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没有哪位女好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是美玉微瑕,譬如林黛玉的拈酸吃醋,薛宝钗的装愚守拙,而史湘云,放在那个封建的朝代里,放在那个迁腐的宅院里,更是随手便能挑出问题来。但我却独爱史湘云,爱她的随性,爱她的豪爽,爱她的名士风流。
在那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中,写到史湘云,便道"几缕飞云——不似林黛玉薛宝钗的"两株枯木"、探春的掩泣女子,也不似妙玉的泥中美玉,那都是禁锢在世俗形状中的,史湘云是云一云还不够, 非得是飞云才够。她就那样自在的活着,真是"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有人爱把史湘云同林黛玉比,说这二人皆是不愿拘在封建礼教中的。但她们却是完全不同的:林黛玉虽思想比旁人清高许多,但却也自恃过高,以致在初入贾府时谨言慎行,难以脱出种种束缚:但史湘云不同,她是从心底活的自在洒脱,自然也就不像黛玉那样多愁善感。她是从骨子里就有的率真倜傥。
倘若史湘云生在魏晋,没准就真的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女名士。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不拘泥于世俗礼节,喝醉酒后竟在园中大青石上睡了起来:她敢着男装,大声说笑;纵然如此,她却并非粗鄙之人,同黛玉一样是个才思敏捷的女子。只可惜生不逢时,史湘云出生在了清朝,甚至连父母都早早离她而去。但这并不妨碍她拥有“萧疏林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魏晋风度。
将史湘云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便是芦雪庵那次。她一出场,衣着就与旁人不同:旁人"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件莲青 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把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 ,活脱脱-位俏皮的女子跃然纸上。 众人笑道: "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她却对旁人的评价不甚在意,只是叫嚷着开始作诗。好一个豪放浪漫的史湘云!
而第二天,史湘云又同贾宝玉一同在园中烧烤鹿肉,割腥啖膻。于是黛玉又一次嘲到: "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大哭!"史湘云却对她的清高作态嗤之以鼻:"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正是应了这句话,史湘云在接下来的联诗中扬眉挺身,- -举夺魁,而这句"是真名自风流"也成为诗人评价史湘云时最常用到的一句话。
史湘云也有着身为女子的细腻一面。且不说她的才华横溢,诗思敏锐,但说贾府之中,只有她能张口说出邢岫云的生辰。她对各人都一视同仁,这体现着她的善良与聪慧。她超脱了身份的羁绊,从而轻快地行于天地之间,呈现出一种潇洒飘逸的风度。
史湘云是一株海棠花,一株白海棠, 那是不同于那普通的红海棠的。 然而这样的与众不同惊艳众人的花.最终还是谢了,沉醉于诗与酒中的日子最终还是远去了。她出嫁了,本应拥有-个美好的后半生,但她的丈夫却暴毙而亡。正应了判词中的: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她立誓守寡,就注定过着孤苦的日子。好在她生性豁达,倒不致从此消沉了去,便也算是上天对她的眷顾了。
有人说: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色大约最适合用在湘云身上,那种清朗的悠远、飞动的飘逸,那种漫不经心的和谐,应该是史湘云永远的形象。"是了,这缕飞云就那样悠悠然的漫步在文字中,就像魏晋的名士醉于竹林中一样,终生与诗酒、洒脱为伴,只为后人留下一片美丽的倩影,飘逸而孤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