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荐书的问题,我一向是厚着脸皮,不请自来。
《张居正大传》,实际上是人物传记,不是小说。但是,朱东润老先生笔力沉雄,故事的张力集聚于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中,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此之谓也,又像乔峰大战聚贤庄,一套普普通通的太祖长拳也能打得虎虎生威。
故事讲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好像肾上腺激素过剩的好莱坞谍战大片。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以为这是虚构的小说。然而,这只是历史实录,令人称奇的是,书中诸多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史料依据。写历史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写得跟个谍战大片一样的,似乎只有这一个。
《夜》,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算是非虚构小说,作者维塞尔,讲述的是少年时代在集中营死里逃生的经历。依然不是小说,不过,集中营里灭绝人性的残酷,以及真实的经历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的种种恶,已足以秒杀一切虚构的故事。小书不厚,大概只有五万字,五六年前看过,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有波澜,诚如宣传语所言,“这是一本力量惊人的小书”,它告诉我们,人可以有多丑恶,人为什么变丑恶。
这是一本真正的历史小说。就历史来说,作者的马步扎得很稳,能把相关历史知识绵绵密密地缝接到故事里;就小说而言,作者尚欠火候,人物塑造略显粗糙(有的地方把小武写得跟性饥渴一样),故事的起承转合也有些不自然。不过,瑕不掩瑜,整体来说,这本书小说还不错。个人认为比那些“没有辫子的辫子历史小说”强太多。
记得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你知道的最感人的情书”,有人说过一份来自敦煌、穿越千年的情书。这份感人的情书,就是来自于井上靖的《敦煌》。
“凄艳绝伦,荡气回肠,历史的沧桑就隐藏在那惜字如金的简洁叙述中。赵行德跟在尉迟光的驼队中走在月光下的沙漠里护送四万卷佛教经卷去藏经洞的场景,静谧、肃穆、神圣,已不是震撼两字可以简单形容。沙州沦陷之后对九百年以下的交代俨然有史家笔法,却又似藏入了诉不尽的叹息声。这样一个故事,竟来自东海之外的日本人笔下。其实这么个11万字的故事,都读到30页了我才慢慢开始进入状态。译笔优雅,颇有些半文半白,大概日文原文也是如此。但阅读这个故事仍耗去我前后将近一周。读者的耐心会在瓜州和沙州相继沦陷时获得奖赏,那感动是突如其来的。除赵行德,叛军首领朱王礼、瓜州太守延惠和那位出场甚短的回鹘郡主,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作家本人对他们的执着应很是赞赏。我决定多看几部井上靖的历史小说。”(这段话是网上搬来的,懒得写啦!!!)
这本小说很有名,应该不用多说撒?
顺便说一下小山胜清的《宫本武藏》,基本上,可以说小山胜清的是吉川英治的续集。各有所长,个人比较喜欢小山胜清的。
《武则天》,(日)原百代著,5卷。这书已经绝版,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一天下午在图书馆的犄角旮旯里发现的。据说原百代为了写作此书,自学汉语,翻阅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大唐西域记》等大量汉文史料,写作完成时已经70多岁。我不知道这个传闻是真是假,但是作者的史学功底由书中可窥一斑,全书情节曲折,精彩纷呈(当然,也免不了日本文学独有的物哀色彩)。不知道为什么居然绝版,可惜。
间谍小说宗师福赛斯老爷子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影射的是前苏联。呵呵,也绝版了。我是下载电子书看的,一旦进入情节就放不下了,上班的时候也在想着,下班出了单位大门就开始看。
不是小说,是段子集。不过轻松有趣,适合入门菜鸟和段子手。
“埃及三部曲”——《谋杀金字塔》《沙漠法则》《首相的正义》。历史推理小说,有些像《亭长小武》,不过,无论是历史功底还是故事设置,“埃及三部曲”胜过《亭长小武》。
========================================================
先说这么多吧,睡觉啦。
微信公众号:阅过边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