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岳飞?
南宋
周端朝 赞岳飞:志还故疆,为名将第一。
王自忠 赞岳飞:忠、虚心、整、廉、公、定、选能、不贪功、湖湘之民,至今绘其像而视之。
朱熹与门生论岳飞:『问(门生):“岳侯若做事,何如张、韩?” 曰(朱熹):“张、韩所不及,都是他识道理了。” 问(门生):“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 曰(朱熹):“次第无人。”』
朱熹赞岳飞:纯忠纯孝,大武大文,岂其孙(武)吴(起)之侣,抑亦伊(尹)吕(尚)之伦。遗憾千秋,未返北巡二帝驾,旷观百代,克绍尼山一圣人。
南宋学者曹彦约称赞岳飞:『若夫智略足以料敌,鉴裁足以用人,纪律严而下不忍怨,粮运竭而众不忍叛,身死八十年,闻风者犹且悦之,其惟岳飞呼!古之所谓名将,不过于此。然而南北分合,应有定时,忠邪生死,应有定数,岂权臣一日所能自为之?哀哉!』
文天祥评价岳飞之一: 『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
文天祥评价岳飞之二(摘录自文天祥给岳飞曾孙岳觌的回信):「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
蒙古元
编著《宋史》的元朝史官对岳飞的评价:『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明
明太祖朱元璋评价岳飞: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明神宗朱翊钧评价岳飞: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靖康之耻,誓清朔漠之师。
明神宗加封岳飞帝号特封为“三界靖魔大帝”,保劫昌运岳武王。
(明)徐珵 赞岳飞:始终以恢复为己任,才与志副,名与实副,南渡以来,一人而已。
清
清康熙题匾岳飞庙,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名垂宇宙
清乾隆题匾岳飞庙:伟列纯忠
清乾隆评价岳飞:惟尔公忠秉性,智勇超伦
清慈禧太后题匾岳飞庙:忠灵未泯
清光绪题匾岳飞庙:百战神威
岳飞生平回顾
二、哪些历史人物在影视作品的形象与真实历史形象相差很大?
岳飞
影视剧里他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但其实,岳武穆王他老人家,压根没留胡子:
图为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绘制的《中兴四将图》,现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岳飞人物评价,岳飞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本来岳飞早在南宋就被平了反,是朝野公认的忠义之士、国家栋梁、连岳飞的敌人都佩服的英雄。
可是现在有种邪说。它忠奸不分,像岳飞这样的大英雄都能黑白颠倒,说岳飞不该是民族英雄、破坏现在的民族团结。请问,在那段时间,岳飞代表的是汉人,而北方的民族也是以消灭汉族政权杀戮汉人为目标,难道汉人就该引颈受戮任人宰割吗?汉人天生就低人一等吗?岳飞在国破家亡之际,率领士兵重拾斗志,收复故土,让百姓不再颠沛流离,让南宋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国家面貌焕然一新,这不是民族英雄是什么?至于是否符合当下的民族政策,管理者实在是过虑了,百姓是分得清的!
岳飞值得成为所有有志之士的偶像。岳飞小时候就以天下为己任,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岳母刺字,更是表明决心。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代替的一代名将,他的抗金战争完全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可是现在却被居心叵测的人肆意诬陷抹黑,无限放大其缺点,无限缩小其优点,忘本如此,称呼其为慕洋犬简直不要太恰当,跪地宁做英美狗,抬头不认中国人。
至于秦桧、赵构之流,岂能跟岳飞相提并论。岳飞是精忠报国,不是忠君报国。赵构不能直观看到岳飞的忠,玩尽帝王心术,最后将岳飞杀害。岳飞是死于功高震主,他最后却没背叛那个皇帝,这是几千年来的悲剧。我希望能从中汲取教训……忠君思想荼毒天下,害人不浅。这是岳飞的局限所在,面对君主的怀疑,束手就擒,以死明志。多么的可惜!这种家天下的制度才是万恶之源。
金庸通过他的小说勾勒出岳飞的形象,让无数的华人接受了英雄岳飞,并且成为了经典。而现在却有一些小妖小怪,兴风作浪,妄图扰乱视线,迷惑心神,简直是又坏又幼稚可笑。
四、历史上的岳飞是个什么样的人?
活生生的正常人。有血有肉,有喜有乐。有所长有所短。有所知,有所不知。文化水平低了。圈子层次不够。能被薛弼好好指引一下结局会好一些。可惜和李若虚这种粪青打成一片。被带到沟里去了。薛弼离开后就不断捅娄子。
五、岳飞是不是被高估了???
不要看神话后的传说,看历史的真实记载,假的不算。岳飞后人的记载也极不靠谱,可信度极低。不要看岳飞政敌的,比如秦桧一党。
首先看宋金历次战争战线变化和统帅的决策,还有就是无利益牵扯的第三方评价。
你这些都看明白了,而且会用形式逻辑进行分析,你自会得出结论。
我个人的结论: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被过度神话的武将第一人,论战绩,论能力也就略高于平均线。被过度神话的第二人是三国时期的赵云。小说评书是主要原因。
六、七下历史思维导图?
七下历史思维导图该怎么整理?七下历史思维导图讲述了唐朝的哪些内容?唐朝是怎么建立,怎么走向兴盛,为什么又在顷刻之间遭到土崩瓦解。该怎么通过思维导图来讲解本章内容,让学生更清晰深刻的了解那段历史,所要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今天我们将通过思维导图,来着重讲解唐朝的历史,向大家讲述唐朝的兴盛。
其实思维导图的制作并不难,通过思维导图来学习更是会事半功倍。今天我们用知犀思维导图这款软件来向大家分享七下历史思维导图-唐朝的兴盛这章该如何制作。
免费七下历史思维导图电子版地址:
https://www.zhixi.com/tpl/378529530f2b86cdecbccd4454bfd168?shared=true
首先通过时间线明确了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了第一个二级主题。唐高祖李渊创建了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出现了唐朝的第一个兴盛,“贞观之治”。
我们的思维导图继续跟随时间的步伐,来到公元楼690年,这一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皇帝的带领下,国家继续实行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国家经济空前繁荣,国家实力逐渐强大,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时间线来到唐玄宗身上,我们的思维导图也将建立新的二级主题“开元盛世”。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他将唐王朝推向了新的盛世,同时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唐王朝由盛转衰,从此“盛唐”不再。
最后,我们的时间线来到公元755年,我们的思维导图将创立最后一个主题,“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爆发,国家深埋已久的矛盾终于在这一刻引爆出来,皇帝外逃,军队战败,百姓苦不堪言,国家从一片繁荣突然之间转向崩塌。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此盛唐成为历史,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
到此,我们的七下历史思维导图唐朝的兴盛就结束了,我们依托思维导图理顺时间线,从唐的建立,讲到唐的兴盛,再到安史之乱国家的凋敝,最后走向灭亡。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了七下历史思维导图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大家也可以自己通过知犀思维导图这款软件去试试绘制一个七下历史思维导图,通过自己的讲述,向大家分享知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