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往今来,有哪些爱国诗人和诗句打动了你?
1.文天祥——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2.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范中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5.徐锡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6.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二、历史上哪些人物的事迹让你发自内心地佩服?
卢戆章1854年——1928年,说起这个人好多人都不知道他,但是我们今天的每个人都享受着他的劳动成果,无论是电脑输入法,还是手机输入法,都用着他研究出来的拼音字母。
卢戆章是汉语拼音文字的首倡者,是中国文字改革的先驱。卢戆章创造了汉语的七个“第一”:第一个发明拼音字母,第一个发明标点符号,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第一个提倡国语,第一个提倡简化汉字,第一个提倡横排横字,第一个提倡注音识字。
1879年,卢戆章从新加坡留学回到厦门,他虽然不懂普通话,但是他精通厦门话,和英语,就在当地教西人习厦门话,华人习英文。在教学中,他注意到了4亿人口,有80%以上的都是文盲,皆因汉字书面语言和口语严重脱离,平民百姓识字读书困难重重。于是他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汉字拼音十几年,于1892年(光绪18年)完成了中国切音新字的著作《一目了然新阶》。卢戆章的“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母”,是利用拉丁字母加以改造,这套拼音方案共有55个字母,其中厦门腔36个字母,漳州腔加2个字母,泉州腔加7个字母,其余10个字母是各地方言的总腔。这是中国近代的第一套汉语拼音方案。
卢戆章一直是自己创编、自费印刷、自己推广。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工部虞衡司郎中林lù存(安溪人)回乡省亲时路过厦门,看到切音新字传布迅速,效果显着,便主动呈请都察院代为上奏光绪帝。事情总算是得到官方的注意,不幸的是因为戊戌维新的失败,此事便不了了之。
1905年(清光绪31年),卢戆章从厦门跋涉至北京,将经过全新修订的《中国切音字母》专程送审,请求推行。但学部与外务部相互推透,让卢戆章足足等了一年。次年,卢戆章再度具禀,他恳切写道:“计自去年迄今,已寒往暑来,尚未蒙调考代奏。戆章虽草茅下士,然平生大愿,则以四五百兆同胞皆能读书爱国,大进文明为怀。所以竭尽二十八载心血,始成《中国切音字母》一书。幸逢圣上采及刍荛,况又科举废,学堂兴,文明大启。是以戆章于万难中拮据资斧,不掸君门万里,自福建跋涉到此。乃延搁时日,守候无期,旅资告竭,寒士无颜。计惟催恳大部,俯鉴万难守候之苦情,速赐移咨学部考验批示。是非一言,无不祗遵,以便行止。”最后,仍被搪塞驳回。
时至1913年(民国2年),为核定标准国音,教育部在京召开“读音统一会”,卢戆章被指定为福建代表,赴京出席会议。当时他已年届花甲,仍不辞辛苦奔波往返。大会采纳了他的音符(声母)和字母(韵母)的设置框架,保留他所发明的全部21个音符,并从他的37个字母中选用25个,余下则抽取其他代表之作补齐。
卢戇章的一生时光都用于汉字改革,他将所有的积蓄都用于汉语拼音的推广,生活窘困不堪,一贫如洗,最困难的时候连一份报纸都买不起。
全身心地致力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卢戆章先生的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三、从古到今名人们爱国的名言或者具体事例简要概括?
去找度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