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喜欢关注历史故事,要不要鼓励他多学习历史?应该怎样培养?
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喜欢关注历史故事,要不要鼓励他多学习…
你的孩子很聪明,显然已爱上历史故事了,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找到了乐趣。学习历史能使人增强历史主动,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给孩子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那幺喜欢读历史故事书,你应该顺势而为,多给孩子买一些历史故事的书籍或者是有声读物,或者是历史成语故事等书籍,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
现阶段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要让他在向历史方面发展我觉得还不是时候为时尚早。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全面发展打好基础的阶段,是发展兴趣爱好的阶段,不是发展专业的阶段,要让孩子全面发展有所侧重。
不知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如果满意请点个赞!
二、有哪些适合四五年级小学生读的讲中国历史故事的书?
谢邀。
下面我说的基本上是大纲推荐读物以外的。
《上下五千年》不错,或者订阅《意林》杂志少年版也可以,我们小时候有《东周列国志》等书籍,现在应到还有吧,那个也不错,还有前面的朋友提到的《世说新语》,如果要为学习打基础,《中华活页诗选》也不错,有古文有现代文。
我个人比较倾向了解一定的中华历史作为积淀,然后再扩展为其它,因为中国古代史还是很利于孩子本性塑造的(个人观点)。
如果孩子成熟早识字多,应当可以看些金庸武侠,那个孩子读来有趣,又能提升文言文能力。建议《射雕英雄传》,有侠骨有情怀,还爱国,像笑傲等有点深了。
其它就不好说了。市面上类似书籍太多,从孩子性别、性格、喜好、健康及适当的成熟度方面筛选,总有不少好的。
希望您和孩子都会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三、如何在400字以内写出一个剧情曲折的故事?
我和女朋友吵架了,吵得很凶,砸了各种东西,看来这次是无可挽回,非分手不可了……
然后我醒了,舒了一口气——还好是场梦。
但是仔细一想,梦里那个妹子我根本不认识,所以我到底有没有女朋友?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亲爱的,你睡醒了吗?我给你买了早饭。”
随后房门被推开,一个身材臃肿的黄脸婆拎着塑料袋走了进来。
黄脸婆从我床前走过,走到隔壁床去了。
我这是在医院里?我转过脸,看到自己床前趴着一个长发妹子,看不清脸。我伸手推醒了妹子,她抬起脸——好漂亮。
妹子说:“爸,你醒了。”
我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你妈呢?”
爸,你睡糊涂了?妈早就死了。
什么,现在是哪一年?我得了什么病?
现在是2046年,你得了绝症,医生说你只有一个月可以活了。
……
不过现在医学发达了,医院已经治好了你的绝症。
太好了。
可是为了治病我们把家产全给卖了,现在不但付不起住院费,连家都没了。
⋯⋯
好在我找了一份工作,收入还不错,至少够我们父女俩过日子的。
哦。
昨天我一晚上接了五十个客,实在是累坏了,所以刚才睡着了。
你……
爸,你想什么呢?我说的是接待客户。
咳⋯⋯
唉,可是现在打得严,毒品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你!!
这时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走进来,厉声训斥:“小丽,回你自己房间去!”
医生对我:“不好意思,这是我女儿,她老是喜欢跟病人恶作剧。”
女孩做了个鬼脸,咯咯地笑着跑出去了。
医生小声:“其实她不是我女儿,是其它病房的患者,她的症状是见人就叫爸。”
我:“这里是什么医院,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这里是精神康复中心,你得了妄想症,总是幻想自己有个女朋友。
搞了半天我还是没有女朋友……
不,你有一个女朋友,而且长得很漂亮。
她人呢?
你得了精神病,她不堪忍受和你分手了。
你胡说!我没病,我要出去!我要去找她!
“是的,你确实没病,是我们误诊了。”医生递过一份表格,“请在这里签字。”
“这是什么?”
“这是确认你精神正常的诊断书,签了之后你就可以出院了。”
我拿起笔飞快地签了字:“我现在可以走了吧?”
医生一招手,两名警察走进病房,朝我亮出手铐:“请跟我们走吧。”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要带我去哪里?”
警察:“你女朋女要跟你分手,你一怒之下把她杀了,然后伪装成精神病想逃脱罪责,但是医生已经确认你精神正常,所以请你跟我们走吧。”
警察上前要拖走我,我拼命挣扎:“不要,我没有杀我女朋友,我……我想起来了,我根本就没有女朋友!!”
警察停下了手,笑了。随后他们脱下警服,露出了白大褂。
医生走上前:“你终于想起来了。你得的其实是失忆症,我们刚才用震撼疗法,终于让你恢复了记忆。”
我喘了一口气:“搞了半天,我还是没有女朋友。”
医生笑了:“当然没有,你都结婚这么多年了……”
我也笑了:“是啊,我想起来了,我有一个漂亮的妻子……"
医生收起笑,一脸严肃地看着我:“现在告诉我,你把你老婆的尸体藏在哪了?”
……
来源网络,具体出处不明,侵删!!
四、有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历史人物传记及其代表作推荐?
中国通史(傅乐成)我大概10岁左右看的,7岁小孩如果有基础应该看得懂,没基础你可以让他先看一些演义(西汉演义)然后史记
五、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让你对这个人有重新的认识?
谢邀
古来大多名人“德不配才”,比如写悯农的诗人李坤。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写的多好!然而其本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
是个当之无愧的欺压百姓,铺张浪费,欺软怕硬,沽名钓誉的厚颜无耻之徒。
李绅还没有发迹时,和一个叫李元将的很要好,他称呼李元将为“叔叔”。然而,李绅发迹之后,李元为了巴结讨好李绅,去见李绅时,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和“侄”,然而,李绅并不高兴,直至他自称为“孙子”,李绅才勉强答应。
鱼肉百姓。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因为为官暴虐,收取苛捐杂税,对待老百姓严刑峻法,导致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逃离家乡。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渡过淮河与长江,往外地求生计,下面的官员忧心如焚,就向他汇报。但是李绅丝毫不觉得有问题,他非常淡定的跟属下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那些颗粒饱满的就会留下来,而秕糠就会随风飘走,以后这种事情不必来报。”
花天酒地。李绅做官后,开始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怎么个奢靡法呢?一顿饭要糜耗百贯,唐代一百贯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三万块。他爱吃鸡肉,确切的说,爱吃鸡舌头,其余部分,全部扔掉。他吃一顿就需要宰杀上百只活鸡,后院时常是堆积如山的鸡,可见有奢侈。同时,李绅的家妓很多。”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跟李绅有关,写《陋室铭》的刘禹锡当年出任苏州刺史,李绅请他吃饭。席间刘禹锡有意一个私妓,写下了《赠李司空妓》的绝句,其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一句,恰好佐证了李绅的排场之大,花天酒地。
————————————————
以上三条史实摘自 @知历史 ,侵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