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以某个历史人物写一篇小故事,该怎么写?
比方说可以这么写:
在他四岁时,有个相术大师说他长大了后可以济世安民,果然,在他十六岁时,他鼓动父亲推翻隋朝,一路打下了新朝廷的大部分江山,在他父亲称帝九年后,他在玄武门把他的大哥以及弟弟杀了并逼宫让他父皇立他为太子后让他父皇退位,他自己继位,继位后创下贞观之治,周边国家称他为天可汗。他后来也被他的大儿子逼宫了,他废了太子后改立了小儿子为太子
二、如何写出一篇人物饱满的好故事?平时应该怎样去练习?
人物要刻画得饱满,需要语言,行为和神态要表现得生动,像活的一样。
一是细节描写。
比如鲁智深,吃酒时听隔壁有人哭哭啼啼的,一生气顺手就把盏碟扔在楼板上。这一定个很急躁的人。
看林黛玉,刚进贾府,端了茶碗先不喝,而是看别人怎么喝,这一定是个敏感细致的人。
语言也很重要,要有人物特色。
一个知识分子的语言和一个农夫的语言一定是不一样的。一个少年和一个老人的语言也是不一样的。抓住语言特点,也可以把人物写活。
还有神态。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娘家时,娘家妈“大拊掌"的神态,只这三个字,你都能想象妈妈惊讶的样子。
还有侧面描写。
《陌上桑》写罗敷长得多好看,不直接写,而是说农民看见她都不种地了,只想看着她,连锄头都忘了。那你就想罗敷长得有多美吧。
另外是行为描写。这个最经典的是《背影》,话不多说,大概全中国人的眼前都有那个胖墩墩的父亲的背影,因为作者把每一个动作都写得细致而真实。
这些描写,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录。
从现在开始,每天观察一个人,同事,朋友,父母,陌生人,谁都可以。细细观察他几分钟,回去把你看到的写下来。他当时在做什么,动作怎样,有什么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他有没有说话,说了什么,说话的神态怎样?花十五分钟去这样做。
坚持一个月,你就能非常成功地刻画人物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