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历史老师,平常该怎么搜集整理历史教学素材?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8 21:03   点击:233  编辑:yyns   手机版

国内版权严打,所以很多资源不太好收集。要想顺利收集资源,必须掌握爬墙技术。我默认大学生都会跳墙,所以别问我怎么跳,我不知道,也不传播,以免有基层部门瞎执法。

图片:维基百科、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络版;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书籍;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维基百科近代史部分很多都是瞎写的。

音乐、视频:Youtube,以及非会员直接从Youtube下载视频、音乐的网站

这些资源用于教育不涉及版权,题主不需要有心理负担。基本上以上途径可以获得你所有需要的历史素材资源。前段时间还帮某初中教师从油管下了个孔子的电影……


有答主推荐你看学术论文,这个从题主能够问出这个问题来,我认为题主大概率看学术论文是比较费劲的。而且初高中历史教育就那点东西,也费不上去啃学术论文。纵然你真的本着求实的态度去看,说实话,作为外行你可能不大分得清哪些历史结论是错误的,哪些是曾经正确但已经被推翻的,因此从学术论文中获取教学素材的性价比,是极低的。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学术研究的内容很多是和初高中历史教育相悖的。比较典型地,如美国独立战争课本定性是美利坚民族反对殖民剥削。但事实上,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独立战争是英国内战革命的延续,何况从真实的角度来说,当时北美十三州的赋税要比英国本土轻多了。

而如果要向学生说明为什么会存在与课本不同的结论,就至少得讲明白史观的问题,并且还要用高超的思辨能力与语言技巧让其不至于对课本产生反感,这个难度对普通人来说比较大。

而且实际上,以初高中阶段很多老教师、领导的专业水平来说,很多时候强求学术性反而会造成一些造假的学术成果泛滥。广州某私立中学,一名退休的正高级历史教师,曾将什么东亚黄种人的形成、远古部落的形成纳入到初中课堂来装在学识面前装叉,然而事实上,他这方面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于复旦某造假出名的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教委听课时,我一师妹在下面听着尬的不得了。

所以你所获取的知识,都要建立在为课堂服务的基础上,所以题主所需要补充的历史知识,不是专业的学术资料,而是大量、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零碎知识,也就是俗称的段子。

段子其实也比较好找,自己积累比较差的话,我推荐你看一些通俗类的历史读物,比如:《历史的细节》、《历史的温度》、《历史风云人物》、《中国最美的气质》这一类。

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电子书库,配合专业地索引式全文检索软件,可以极大地提高备课和写文的生产力。这方面的软件有anytext、Archivarius3000、filelocator pro。普通人用第一个免费软件即可,不缺钱可以用最后一个。

anytext默认会索引全盘,指定位置索引的方式比较隐蔽,需要知道怎么做可以留言。
如果你选择使用filelocator pro的话,可以参考Filelocator全文检索使用技巧篇

当然如果有心的话,建议你看一下这本书,是国外历史博雅教育的代表作,叙事方式面向小学初中生,你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下如何讲故事。当然了,这里面的知识量,至少九成的成年人都不具备:

世界的故事(全五册)

另外,说点多余的话,就是初中阶段其实是人生成长发育挺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孩子们最有时间去拓展知识面、培养起正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基础没打好,到了高三,会碰到一个成绩提升的瓶颈,就是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了,但分数就是提不上去。

这种现象是智力与阅历不匹配,而导致不能反映到试卷上的表现。就好比一个气球,本来可以吹得特别大,但是没有往里面吹足够的气,所以怎么也大不起来。而高中的学业是比较紧张且多为重复性的训练,时间较为紧张,所以在高中三年里增强底蕴是很困难的,因此初中时候开拓知识面就极为重要。

根据题目推测题主可能在非一二线城市做教育工作,穷苦地区的孩子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家学以至于思维会比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要狭隘。题主可以考虑向你们班上比较好学的孩子这两本书:

中国近代史——推荐初中生、高中生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推荐高中生

否则思维的狭隘会导致他们在高三遇到一种难解的情况:就算他总是考第二名第三名,也会和第一名存在二三十分的差距。这两本书不是什么必读数目,但是能够把他们从狭隘的思维中解救出来,让他们与那些有家学传承的孩子缩小一点差距。

当然了,你可以因此遇到一些教学上的麻烦,目前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在史政方面。什么话可以说不能说,自己应该做到心里有数,中小学教师并不如大学老师那里有较多的言论自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