国总统林肯,另外一个答案贴的拿破仑,还有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雅各宾派砍头魔马克西米连·罗伯茨皮尔。
马克西姆连·罗伯茨皮尔
这张图可以证明艺术加工和实际人物能相差多少,这坑坑洼洼的脸在艺术加工之后上了一层美皮柔光,瞬间把这个激进的砍头党变成了十里八乡俊后生了。
当然当时的画家再怎么美化至少五官轮廓还是对的,到了日本人手里,罗伯特皮尔就从宽脸大叔成为一个拿枪的美少年。
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内特
既然说到法国大革命,那不得不把法王路易十六和他老婆玛丽安托耐特的死亡面具放一下。
这还特地弄了点血上去,杜莎夫人还真是幽默。不过当时杜莎夫人受雇制造死亡面具并进行展览,加点血估计是让观众更有王室死去的实感吧。
不过说玛丽安托内特的死亡面具还是有争议的,下面还有几个不同样式的。
挺像菩萨的。
不管哪个是玛丽安托内特,她的脸都比画像上的大一圈…
不过死亡面具到底是从真人脸上倒膜出来的,基本上就是复刻原版的脸,和照片差不多,算不得还原。
而还原根据手法不同,还原出来的面孔也是有差别的。下面的拉姆西斯二世,知名埃及法老。
拉米西斯二世
都是根据同一具木乃伊还原,有的是这样略带东方妖娆的老大叔:
也可以还原成这样略显敦厚庄严的老大叔。
也可以是这样的连姆尼森样子的帅大叔:
这复原的,人种都很不稳定了…而这些还原都和历史上留下来的艺术形象没啥相关性。
长脸,鹰钩鼻都没体现出来,当时埃及人的形象还真的是很样板。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知名诅咒系法老图坦卡门身上。
这是他的棺椁面具:
这是他最著名的还原图。
而这个是近期加上图坦卡门身体畸形状况的还原图:
同一具遗体,不同表达,千差万别,很难说哪个是最真实的。
这是隔壁答案的Tiye王后的另外复原图,没了那种恬静的美女,更像个小太妹了。
然后根据DNA分析是有欧洲人血统,所以复原图又变成了一下的样子。
所以只需要知道所有的目前的复原,除非是死亡面具那样的面部复刻,都是有一定创作部分的,看一乐就行,别太当真。接下来我就贴一些近些年依靠电脑3D技术或者根据遗体复原的知名人物: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日心说提出者,波兰学者根据遗体复原出他70岁过世时的长相。
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知名作曲家。复原图是由知名人类学家卡罗兰·威尔金森利用3D复原技术和巴赫的遗骨复原的形象。
我多搜了一下,历史有记录的第一次面部复原就是复原巴赫的脸,由一位德国解剖学家威廉·黑斯爵士(Wilhelm His Sr.)在1895年进行。虽然说是根据遗骨复原,并且采用了当时的新型技术,但是有争议说太接近画像。
由Hadi Karimi制作的复原。
莫扎特
说完巴赫,那就是莫扎特了,这是根据莫扎特头骨的复原雕像。
3D复原版,居然有点像汤姆汉克斯。
最知名的画像,感觉不那么像…
肖邦
肖邦比起几位老前辈是已经出生在有照片的年代的人了,但是这位Hadi Karimi基于肖邦的死亡面具用3D技术复原的画像真的是挺好看的,所以这里分享下。
肖邦的死亡面具是由雕塑家Jean-Baptiste Clésinger在肖邦死亡后几个小时内制作的,包括肖邦的手。
Karimi在2020年在推特分享了他制作的复原。
舒伯特
同样是由Hadi Karimi制作的复原,根据舒伯特的死亡面具。
贝多芬
作为名人,贝多芬的倒模面具数量真的不少,上面玛丽·安托瓦内特比起来也要逊色一些。贝多芬在生前和死后都有制作倒模面具,以至于美国散文家评论家以及收藏家劳伦斯哈顿(Laurence Hutton)能收藏五个不一样的面具,有些是官方认证的,有的不是。
左边三个是根据生前的面具复制的,生前的面具是1812年由弗兰兹-克莱恩(Franz Klein)制作,死亡面具是由约瑟夫-丹哈尔(Josef Dannhauer)在1827年制作,右边两个是死后面具。从这张图里能看出贝多芬在死前的状态,原本比较肉的脸已经塌下去了,也说明疾病对这位天才的折磨。
然后由Hadi Karimi制作的复原图。他有更多的复原作品可以在他的网站观看:Hadi Karimi
英国国王理查三世
金雀花王朝约克方的最后一任国王,战死疆场为玫瑰战争划上句号,也就是莎士比亚写的剧本查理三世里腿瘸背驼,喊着“我愿用整个国家换一匹马!”的小丑国王。他的遗骨是2012年在一个停车场下面发掘出来的,然后由上面做巴赫复原的人类学家卡罗兰·威尔金森根据建模复原出的形象:
这是DNA鉴定发色为浅色之前以原本画像的深色发色为基础做的复原。
也算是俊后生了,可惜被之后取代金雀花王朝的都铎王朝疯狂抹黑。
贤王亨利,法王亨利四世
这位是上面路易十六的老祖宗了,波旁家族的第一位法兰西国王,开启了波旁王朝对法兰西的统治,所以他也被称为亨利大帝。他被百姓誉为好人,因为他实打实的勤政爱民,曾发言保证全民在星期天有鸡吃。不过这位好国王最后被极端天主教徒刺杀致死,等到法国大革命了,他又被拖出陵园斩首,尸体丢进乱葬岗,头被拍卖。多年后,他木乃伊化的头颅在一位税务官家中发现,不过一直争议不断,到2010年才有了定论。
这脑袋完全不像是人脑袋了…想想这哥们也是实惨,生前被造反派刺杀死,死了以后还被革命派砍脑袋…就欺负老好人呗。最后还是以一张法亨四cos希腊大力神海格立斯的画像做结尾了,只少看着挺喜兴。
对了,我找到这张对好国王亨利的面部复原……也挺简陋的。
乔治·华盛顿
美国第一总统的待遇就是好啊,生前他的朋友为他做了个脸模,然后现代科技根据这个脸模和华盛顿的牙医纪录还原了华盛顿的19岁,45岁,和57岁的样子。
尤其是十九岁的复原像,真的是开几层滤镜了。
吴承恩
留言区有人问为什么贴的都是国外的呀,来点国内的呀。其实我也想,但是国内做面部复原,除了根据雕塑复原的,比如兵马俑真人化,比较有名的是小河公主/楼兰美女,曹操,辛追,还有一些近些年发现的女尸,在网上他们被称为四大美女,武则天,等等等…信息比较混乱,而且复原的比较简陋,看起来没比历史上的画做得更像真人。
而且国人对文物的保护,很多名人名墓并没有进行发掘,所以很难以遗骨作复原。吴承恩墓是少数不幸或者是幸运者,他的墓在1974年被盗,但是到1981年才被确定为吴承恩的墓。抢救性发掘下在墓内找到吴承恩以及他两位夫人的遗骨。
一直到2006年,由中国刑警学院的首席教授赵成文完成了吴承恩与两位夫人的面目复原。赵教授也参与复原了小河公主和辛追的复原工作,也是人像模拟的专家,在这方面也算是权威了。赵教授还原了吴三十岁和七十岁的面貌。
两位夫人的照片我真的找不到了,不过就拿一下赵教授复原的辛追凑下数吧。
辛追(也有称避)
赵教授复原了九岁,十八岁,三十岁和五十岁时辛追的面貌。
香妃(容妃和卓氏)
对,就是那个还珠格格里戏说的身带奇香可招蜂引蝶的妃子原型。历史真实的香妃,容妃和卓氏,没有那么传奇,虽然是新疆部族献给乾隆的妃子,这位人生可没有什么为了情郎私奔的刺激。确实受宠,但也是老老实实从贵人做到了嫔最后做到了妃。最后五十五岁时因病去世,葬在了清东陵裕妃陵寝,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兵荒马乱墓地遭盗,就剩下头骨和一些碎骨,1979年时进行勘探,取出了头骨,最后在2007年由赵成文教授根据遗骨照片进行了复原。
一代传奇美女长这样,可能略有失望吧,不过我搜索的时候找到一张疑似郎世宁画的香妃画,别说,还真有点像。
另外,非常出名那张香妃像其实并不是香妃的,是清末时期外销画,就类似于现在的海报女郎画一样。
罗马皇帝屋大维,凯撒,卡里古拉,尼禄
我决定作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我本来说,除非是做对比,我是不会贴根据艺术形象的复原,直到我看到了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鲁阿诺(Salva Ruano)做的罗马皇帝复原。他的技术是把罗马皇帝的雕塑倒模,用硅胶填充制作的头像。他把自己的复原录像放到了他的同名油管频道。
他这一系列图,是根据雕塑还原的,如果雕塑修饰太多,那么就根本不算是还原,但是小哥的技术真的是实打实的厉害,脸已经到乱真的地步,所以特地放出来。
这是他复原的屋大维。
这是被暗杀捅通透的凯撒。
加衣服的版本凯撒
卡里古拉,亲妹妹死后就走向残暴荒淫之路的罗马皇帝,最后也是暗杀致死,年仅29岁。咦,我为什么要说也呢。
最后,罗马隋炀帝,把基督徒当蜡烛烧的尼禄。
错了,不是红Saber,是历史上的尼禄。顺带一说,有专家称尼禄的眼睛可能是灰色或者蓝色的。
这位艺术家据说是要复原所有罗马皇帝的头像,并把这个计划命名为“Cesares De Roma”(罗马的凯撒),但是这个计划最后的动态也就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现在这个计划的官网都挂了(http://cesaresderoma.com),也不清楚这位艺术家是否安好,希望他还能继续创作。
当然,作为历史名人,这几位罗马皇帝不少人复原,以下是由瑞士学生Haround Binous用AI复原技术和Photoshop根据雕塑复原的人像。
屋大维
卡里古拉
尼禄
这么对比下,尼禄一直都是一个胖乎乎的二愣子形象,确实不够他自诩的艺术家感觉…
马其顿的腓力二世或三世
说起马其顿,那必须要说的是目的是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但是亚历山大大帝也不是孙悟空,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他自然有个爸爸,他的父亲就是腓力二世。腓力二世是阿敏塔斯三世和欧律狄刻最小的儿子,幼年被送去底比斯做人质,据说给当时底比斯的政治头目派洛皮德做了娈童。之后他的俩哥哥相继去世,他就回到马其顿先是给侄子做了摄政王,后来就自己继位自己做。可能是跟强国学习,腓力二世展现了强大的军事才能,四处征战,最后称霸希腊。这也是能看出亚历山大是从他那里继承的野心和能力。但是腓力二世有个小问题,他特别渣,男女通吃不说,老婆娶了一个换一个,其中就有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亚斯。有传说奥林匹亚斯是个毒女,与蛇一起睡觉,因为一起有关腓力二世男宠的性侵案,外加上腓力二世对最后一任妻子克娄巴特拉格外用情,甚至为了这个妻子辱骂奥林匹亚斯,于是奥林匹亚斯就找人合谋在腓力二世参加女儿婚礼的时候把他刺杀了,好让自己儿子上位。
说是这么说,但是现实如何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腓力二世是死在了自己女儿的婚礼上,他挚爱的那位克娄巴特拉也被奥林匹亚斯强迫殉葬,后来一并埋葬在希腊菲尔吉纳北部的大墓山。
之后在菲尔吉纳一处墓地挖掘出了一男一女两具被烧过的骨头,女性骨头十分年轻但是留下的都是碎片,男性骨头相对保存完整。因为腓力二世的右眼在战争中因为受伤瞎了,专家在发现的头骨上发现了右眼有伤,于是鉴定头骨为腓力二世,并在莱斯特大学的约翰·布拉格博士带领的团队进行的复原。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近些年有专家认为坟墓里的被焚烧的头骨很有可能是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腓力三世。
腓力三世是个傻子,有说是奥林匹亚斯毒傻的,也有说是天生的,甭管哪个,腓力三世并不是一个可以继承王位的人。但是因为亚历山大的暴毙,他被奥林匹亚斯推上了王位,并且给他娶了一个很厉害的小妻子,欧律狄刻。欧律狄刻想和奥林匹亚斯争权,并且发起了战争带着老公和军队来打婆婆,但是没打过,被俘。自然奥林匹亚斯把腓力三世杀死,并逼迫时年十七八岁的欧律狄刻自杀。
因为这父子俩死亡时间相对接近,都是有年轻妻子陪葬,很难说哪一位才是这具遗骨的主人。虽然有专家依据眼睛上的伤判定是腓力二世,但是也有专家认为陪葬品要比腓力二世的年代要靠后一些,这种争论已经进行了四十来年了,也许会继续争论下去,一直到新的证据出现。
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
这是评论区有朋友提到的,然后就是个金矿啊,感谢这位朋友的建议!
伊凡雷帝很多人知道他是下面这张列宾的画。
伊凡雷帝与他的儿子伊凡。这幅画画下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著名的暴君伊凡四世在老年因为和儿媳口角,把儿媳打流产了,他的儿子伊凡找父亲要说法,争执中伊凡四世把自己儿子打的脑浆迸裂一命呜呼,而著名画家捕捉的就是发现儿子没气后悔恨惊恐的伊凡四世。
如果只是杀子,伊凡四世还得不到雷帝(the Terrible)的称号,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用铁拳打造了专制的沙皇体系,并一统俄罗斯,他一生干的恶事数不胜数,比如建立起了黑衣黑骑的秘密警察特辖军,纵容他们为非作歹,甚至因为听说某个城可能要反叛就直接了屠了整城的人民,还有传说他会把神父塞进大炮里当子弹蹦出去,美名为让对方去见上帝。
就这样横的人,因为打死了自己能干的大儿子,只能立据说类同晋惠帝的二儿子上位,二儿子喜欢敲钟也被称为敲钟者。最后伊凡四世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二世而亡,有秦始皇那味了。
后来进入了苏联时代,伊凡四世和他的俩儿子坟挖了出来,并交由苏联人类学家米哈伊尔·格拉西莫夫进行复原。
格拉西莫夫也是传奇人物,他创立的一套面部复原肌肉的方式,据说对现代面部复原有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他是苏联专家,他的成就在西方社会就出现了一些争议。格拉西莫夫一生复原了200多人的面孔,其中也不乏名人,比如伊凡四世,其他的人我有空继续贴,比如帖木儿。
近些年也有人根据格拉西莫夫的复原做了伊凡四世不同年龄的复原。下面是由油管up Panagiotis Constantinou做的复原视频,有兴趣可以找找这个视频来看。
伊凡雷帝的第三任妻子,玛法·索巴吉娜
伊凡雷帝的私生活也是挺丰富多彩的,据说一生有八位妻子,六位是有正史纪录,有两位说是后世人编出来的。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找相关视频来看,这里放的复原图是他的第三位妻子,玛法·索巴吉娜的复原图。根据2003年出土遗骨进行的复原。
这姑娘的故事也挺唏嘘的,也可以说是早期被虎妈坑死的鸡娃。
伊凡雷帝很爱自己第一任妻子安娜斯塔西娅·罗曼诺夫娜,他大多孩子都是和她生的。但是安娜斯塔西娅中毒身亡了,这让伊凡雷帝更加多疑敏感,不过也没妨碍他再找,第二任妻子玛利亚虽然也陪伴他几年,最后莫名其妙死了,据说是他下的毒。死了俩老婆的伊凡又要找新老婆,于是召集民间宫廷的女子来选秀,在这场全民选秀活动中,伊凡选中了十八岁的美貌少女玛法·索巴吉娜。
从复原像也能看出是个美女,可是美女出身不高,是个普通商人的女儿,也不知道是因为这层原因,玛法的母亲着急了,生怕自己女儿生不出孩子被伊凡雷帝抛弃(这倒是没错,之后伊凡雷帝也确实抛弃几任妻子就因为人没生孩子),于是据说玛法的母亲就给女儿一种药,让她更好生育。
可是这药除了让玛法快速掉体重甚至让她虚弱到站都站不起来,压根没积极作用,最后导致玛法在结婚十六天后就一命呜呼了。本来就有下毒ptsd的伊凡雷帝直接犯病了,认为有人故意谋杀,就搞了带清洗,甚至把自己的前大舅子给穿刺串了串儿。
这个故事在十九世纪还写成叫沙皇的新娘的历史剧,之后还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编成歌剧。
索菲亚·帕列奥罗格(伊凡雷帝的祖母)
这位女士是伊凡四世的老祖母,拜占庭流亡皇帝托马斯·帕列奥罗格的女儿,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这个女人的一生也挺波澜壮阔的。她的国家在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她和兄弟们流亡罗马祈求罗马教廷的庇护。她原本名字叫佐伊,出生在东正教,但是在罗马的时候,她接受的是天主教的教育。在他父亲死后,她把自己希腊式的名字佐伊改成了索菲亚。之后被教皇认为义女并把她嫁给了比她大九岁的鳏夫伊凡三世,希望以此统一东西教会,共同抵御奥斯曼的扩张。但是谁想到索菲亚刚嫁过去就翻脸了,重新恢复了东正教信仰。
据说索菲亚嫁过去就开始影响伊凡三世,把拜占庭典礼和宫廷礼仪带进了俄罗斯大公生活之中,还把莫斯科美誉成第三罗马。但是伊凡三世和亡妻是有一个儿子叫伊凡,也是被称为年轻者伊凡。新作小妈的索菲亚一点都不客气,哐哐哐生了11个孩子,包括之后的瓦西里三世,所以让俄罗斯的宫廷分成长子派和小妈派。明争暗斗一直到伊凡突然因为痛风被庸医给治死了达到了一个高潮。据说索菲亚曾写信给这名庸医,又有传言索菲亚和儿子瓦西里还有预谋弄死伊凡的儿子迪米利特,结果就是索菲亚和儿子被赶出了宫廷,迪米利特被封为了太子。可奇怪的是没一两年,岁数逐渐上去的伊凡三世就把媳妇儿子接回来了,之后圈禁了长子伊凡的妻子与儿子迪米利特。
索菲亚也在自己儿子成为太子之后的一年安心过世了,年54岁,比她老公早两年过世,而她生前的死敌,伊凡的妻子和儿子都在她死后没几年死去了,据说是她儿子瓦西里三世干的。
1994年,谢尔盖·尼基丁对其遗骨进行了面部复原。这位复原专家也是有一堆作品,尤其是这位对天使长主教座堂地下发现的唯一女性墓地做了不少复原,那个墓地有50座石棺,都是中世纪俄罗斯的贵族女性,包括了伊凡四世的妈妈。
叶连娜·瓦西里耶芙娜·格林斯卡娅(伊凡雷帝的母亲)
书接上文,瓦西里三世先是娶了贵族之女所罗门娅·沙巴洛娃。虽然所罗门娅性格好,长得漂亮,还很有美德,但是生不了孩子,两个人努力了二十年依旧没孩子。为了避免王位落到自己弟弟手里,瓦西里三世和所罗门娅离婚了,并且挑了年轻漂亮的叶莲娜。叶莲娜出身钦察汗国知名军事强人马麦的直系后代,她的父亲是立陶宛的王子,也是出身名门了。
叶莲娜也不容易,开头也没能生孩子,一直到婚后的第四年才生下了伊凡雷帝,又在两年后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天生耳聋的尤里。这也导致有传闻她是借用萨米人的巫术才生下了两个孩子。
算是看到传宗接代使命完成的瓦西里在二儿子出生一年半后就去世了,年54岁。临死前传位给三岁的伊凡并且让年轻的妻子叶莲娜摄政。叶莲娜虽然年轻,但是也是有本事的,干掉了自己丈夫的兄弟,也做出了一些政绩。可惜寡妇门前是非多,先是传出她和一个年轻的波雅尔(俄罗斯大公下的贵族)有染,后在她执政的第五年1538突然过世,年仅二十八岁,说是被毒死的,留下了八岁的伊凡雷帝独自面对心怀鬼胎的波雅尔们。失去庇护的伊凡雷帝童年非常动荡,甚至惨到吃不饱饭,这也就造成他长大后的嗜血残忍贪权(有秦始皇那味儿了)。
叶莲娜的遗骨在天使长主教座堂地下发现,经过鉴定,她身体里确实有水银,也印证了她是被人下毒的。而且因为她头发保留完好,可以确定的是她有一头如火亮眼的浓密红发。
说一嘴前妻所罗门娅的结局吧,她被离婚后送到了修道院做了修女,改名索菲亚,虽然主流说她是自愿去的修道院,但是也有传闻她是被迫的。甚至有十九世纪的时候,历史学家尼古拉·考斯特莫洛夫写的一本叫库蒂亚尔的民间故事小说中,说她在修道院里生下了一个叫库蒂亚尔的男孩。这个男孩是伊凡雷帝的哥哥,但是出生后没多久就被绑去了哥萨克养成了一个行侠仗义的大盗。不管怎么说,所罗门娅在修道院平安地生活到1542年,52岁的时候才过世,死后还被东正教定为圣人,比起命运多舛的叶莲娜,真的是平安太多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玛莎·斯塔里茨凯雅(伊凡雷帝的侄女,Masha Staritskaya)
伊凡雷帝的亲戚这就算到他侄女了,她是第一位俄罗斯复原的中世纪时期的儿童,她过世的时候只有九岁。
其实这个小姑娘历史存在基本存在为零,维基都没有她的专属页面,我找了半天只找到她的妹妹玛利亚和父亲的维基页面,还得是从俄语页面的只言片语里大约知道了一点她的故事。她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塔里茨基大公一生非常凄惨,弗拉基米尔的父亲安德烈·斯塔里茨基是上面伊万雷帝的父亲瓦西里的同母兄弟,也是索菲亚公主的儿子之一。
作为瓦西里三世的亲兄弟,安德烈的悲催就在于他在瓦西里生下子嗣之前不能结婚,上面说到瓦西里三世结婚二十年没生下一个孩子,安德烈就从瓦西里登基时的十三岁的小正太等到快四十岁的老光棍,一直到瓦西里有了第二个儿子才批准结婚。安德烈的老婆欧佛罗西尼亚出身贵族,且野心勃勃,对沙皇之位有野心。机会也很快来了,小两口婚后刚生下他们唯一的儿子弗拉基米尔,瓦西里就死了。安德烈在媳妇的挑唆下开始跟哥哥的遗孀叶莲娜提要求,但是叶莲娜用雷霆手段处理了瓦西里另外一个兄弟,就让安德烈心有余悸跑回自己的属地斯塔利茨基不敢出来,但是就这样也没有逃过叶莲娜,最后安德烈在逃亡的路上被抓,送去了莫斯科,也在那里死去。安德烈的媳妇欧佛罗尼西亚和儿子弗拉基米尔一起被软禁在莫斯科,一直到叶莲娜暴毙才有了出头机会。
欧佛罗尼亚也是个人才,左右逢源,成功让自己和儿子回到了属地,之后还联合其他大贵族想让让自己儿子成为沙皇继承者,并且在属地豢养军队。她想要儿子成为沙皇的计划差一点就成功了,1553年,时年23岁的伊凡四世大病,她想要篡夺沙皇之位的机会来了,大贵族们都不想立当时还是婴儿的伊凡四世的儿子伊凡,更希望弗拉基米尔成为新沙皇。可结果其中一个大贵族反水,同时她儿子弗拉基米尔也反对了她的计划,这让她功亏一篑。为了报复儿子,她坚决不肯把属地的权利归还给弗拉基米尔。而夹在母亲和沙皇之间堂兄的弗拉基米尔毫无办法,只有在伊凡病愈后许下以后如果他母亲再起计划要伤害伊凡四世时,弗拉基米尔不能保护自己母亲的誓言,并且软禁在莫斯科不准再与其他贵族结交。
弗拉基米尔可能是个天性比较纯良的人,他一一应许,并且一心一意的辅佐伊凡,但是他的能力和亲和引起了沙皇的猜忌。最终在沙皇决定建立特辖制时,这种矛盾和猜忌彻底爆发,特辖制是沙皇用铁腕剥夺了大量贵族的土地和权利,把这些土地归为己有,这种行为引起了不小的反抗,其中弗拉基米尔的土地是被收取最多的,自然沙皇会觉得他最有可能反叛,于是某天沙皇就用叛国罪囚禁了弗拉基米尔及他的孩子们,没多久就让弗拉基米尔和除了弗拉基米尔长子瓦西里与小女儿玛利亚之外的所有孩子服毒自尽,弗拉基米尔的妻子和处心积虑想要推他上台的母亲都被丢入河中溺死。
整个故事,玛莎都是毫无存在感的,她只是她父亲政治失败的附带品,从玛莎的遗骸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她有佝偻病,可能是他父亲在莫斯科的日子并不好过,让她的童年并没有作为大公子女的荣华富贵,死后也没有殊荣。从复原上来看,玛莎有着和她曾祖母索菲亚公主相似的面容,但是她终究没有索菲亚那硬气的命运。不过相比她妹妹的命运,可能早早服毒死亡更幸运吧。
玛莎的妹妹玛利亚在全家被杀光的一年之后,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被伊凡雷帝嫁去了丹麦,给一个当时三十多岁的利沃尼亚国王做续弦,而且伊凡还在她的陪嫁上动了点手脚,并没有把许诺的土地和金钱给对方,可以想到这位新娘的日子有多不好过了。她生了两个女儿,命都不长,她老公也没多久去世。丧夫后,据说玛利亚爱上了邻国的君王,甚至被莎士比亚当做题材写了一段故事。但是这段私情不被允许,玛利亚和她的小女儿被伊凡雷帝骗回了俄罗斯,在那里母女被迫削发出家做了修女。在伊凡四世死后,作为留里克家族幸存的血脉之一,玛利亚和她的女儿被费奥多尔和他的妻子伊莲娜忌惮,因为这对夫妻苦苦生不出孩子,她们就给玛利亚时年九岁的小女儿下毒,毒死了这位可能的竞争者。没人知道丧女的玛利亚怎么过的,她只有在留里克王朝分崩离析之时露过一些脸,但最终在修道院埋没了一生,去世时大约四十岁左右。
伊琳娜·费奥多罗夫娜·戈东诺娃(伊凡雷帝的儿媳)
这应该是伊凡雷帝相关女性的最后一位了,不过这不是上面那个引发伊凡雷帝打死自己儿子的儿媳,而是伊凡雷帝二儿子,有俄国晋惠帝之称费奥多尔一世的妻子。
说菲奥多尔一世是俄版晋惠帝,那伊琳娜还真有点贾南风的味道,当然,她比贾南风水平要高,她各方面能力都很强,费奥多尔不管事儿,她政治宫廷一把抓,长得也不错,但她和贾南风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生不出来孩子。
上面伊凡雷帝和他老爹造的孽直接导致了留里克王朝除了自己这么一支外全部绝嗣,在理想的世界里,这样可以保证皇位继承不会闹得太厉害。但是现实是,伊凡雷帝有三个儿子,长子给他打死了,次子是个傻子,还剩下个小儿子季米利特不被教会认可,所以二儿子生不出儿子,那他们家就绝嗣了。这个压力给到了伊莲娜身上,甚至连主教都要求费奥多尔和伊莲娜离婚,说她不孕。当然,伊莲娜的娘家戈东诺夫家族已经借着伊莲娜爬上了俄国权利巅峰,她兄弟鲍里斯·戈东诺夫直接废除了这位主教。之后谁敢提离婚,不仅大舅子不同意,沙皇费奥多尔本人会下令让人的女儿被强制丢去修道院做修女。但就这样,伊莲娜依旧没有生孩子,这就让别人把目光转向了伊凡雷帝的小儿子季米利特。
说到季米利特,他是伊凡雷帝第六个老婆生下出来,东正教只认可三次婚姻,所以这一次不被认可。虽然季米利特看似没有继承权,但是他也没逃脱他叔叔们叔爷爷们的悲剧命运,在他九岁那年,他和小伙伴们玩刀子,玩着玩着,他摔了一跤,好巧不巧的他正好摔倒在自己刀子上,然后就一刀穿心,死了。
更巧的是,他死后就过半年,结婚六七年都没怀孕的伊琳娜突然宣布怀孕了,要说这里面没阴谋,谁信啊。但是就这样,伊琳娜也没有生出儿子,她只生下了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也在两年后去世。这下留里克王朝又没有继承人了,又过了几年费奥多尔也死了,彻底绝嗣了。
费奥多尔临死前对妻子就一个要求,剃度做修女去。但是伊琳娜不甘愿,还想努力努力保持下权利,暂时做一个监管俄罗斯的独裁者。虽然戈东诺夫家族努力说服了大主教,但是因为从未有过女性掌权的先例,无法建立合法性,而且莫斯科公众对这位想做女沙皇的女人不怎么喜欢,尤其是伊莲娜脑子一抽为了彰显慈政博得群众的支持,她大赦天下了,然后俄罗斯的犯罪率直线上升,就闹得更厉害了。于是这位有野心的女人坚持了九天,就不得不把权利丢给自己哥哥鲍里斯,自己去修道院,改名亚里山德拉出家了。虽然这样,因为她确实在权力真空期做了几天最高领导人,有些人也认为她是第一位俄罗斯女帝。
没几年,伊莲娜就去世了,享年46岁,除了政治遗产之外,她留下的也就是几幅她的绣品。
可是随着留里克王朝的消逝,俄罗斯是好好的动荡年了几年,有冒充上面玩刀死掉的季米利特跑来争夺底盘的,有波兰趁虚而入的,最后倒腾了好几手才有我们熟知的罗曼诺夫家族继承了沙皇之位,开启了罗曼诺夫王朝,而他们的统治一直到十月革命那一声炮响。
伊达祖孙(伊达政宗,伊达忠宗,伊达纲宗)
伊达政宗,任何一个人对日本战国有点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位奥州独眼龙了。哪怕不知道他的事迹,也应该听过战国BASARA里那句“Here we go!Let‘s party!”的梗。
不过比起游戏里得潇洒帅气,现实很残酷,供奉伊达祖孙三代的灵屋瑞凤殿里的盔甲证明独眼龙身高1.594米长相如下:
到了2021年,由京都艺术大学的准教授户坂明日香复原的如下,画风突变啊。
瑞凤殿因为在二战期间,被美军炸过,也就让之后修复过程中能挖出遗骨进行面部复原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伊达政宗的儿子,伊达忠宗
以及孙子伊达纲宗,孙子居然只有1.56cm,比他爷爷还矮。
跛子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创始人)
帖木儿,突厥化的蒙古人,创立了包括中亚和一部分印度的帖木儿汗国,武功了得,打败了当时还是很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此人据说非常P社玩家,手段阴狠,反复无常,野心奇大,快七十岁了,临了了还想和当时年正直壮年的大明朝明成祖比划比划,但是走一半病死了,之后留下了一片狼藉,没逃过伊斯兰国家子孙互咬的传统。
不过他的生平我其实不是很了解,以上都是维基百科和一些闲散资料总结的。我真正知道这位是一则野史,说慈父斯大林非常崇拜帖木儿,甚至不惜改名成斯大林,因为这个名和帖木儿一样是有钢铁之意。于是当慈父知道帖木儿墓地之后就让上面复原伊凡雷帝的人类学家米哈伊尔-格拉西莫夫带领着一些考古学家去挖人坟。据说帖木儿坟门口写着:“我重见天日之日,世界将陷入狂乱。”这么一句还没完,在棺椁上又写了一句:"谁开了我的棺会遭遇比我更糟糕的入侵者。“
就这么说也没阻止苏联破除迷信的决心,团建开始了。
然后,挖掘是1941年的6月19日,三天后的6月22日,希特勒开启了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入侵苏联。巧合不仅如此,据说1942年的11月,苏联用庄严的伊斯兰仪式重新下葬了帖木儿,四个月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
参与这次挖掘的考古专家有说以上纯属虚构,不过这故事还是蛮有意思。
帖木儿的遗体身长1.78米,在当年也算是个人高马大的汉子了,他的复原像由格拉西莫夫制作。
沙鲁哈(帖木儿帝国第二任国主)
沙鲁哈时帖木儿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小儿子。他这个名字据说是有国际象棋王车易位的意思,有传说是他爹棋迷帖木儿下象棋的时候,听到自己有了个小儿子就取了这个名字。这么随便的态度也说明了帖木儿对这个儿子不怎么上心,甚至觉得这个儿子不适合做统治者。
沙鲁哈的命运可能就是做个老实本分的叔叔,谁想到帖木儿远征明朝的路上死了,他死了不说,还没明确立继承人,这下好了,开始继承内战了。帖木儿四个儿子现在就剩下三儿子米兰沙和小儿子沙鲁哈,帖木儿生前比较看重自己长子的遗腹子皮儿马黑麻,把他当继承人四处带着,所以皮儿马黑麻觉得帝国是自己的。而三儿子米兰沙本人之前打仗打成精神病继承无望,于是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田,倒是他的儿子哈利勒苏丹觉得自己才是唯一继承人,于是这俩帖木儿的孙子就先干起来了。沙鲁哈这在过程中就是一个照顾侄子的好叔叔,帮着皮儿马黑麻打哈利勒苏丹,但是皮儿马黑麻这人太不得人心,被人暗杀死了。这下叔叔沙鲁哈只能勉为其难的打退了不得人心的哈利勒苏丹,继承了汗位。
与他父亲不一样,沙鲁哈并不以强腕统治,相反,他采用怀柔政策并且鼓励发展文化与知识,安抚了不少因为被他爸打出创伤的地方。最后这位君王在69岁时病逝。
他的面部复原是由苏联人类学家米哈伊尔·格拉西莫夫制作的,相比帖木儿的霸气,沙鲁哈更有几分随和。
乌璐伯格(又称兀鲁伯,帖木儿帝国的苏丹)
兀鲁伯是沙鲁哈的儿子,比起做个苏丹当个领导,他的技能点都点在科学上了,他是个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会多国语言,甚至会说一点中文。在他的领导下,帖木儿帝国的文艺复兴达到了最高点。他还建造了兀鲁伯天文台编成了乌鲁伯格天文表,是当时十六世纪最高的水平。不过那个年代的天文学家,多少沾点搞迷信的行为,他在自己父亲驾崩登上苏丹之位的时候,占卜出他的儿子会杀掉他,于是他不能免俗放逐了自己的大儿子阿卜杜刺迪甫,然后改立自己次子做继承人。
可兀鲁伯没想过,预言者个东西,你不去干预,可能不会准,但是你去干预了,那九成九要应验,这是绝对希腊神话看少了。果不其然,兀鲁伯在继位的两年后,要远征赫拉特城时被长子刺杀,长子还一点情分不讲的砍了他的脑袋。杀了父亲的阿卜杜刺迪甫也没好哪去,得了一个弑父者的称号之后,他又杀了自己的兄弟,自己继位了。可是天道好轮回啊,位子才坐了半年,还没热乎呢,就被兀鲁伯的忠仆刺杀了。这王位就传回给他的堂弟,沙鲁哈第二个儿子的儿子阿布杜拉米扎尔,但是这位也没坐热乎就给人暗杀了。暗杀他的人叫卜撒因,他是米兰沙的孙子,也就是说,最后王位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三儿子米兰沙这一支手里,这就是命运啊~
兀鲁伯的面部复原依旧是由苏联人类学家米哈伊尔·格拉西莫夫制作的,他的长相更偏于蒙古人种,而他的父亲沙鲁哈相比之下更具有欧洲人种特征。
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
今天应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七了,为了纪念这位大英帝国的定海神针,我决定更新一些苏格兰民族英雄,首先就是著名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这位诗人对非苏格兰人来说可能并不是了解,但是他整理过的一首苏格兰民谣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那就是《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
彭斯生于1759年一个佃户家庭,罗伯特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长子,出身并不高贵,也不算有钱,但是因为接受了比较正统的教育,他接触到了诗歌并以此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因为会写诗,他一辈子就没缺过姑娘,和他的妻子珍·阿尔默,也是他的缪斯之一生过九个孩子。说明会写诗的男孩有人疼爱。不过彭斯不仅仅是写情诗,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支持革命,还写过一首《苏格兰人》(Scots Wha Hae)歌颂反抗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以下是全文。
跟华莱士流过血的苏格兰人,
随布鲁斯作过战的苏格兰人,
起来! 倒在血泊里也成——
要不就夺取胜利!
时刻已到,决战已近,
前线的军情吃紧,
骄横的爱德华在统兵入侵——
带来锁链,带来奴役!
谁愿卖国求荣?
谁愿爬进懦夫的坟茔?
谁卑鄙到宁做奴隶偷生?——
让他走,让他逃避!
谁愿将苏格兰国王和法律保护,
拔出自由之剑来痛击、猛舞?
谁愿生作自由人,死作自由魂?——
让他来,跟我出击!
凭被压迫者的苦难来起誓,
凭你们受奴役的子孙来起誓,
我们决心流血到死——
但他们必须自由!
打倒骄横的篡位者!
死一个敌人,少一个暴君!
多一次攻击,添一分自由!
动手——要不就断头!
(王佐良 译)
因为彭斯用苏格兰语写诗与他努力保存苏格兰民间文学,他被当做苏格兰的民族诗人,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虽然他过世时全部身家只有15英镑,但是他被当做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灵感来源,至今依旧被苏格兰人所缅怀。
2013年邓迪大学根据彭斯的遗骨以及画像复原了他真人大小头像。
再次证明画像的水份。
2018年邓迪大学利用3D技术复原了彭斯的面部,并且给五官加上动画让他自己朗诵自己的诗词。动画在油管就有,有兴趣可以进行搜索,我就不放了,效果图只能说是有点小惊悚了。
苏格兰反英英雄罗伯特一世(罗伯特·布鲁斯)
上面那首苏格兰人里有一句“随布鲁斯作过战的苏格兰人”,这里的布鲁斯就是指罗伯特一世,可见这位反英英雄在过世将近五百年后依旧在苏格兰享有盛名。罗伯特生于1274年,罗伯特的父系家族是跟随征服者威廉一起征服不列颠的苏格兰-诺曼血统的贵族,但是因为他的祖父竞争苏格兰王位失败就被边缘化了。为了争夺或者保存权力,这家人就投靠了英国爱德华一世,所以这位反英英雄其实是出自“苏奸”家庭,甚至早年是在伦敦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可以流利地说苏格兰语,盖尔语,以及当时英国的贵族主要用语,法语。
罗伯特成长的这段时间,苏格兰是混乱的,自从苏格兰的亚历山大三世在迎娶新老婆的路上落马摔死后,在只有一个幼小的外孙女玛格丽特为继承人,而这可怜的小姑娘三岁继位,七岁就因为坐船去自己的国家的路上食物中毒死了,之后就是贵族们争夺王位的大戏,而这期间英国的爱德华一世就以调停者的身份介入并在1296年入侵了苏格兰,准备一统不列颠。
这一年罗伯特23岁,意气风发,等着爱德华一世起兵,他就反了爱德华一世。但是这次反抗相当不成功,甚至差点把自己的女儿赔给英国当人质。一直到威廉·华莱士取得了史特灵桥之役的胜利,罗伯特不安份的心就又动了,开始支持华莱士反英。至于华莱士,推荐看下电影勇敢的心,虽然虚构了非常多的内容,但是作为趣味了解还是蛮有意义的。这期间罗伯特因为与另外一位政敌约翰·科明竞争失败,于是又回去投靠爱德华。之后华莱士还是没打过英国,甚至本人被英国处死,而罗伯特与科明都作为苏格兰继任者又开始明争暗斗,在1306年的一天,本来二人相约在教堂密谈,这次密谈本意是互相合作共同抵英,谁承想二人起了冲突,罗伯特将科明打倒在地,罗伯特的拥护者上去直接把科明砍死了。因为杀死了科明,罗伯特只能立马宣布登基为王,但是因为是在教堂里杀的人,玷污了教堂,教皇不支持他甚至把他革除教籍(破门)。因此罗伯特处于极度的劣势,他打不赢英国,苏格兰这边如科明家族也都反对他,科明家族甚至为了家仇跑去支持了英国。罗伯特成为了无人之王甚至东奔西跑居无定所,这期间他的弟弟也为了保护他的女眷被杀,他的姐妹女儿也被英军俘虏。唯一给他鼓励的传说是他看到蜘蛛在风雨中结网,虽然屡屡失败而不放弃,最终成功,于是他支撑下来了。
罗伯特的转机是在熬死爱德华一世之后,这位号称苏格兰之锤的国王一死,他的儿子废柴爱德华二世就继位了。这哥们宠信弄臣,据说有断袖之癖,最后被他那位有法国母狼之称的伊莎贝拉王后联合贵族弄死,传说是用烧红的拔火棍从菊部贯穿芭比Q致死。欺负这么个倒霉蛋,罗伯特终于支棱起来了,全面反攻了英国并赢得了胜利,并且他的王位也被教皇认可收回了破门律,彻底奠定了苏格兰国家的独立性。
罗伯特反复无常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他54岁那一年结束,他虽然死了,他临终前要求他的部下道格拉斯携带他的心脏踏上十字军东征之路来洗清自己这一辈子的罪孽。而他的这位下属在一场战斗中遭到埋伏,战斗中拿出放着罗伯特心脏的盒子用力往前一扔并大喊:“勇敢的心啊,现在向前冲吧,就像以往汝曾经做的那样,道格拉斯追随着汝或战死!” (Now pass thou onward as thou wert wont, and Douglas will follow thee or die),然后道格拉斯战死,而心脏之后被战友带回苏格兰重新安葬。所以电影勇敢之心的典故其实是来自于罗伯特一世而不是华莱士。
当时记录历史的僧侣会写罗伯特是麻风病人。而这个记录是否可信在近些年是有争议的,因为罗伯特这辈子干过的缺德事儿挺多的,所以在基督信仰的国家里,麻风病是视为神的惩罚,这可以说僧侣看不过他给他最极端的诋毁,而这个记录也影响了很多复原。
到了十九世纪,罗伯特安葬的修道院进行装修,他的尸骨也就在这个时候重见天日,除了科学研究对骨头进行复刻,当时的老百姓听说了都跑来拿走他的骨头,最后就剩下了一部分骨头残留。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很多专家就对复制的头骨进行复原。最开始的复原是有出现麻风病的病状的。
在2016年,由之前复原巴赫和理查三世的卡罗兰·威尔金森教授带领复原了一下三维图。其中也包括麻风病的病状。
到了2017年,有布鲁斯家族牵头做的新复原半身像,他们邀请了西安大略大学的教授安德鲁·尼尔森对骸骨照片进行研究,并得出布鲁斯可能并没有患麻风病,所以由皇家雕塑师克里斯蒂安·科伯特制作的复原半身像并没有再加上麻风病状。
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与他的缪斯艾斯特·强森
都说了苏格兰了,爱尔兰也不能放过啊,这是《格列弗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的作者,出名的讽刺文学大师,诗人,激进分子以及神职人员。1667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爸爸在他出生前的七个月就因梅毒去世了,他是由他的叔叔抚养长大。他倒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牛津大学获取硕士学位,并且取得三一学院神学博士,虽然他学的是神学和哲学,但是他本人更喜欢文学历史。他做过很多职业,给人干过秘书,参加过政治斗争,写小说,写政治小册子,还做过牧师。他这辈子一直都在为爱尔兰发声,抨击英国政府。他曾经因为被托利党党魁赏识而卷入了当时辉格党和托利党以及汉诺威王室的政治斗争之中,并因为托利党失势以及不被当时的女王安妮喜欢而不得不回到爱尔兰。
乔纳森一辈子的作品大多都是匿名发布的,格列弗游记是少数给他赚取到稿费的作品。乔纳森坚持将自己三分之一的收入投入到各种慈善事业之中,还用三分之一的收入修盖了一所医院。
乔纳森七十八岁时过世,当时他已经失去了自己大多的朋友,自己的政见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压垮了他的身体。
这是由邓迪大学在2018完成的3D复原。
艾斯特·强森比乔纳森小大约14岁,她是出生于英格兰南部的萨里郡。她八岁时遇到了当时在做私人秘书的乔纳森,两个人就成为了亦师亦友的朋友,乔纳森监督她学习还给了她一个昵称“斯黛拉”。两个人再见的时候,艾斯特已经是15岁的少女了,并且搬到了爱尔兰居住。这期间乔纳森对另外一位艾斯特,艾斯特·冯侯莫雷有了些好感,并且给她起了个昵称叫“凡妮沙”。这三人经常打架,甚至到凡妮沙临终前曾要求乔纳森不再见艾斯特,凡妮沙是贵族出身,有资产也有地位,原本要把一些遗产留给乔纳森,但是乔纳森拒绝她的请求,最后凡妮沙因肺结核去世时修改了自己的遗嘱,把他从遗嘱中去掉了。
有传言说乔纳森和艾斯特有秘密结婚,但是当时他们的好友说她们从来没有单独在一起过,也没有任何证明说这两个人有结婚,二人都称自己为单身,所以并没有结论,只不过在艾斯特四十五岁的时候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乔纳森不管不顾的冲到她身边,陪伴她左右一直到她去世。去世后,难以接受艾斯特死亡的乔纳森写下了强森女士的去世来告慰。乔纳森死后也选择埋在她的身边并且在他建立的医院里一间病房被命名为“斯黛拉”。
但丁·阿利吉耶里
但丁是意大利中世纪的诗人,他的作品神曲可以说是影响了很多艺术创作,包括罗丹的雕塑沉思者,桑德罗·波提切利的烈狱,还有前些年丹·布朗写的悬疑小说但丁密码等等等。
但丁虽然是伟大的诗人,但是一生坎坷,总是站错队,甚至被佛罗伦萨的军政府赶出佛罗伦萨。但丁人生最后几年流浪于在几个不同的意大利城市,最终他落脚在意大利东北部城市拉韦纳。那个时候文艺复兴刚刚冒头,画像还是人均小儿画的程度,虽然现在有非常多以他为主题的画像,比如波提切利给他画的肖像,但是都不是以他本人作为参考的。波提切利是但丁死后一百多年后才出生。很多画像是以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的作者)所写的Trattatello in laude di Dante(但丁赞)里对他的描写来进行绘制。
在但丁赞里,薄伽丘将但丁描述为“中等身高,皮肤黝黑,驼背,长脸,鹰钩鼻,大眼睛,宽下巴,下唇比上唇突出,还有一把浓密卷曲的胡子。”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薄伽丘在但丁去世时才7岁,他的一生很大的可能性是没有亲眼见过但丁的,所以他的描述更多是依据流传的内容。
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的乔托·迪·邦多纳画了一幅据说有但丁的湿壁画,而这两个人是属于同一时代,并且有过交往,如果这幅画是画的但丁,那么这可能现有少数有一定真实性的但丁肖像。
也有不少人认为在但丁过世时,人们是有制作他的死亡面具的,并且也有他的死亡面具流通在市场上。
也有争议说这个死亡面具并非属于但丁,因为佛罗伦萨在十五世纪中旬才开始有制作死亡面具的习俗,但是因为但丁并非死在佛罗伦萨,而是在威尼斯与佛罗伦萨中间的拉韦纳,所以但丁还是有可能在死后被制作死亡面具。
因为原版的死亡面具遗失,现存的死亡面具都是对原版死亡面具的翻模,还有一些干脆是后人制作的雕塑,准确性已经不可考了。
一直到1921年10月,拉韦纳市政府决定在但丁的冥寿六百周年给这位老诗人庆祝庆祝,于是找了两位人类学家朱塞佩·塞尔吉(Giuseppe Sergi)和法比奥·弗拉塞托(Fabio Frassetto),把十九世纪已经被掘过但丁的墓进行鉴定,并对其中的头骨进行拍摄和复制。
为了让众乐,市政府还制作了一批用但丁头骨照片的明信片。之后弗拉塞托在1923年发表了针对遗骸的研究报告,其中确定被挖开并遗失下巴的头骨为但丁,其长相一定程度上和薄伽丘的描写吻合,并鉴定出但丁有地中海血统。
之后弗拉赛托和博洛尼亚雕塑家安东尼奥·博格萨尼制作了第一版的复原雕像。
一直到2007年,在佛罗伦萨政府为700年前驱逐但丁致歉之前的一年,比萨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联合数名专家制作了新的一版但丁复原像。
相比其他版本,这一版本的特点就是普通。
—————
历史无名氏们
接下来我就贴一些历史上没留名但是因为遗体或者历史事件被复原或者留下真实面孔的人。
被吻最多的塞纳河无名少女
首先是塞纳河的无名少女,这位是十九世纪末出现在塞纳河上的无名尸体,死因不明,身分不明,无外伤就有推测为自杀。因为她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而大受艺术家欢迎。她这张脸之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用到了心肺复苏训练用的人偶复苏安妮上,所以她也被称为被吻最多的少女。
这是复苏安妮人偶,买家秀。
楼兰美女2(误认为小河公主)
评论区有指出下图被认为是小河公主的复原图实乃另一位楼兰出土的女尸,所以勘误一下,下图同为楼兰美女,但是并非1980年出土的楼兰美女。
以下画像也是由赵成文教授复原的。也是他复原的第十五位古尸。
另外贴一下小河公主,毕竟作为名尸,热度还是要蹭一下的,她被称为小河公主并不是因为她是公主,并没有身份能证明她的身份和姓名,叫公主主要是因为她漂亮。
楼兰美女
楼兰美女不是小河公主,楼兰美女是1980年由中国考古学者在和NHK合作拍摄丝绸之路纪录片时发现的女性干尸,小河公主是2003年出土的。
也是赵教授复原的楼兰美女。
下图据说是日本画家山本耀也做的楼兰美女的复原图,但是我找不到相关出处。
詹姆斯敦的简(Jane of Jamestown)
先说下,这姑娘不一定真叫简,西方习惯以简来代称无名氏。这位姑娘的身份是十七世纪大移民时从英国移居到美国的最早几批殖民计划中的一员。她去世的时候大约十四岁,很可能是跟着家人一起漂洋过海抵达美洲建立起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但是因为来的时候不对,当年就是大旱,他们又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更没带够粮,于是饥荒就在这个殖民点扩散,人哗哗的死。可怜的简没熬过去,成了两脚羊,2012年她被损坏的头骨与被切的腿骨和一些动物的骨头被发现,她只是证明当年在詹姆斯敦因为食物短缺发生的人食人证据之一。
挖掘出的遗骨被修复后还是有很多残缺,额头上的刀痕也可以清晰看见。
曾侯乙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之外,也有出土墓主人的遗骨,复原像在湖北博物馆有展出。不过很多人知道曾侯乙编钟,但是墓主人的过去了解还是有限,他的墓葬更多是给现代人了解战国时期的墓葬风俗。
富兰克林探险队队员遗尸面部复原
富兰克林探险队是历史上非常惨烈的一起北极探险遇难事故,是大英帝国最后荣光的一抹阴影。十九世纪中旬,大英帝国混到了历史之最,日不落帝国,但是现有的航道都被其他老殖民国家瓜分了,所以出于冒(jin)险(qian)精神与人类荣(xu)光(rong),他们要开拓人类最后没有染指的北极地,开通新的航线。最后他们决定由老米字旗爵士,曾经折戟北极靠着吃靴活下来的约翰·富兰克林带领的北极探险队进行西北航道探索。1845年,老富兰克林带着一艘叫幽冥,一艘叫惊恐的,集合当时最高技术的船以及129名船员出发开向了北极,至此这支百人的探险队就失踪了。英国之后派人去找,结果五艘船只有一艘回来了,还有一艘叫坚毅的船是美国拖回来的,后来那船给英国人拆了做成桌子送给了美国,现在那个坚毅桌还在白宫内被总统使用。
说了这么多闲篇,说回到富兰克林探险队,现在已经对这个探险队有了定论,他们因为食物短缺,铅中毒,船员自相残杀全部死在了北极,很多找到的船员遗骨证明他们成为了别人的盘中餐,只有三具留在航线起始点碧奇岛上的遗体保存了下来。
接下来一些图可能会让人不适,所以谨慎观看。
三位船员分别是士官约翰托灵顿,年仅20岁,死于肺炎,身体严重铅超标,死时只有38.5公斤。
威廉·布莱恩,船员,32岁,死于肺炎,但有尸检发现他有肺结核和铅中毒。
约翰·哈特内尔,船员,他的死因是锌和营养缺失引发的疾病。
近些年通过对船员们最后的遗留地点威廉国王岛的考古,又发现了一些人类头骨,并且其中一位的身份在通过面部复原和DNA鉴定后确定。
这位是约翰·格利高里,他是幽冥船上的工程师,专门负责船上蒸汽马达的工作。他在加入探险队之前从未有出海经验,完全的白领。这次出航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死因尚不清楚,他身后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五个孩子,170多年后,他在南非的玄孙靠DNA确定了他的身份。
Lady of Cao - 草姐(误)- 考女士
这个并不是中国的,Cao的读音不是草,是考,这个是在秘鲁发现的女性木乃伊,鉴定时间为公元400年左右,距今一千六百年,考是发掘地的名字,并不是这位女性的本名。这位女性因为穿戴作为当地土著首领的鼻环手拿武器并且陪葬丰厚,所以有可能是当地的女性首领或者宗教领袖。但是因为缺乏相关纪录,并没有办法确定她的成就和身份,也许是个南美洲妇好呢。她的死因可能是怀孕或者生产后产生的并发症。
凌惠平与她的丈夫
2002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鉴定为汉代,是辛追之外第二具保存良好的千年女尸。因为她随身携带一枚纽印上面写着“凌氏惠平”所以她的名字被确定为凌惠平。她身高1米6左右,死时年约四十。
然后惯例,赵教授的复原图。
随身出土的纽印。
当然,凌惠平也有另外的复原图,作者没找到,但是比上面的图美貌很多。
和辛追一样,她也有蜡像。
除此之外,同个墓还发现了一个男性头颅,推测为凌惠平的丈夫,所以赵教授也复原了,说是第一位复原面孔的西汉男性。
唐朝公主李倕
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孙女,死于开元年间,年二十四岁,西安出土,由西安大学根据缺少下颌骨的颅骨修复。
睁眼版本,这个墓葬最出名的就是公主这个头冠。
观察者网有主导团队的演讲,有兴趣看一下,唯一不满的是楼兰美女的复原图搞成辛追的了。
https://m.observersnews.com/gengguohua/2018_11_22_480601.shtml另外这个团队在这个演讲里也放入了秦始皇陵的一对秦男秦女的面部复原。
秦始皇陵无名男无名女
无名女,出土秦陵二号坑,死时15-20岁。
无名男,出土秦陵东部的上焦村,三十岁左右,身首分离,颅骨里有铜箭头,陪葬丰厚,推测为秦王室人员。
老山汉墓女主人
北京老山发现的汉墓的女主人,年约三十岁,身高近一米六厘米。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用3D技术复原。
新疆唐朝墓葬群无名男无名女
和老山汉墓女主人同样是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进行还原。无名男年约四十中旬,可能是武官,无名女大约在中年,身份不详。
砀山女尸(香尸迷案)
2001年在安徽砀山发现了一个清代古墓,古墓的女主人保存得非常完好,皮肤有弹性,类似马王堆的辛追。但砀山的姐姐比辛追神奇的就在于在打开她的棺椁的时候,在场的人都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加上身着清代官服,很多人都误以为是香妃。
砀山里的这位姐姐当然不是香妃,虽然我看到一些花边新闻写的很劲爆,什么香妃与乾隆不和离开宫廷到安徽居住等等,刺激归刺激,但都不是真的。央视还特别在走近科学这档栏目里拍了几期《香尸谜案》来破除迷信…
这位女性是汉族,因为裹了小脚,身着龙凤纹样的官服证明她很可能是一品诰命夫人,过世时年约三十,大约是清康熙末年间的人,但是具体身份不明。她的棺椁有异香是因为棺椁内有大量的中药材,加上棺椁密封好,所以打开的时候药材香味儿才冒出来。
哦,对了,这个复原还是赵成文教授做的。赵成文教授撑起中国古人面部复原事业的半边天啊…
龙马悬棺僰人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读世界神秘现象的文章里总会出现悬棺之谜,悬棺大量出现在南方地区,以云川两地发现最多,而据说采用这种墓葬方式的在明就被消失的少数民族僰。而那类文章对这种放在悬崖峭壁上的墓葬形式充满着幻想,比如僰人能腾云驾雾把悬棺飞上去。
根据近些年的考古,已经有比较靠谱的科学方式复原升棺的办法,比如用滑轮把棺材拉上去。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经典人文地理出的一期讲解节目。
【《经典人文地理》 探秘悬棺【3集全】-哔哩哔哩】
https://b23.tv/zWUWURd说回人脸复原,2020年,文物出版社有一篇关于公布悬棺DNA序列的文章里有贴出一个对龙马悬棺出土的男性头骨的复原图。
但是这可能不是唯一一次复原,我发现2022年,一个叫Absolute History的油管频道上传了一期关于悬棺的节目,这个节目中,他们请美国的一位法医素描师凯伦·T·泰勒(Karen T. Tayler)对龙马悬棺的颅骨做了复原。
因为两个颅骨缺的牙齿类似,所以我合理怀疑这两个复原是同一个颅骨。乍一看差别蛮大的,从年龄到外貌,但是微歪的嘴,法令纹,颧骨和高低眉倒是奇异的雷同。这也是能看出就算是根据颅骨复原,不同的人也会做出较大的差别,差异最容易出现在眼睛和鼻子。如果缺下颌骨,也会出现下颌不同。
格里斯托普人
评论区好多人说国内的复原难看,国外就好看,这个怎么说呢,一方面国外比较重视对面部复原,而且西方诸国满世界开盒开挺多的,累积了非常多的名人可以进行复原,像埃及法老都拆了绷带一丝不挂拍照的数不胜数。一方面是国内对尸骨面部复原,目前看主要还是以刑侦为目的,对古人的面部复原运用的更多也是刑侦技术,比如赵教授那些复原图,所以看起来和国外那种有艺术感的复原,观感上相差还是蛮多的。但是国外复原也不等于都很好,比如下面这位,被称为格里斯托普人的复原。
格里斯托普人顾名思义是英国约克郡格里斯托普出土的一具骸骨的名字。无名,能确定的是他是迄今四千年前青铜时代的战士酋长,去世时大约六十岁。这具骸骨保存非常完好,唯一就是尸骨因为是放在橡树之中,骨头的颜色变成了黑色。
2010年的时候,由布拉德福德大学的学者Alan Ogden博士带领的团队,通过3D技术复原了上面那张图…可能是局限于技术,但是乍一看就连个人样都没有了。
我另外找了一个很年轻的艺术家Curtis Durane做的格里斯托普人的复原图。
上面拉姆西斯二世的第二张复原图也是出自他的创作。他还复原不少其他的历史人物,有兴趣可以谷歌或者ins搜索他的名字,到相关网站上查看。
苏格兰的”女巫“,莉莉娅斯·伊蒂
1704年,在苏格兰的一个海边小镇托里本,住着这么一位六十岁上的大娘叫莉莉娅斯·伊蒂,有天她出门和同镇的人喝酒玩乐,但是这一次她倒霉就倒霉在这次的玩乐导致了一场传染病的传播,其中一位叫简·比才的女性得了病,病得不轻,她指控是莉莉娅斯是巫婆,并且逢人就说:”要小心莉莉娅斯伊蒂诅咒你和你的孩子哦!"
这话传着传着,莉莉娅斯就被捕了,她被关在监狱一个月,每天都被神父亚兰·罗根审讯和折磨,终于她崩溃并且“供认”自己参与了巫术活动以及与恶魔发生了性关系。但是从头到尾她都不肯“供认”其他参与的女巫,除了咬死几个早就被烧或者判刑的人,没有指认其他无辜的人。就这样莉莉娅斯就被判了火刑,在行刑前,她死在了监狱,也许是刑讯导致的伤势过重,也许是为了避免烧死的痛苦选择了自杀。官方把她的尸体拖到沙滩上,挖了一个洞,放进一个简陋的木头棺材里,丢进坑后再找一块大石头压上,因为当地人认为巫婆会起死回生,一定要压住她不让她有翻身的机会。
这段故事也就记载了当地的政府的日志上,一直到将近一百五十年后的1852年,她的遗骨被盗墓者挖掘出来,并卖给了一个私人博物馆,一些学者根据遗骨的测量,她大约有一米八的身高。她的遗骨几经辗转,在1938年彻底遗失。
2017年,邓迪大学的克里索托佛·瑞安领队,用1904年拍摄的两张头骨照片做出了3D复原,也就是上图的复原图。
话说,3D技术可以用在100多年前的照片上复原出一张脸,那么万历也是有留下照片的,这样看也可以利用他的遗骨照片进行复原。
约克的维京女
既然说到了邓迪大学,正好他们在2011年出了下面这张维京女子的面部复原图,用的是3D复原技术。
根据当时的报道,这个复原是约克约维克维京中心£150,000(可换算为100万人民币)的投资之一。这位维京女是出土于1976年针对位于英格兰约克郡的库珀盖特(Coppergate)的四个考古地点之一。这位大姐可能长得不符合大多数人对维京的幻想,不是金发碧眼的纤细少女,而是棕发敦厚的大娘。
挪威的维京女战士
1900年,在挪威索尔的大农村,一位一千年前的维京战士的墓发现了,她陪葬品有剑有弓有斧子,还有盾牌。开始是有争议说这具遗骨是否是一名女性,毕竟维京战士多为男人,一直到2017年通过DNA鉴定才确定这是一位女性。最后由邓迪大学进行了3D复原,展现了这位女战士的面貌。
这位女战士额头有一块非常明显的伤疤,一开始被认为可能是她致命伤,但是根据最近的发现,这个伤口有愈合的迹象,也就是说这位女战士在被当头砸出伤后,依旧存活了相当一段时间。
而且这位战士的陪葬品除了武器外,还发现了类似国际象棋的零件。这样的陪葬品有可能是说明这位女战士是参与战略的女军官。
南京姑娘
1993年,在南京出土了两具人类早期化石,根据鉴定,其中1号为女性,迄今大约在50万到33万年,身高大约在1米3,岁数在21-35岁之间,生前可能是患有骨膜炎。而2号化石比1号要晚十万年的差距。
然后复原图是由赵文成教授完成。
因为这个1号头骨缺失的部分很多,比如下颌骨,一部分面部,所以复原挺有难度的。
也有制作蜡像。
————
查资料不易,看到这里那就麻烦点个赞吧~感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