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泽东
现代社会的国家领导人并不体现一种哲学思想,他们只是解决一些问题,诸如经济、军事、社会、军事等等。而我却认为毛泽东体现一种哲学思想,并且努力地把它付诸行动,这正是我们对政治的认识。法国在1789年进行的大革命证明了一种哲学的思想,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也正是使中国走向一种哲学——即给与中国人民最大的权力、最高的地位。
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他作为革命家思想家和导师,作为军事战略的大师,作为世界革命的领袖,作为世界政治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可是首先,他是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中的被压迫人民当中的一个。他至终绝不转过头来压迫工人或脱离工农,也决不投降帝国主义。他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继续站在仍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的人民一边,把革命推向前进——即令这意味着这将同那些不再依靠群众的老同志老朋友分手的痛苦也罢。他还严格地不发表华丽的革命辞句,不搞装腔作势的革命姿态,也严格地不搞浮华虚礼,因为这会给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从而,他树立了一种新的工人阶级和贫农领导的榜样。我们可以说,他所有的一切,他为自己日益增加的工作所需要的一切,都是得之于人民,又慷慨地给予了人民。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造就出这样的领袖。象所有希望结束帝国主义制度的暴政和剥削的其他人一样,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将同中国人民一起想念着毛的全部、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他注意人民的需要、要求、想法、愿望和批评;他努力发挥工人和农民的革命干劲和本领,把这种干劲和本领集中用于思考、战斗、生产和组织这些具体任务上。毛泽东比任何人都更坚持认为,造反的工人、农民和学生不应当受到阻碍或压制,他们应当为争取解放而斗争,学会分析,学会管理党、国家和经济工作。因此,中国革命的结果并不仅仅表现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昔日的苦力、童工以至乞丐如今在管理中国;更重要的是,三十年前还是文盲、还是受苦人的人们,现在开始解决那些旧社会最高明的专家都认为无法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策略告诉我们: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它一定是有三个环节的:第一,进行武装革命以夺取政权。其实这个环节,哪个阶级上台都得进行。第二,进行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唯独无产阶级要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第三,进行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包括上层建筑领域在内的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无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啊,应该说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它都得停止,它都不完全,而这第三个环节,只在中国出现了十年。
1949年新中国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第一个环节。1956年当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公有制在中国大地上初步建立起来了,这是第二个环节。但是此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包括整个文化系统在内的上层建筑除了国体、政体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之外,其他领域基本上还是民主革命时期甚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那种传统文化,我指的是“私有制”和“私有制”观念下的那种人们固有的东西,它表现出来的就是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事。第一,在文艺舞台上,几乎全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讲台上都是专家、权威在唱独角戏。医生、大夫只为城市“老爷”们服务。因此在文化状态上,基本上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基础。第二,我们对城市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是“赎买”政策,被改造对象并没有从肉体上被消灭,他们广布于全社会之中,其私有制基础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即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精神信仰对工人阶级队伍产生着各种不良的影响。第三,受国外帝国主义文化宣传的影响,新的资产阶级意识还在不断产生。第四,以资产阶级法权为依托,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大量的、自发的产生。第五,党员干部当中民主革命的同路人、旧军队的起义人员、旧政权的留用人员其思想意识、文化基础随着天下的取得,他们要“坐天下”了,其实他们是在重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王朝周期率。因此,做为政治思想上集中表现的修正主义的思潮,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上述背景下,进行文化革命的,并且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是每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完成的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至关重要。首先,缺少这个环节,革命的进程就会前功尽弃,还不仅仅是不再继续、中断的问题,是前功尽弃。比如说苏联就这样,苏联就缺少这个环节,它后来变修甚至解体。其次,毛泽东说:“我党真正懂马列的不多。”也只有完成了这第三个环节,才能培养出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才能使无产阶级获得最终的解放。
2
牛顿
艾萨克·牛顿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仅就光学方面的成就或许就可以使他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比起他在数学或力学方面的成就来,那就相形见绌了。他对数学的贡献主要是发明了积分,这一发明是当代数学中最伟大的成就,但是牛顿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力学方面,特别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定律可以而且已被用来解决极其广泛的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的问题。牛顿奠定了某些学科的理论基础,导致以后世界上的一系列科学革命。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在被调查的皇家学会会员和纲民投票中,牛顿被认为比爱因斯坦更具有影响力。
3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永远属于智慧超群行列中的天才,爱因斯坦以其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而最为世人所知。但是即使对爱因斯坦相对论做详细的解释也极难理解,因此创立这样的学说比创立牛顿学说要难多少倍啊!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今天,相对论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和天文学的理论基础。当然切须记住许多其他人也对发展原子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爱因斯坦为之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的学说。学说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是随着时代、实践、 人文、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也因为如此,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 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为扭曲”。除了马列主义以外,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如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阵营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马克思对哲学的贡献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将这个哲学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唯物史观的产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发现剩余价值,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又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演变而来.
5
列宁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伟大实践。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与补充。
列宁主义跟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即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进行议会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义化的可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即使一国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仍然有必要采取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
6
秦始皇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质上已与西方学说中的封建制不一样了,在战国时代以前我国处于这样的封建制社会,而在秦统一后已经不复存在,而西方知道19世纪才逐渐走出来);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他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建立的政治制度延续两千年,稳定了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没有陷入大的分裂与动乱中,这两千年中有内部矛盾有敌我矛盾,成吉思汗大辽大金努尔哈赤入关都想做皇帝,仿汉人学汉人最都被同化,这就是政治制度的魅力,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只有我们不是古中国。
7
宗教领袖
基督,摩西,默罕默德,释迦摩尼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进到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人们受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已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由于人们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还需要长久的奋斗过程;由于某些严重的天灾人祸所带来的种种困苦,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摆脱;由于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一部分人中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还会长期存在。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终究是要消亡的,但是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自然消亡。
他们不能称之为伟大,只能说影响力大。
8 待定
9 待定
10 待定
大家出出意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