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评价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
诸葛亮去世的那年,也是刘协去世的那年。
或许大汉在那一年真的结束了。
黑诸葛亮的人很多。我不想和他们说太多话。
肯定诸葛亮的人也未必真的懂诸葛亮(虽然我也不敢说自己真的懂)。
不过以诸葛亮的性格,他可能也不一定真的在乎后人怎么看他,不是吗?
书单放在下面(其实我自己也在学习中):
《诸葛亮研究集成》齐鲁书社
《诸葛亮集笺论》李伯勋
《文化不苦旅》《三国配角演义》马伯庸(马力)
《诸葛亮大传》梁满仓、朱大渭
《诸葛亮之道》秦涛
《诸葛亮传》方北辰
《诸葛亮评传》余明侠
《大汉帝国在巴蜀》饶胜文
《三国风云定军山》《武侯墓与武侯祠》《武侯墓、祠匾联集注》《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诸葛亮后裔之谜》《诸葛亮名言录》《诸葛亮后裔》《诸葛亮名言集解》《勉县风光名胜博览》《三国成语典故》《勉县两汉三国文物考古和古道路研究文集》《勉县县志》《勉县水利志》《勉县地名志》《勉县军事志》郭清华
二、诸葛亮是真实历史人物还是历史小说人物?
历史存在的,而且一度成为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一号人物。
同时,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应该说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神叨叨的,但是依然是智慧的化身
三、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备受历代兵家的高度认可。到唐朝时,人们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军事天才享有同等的地位。
诸葛亮做为西蜀的丞相,身居高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并没有为自己和后代谋取任何的私利;他既不贪财也不好色,一生都投入到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兴复汉室”的伟大事业当中,他在临终之时,还向刘禅推荐了德才兼备的蒋琬和费祎等人,为蜀汉后期续了几十年国运,体现了诸葛亮的慧眼识珠。可以说,诸葛亮具有伟岸的人格、不屈的追求和完善的智力,所以,他已经成为万世师表。
诸葛亮一生对刘备父子无限忠诚、一片丹心,对刘备未完的兴复汉室的宏图大业可谓是披肝沥胆,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中国五千年“忠臣”的代名词,古代文人多数以他为榜样,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我们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有志文人报效国家、辅佐君王的最高追求。所以一篇《出师表》,展现了诸葛亮的治世贤能和拳拳之心。
尽管诸葛亮最终没有完成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愿望,但是他这种执着的追求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推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