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历史人物传记范文500字(你最欣赏哪本历史人物传记?)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4-01 16:19   点击:126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你最欣赏哪本历史人物传记?


陈寅恪,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去世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作为百年难遇的奇才,陈寅恪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其视为唯一的知己,傅斯年称之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季羡林、王力、蒋天枢都是他的学生。

而且,陈寅恪还精通汉、蒙、满、藏、日、梵、英、法、德、波斯、突厥、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中的大师,却心甘情愿为一名青楼歌妓立传。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陈老还是遭受双目失明、双腿瘫痪的肉体折磨,以及十年政治动乱的精神摧残下创作的这部传记。

就连钱钟书,也讥讽陈寅恪“小题大作”。

这名歌妓,就是明末“秦淮八艳”中最负盛名的柳如是。

陈老晚年耗尽十年的精力完成的85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在豆瓣评分高达9.5。



如果不是这部《柳如是别传》,人们很难把陈寅恪与柳如是的名字连在一起。

两个人在时空上相隔三百多年,一个是史学巨擘、国粹鸿儒,一个秦淮八艳、才女名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历史上真实的柳如是,虽然幼年遭遇不幸,沦为青楼歌妓,但是在品格气节上,绝对不输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男子。

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灾祸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危在旦夕。

这名秦淮河畔的歌妓,却用一己之力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愁云惨雾。

当时,她倾尽全力救助抗清义军,在清军兵临城下之际,她奋身跳入池中想要殉国。

不料却被丈夫钱谦益救起,还想拉着她投降清军。

柳如是羞于和丈夫同去北京,坚持留在常熟家中。

后来,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想要争夺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业,竟悬梁自尽,吓走恶棍。

一代奇女就这样结束了一生,年仅四十六岁。

虽然柳如是的一生被我几句话带过,但是陈老简直是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在写,是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诠释。

正如陈寅恪先生对柳如是的评价:“不被陋俗所羁,敢于追求人生幸福,且明于民族大义,远胜当时许多高官巨儒,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二、有什么好看的历史人物传记推荐?

俄罗斯作家阿尼克斯特所著的《莎士比亚传》,很值得一读。

在这部传记中,一个世界著名戏剧大师栩栩如生的展示在读者面前,其创作手法十分独特。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伦敦西北方的一个家庭,家族世代务农。

16岁以前,莎士比亚一直在当地的文法学校就读,学习拉丁文。这类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专。

当莎士比亚的父亲破产时,他还没毕业,就走上了独自谋生之路。换句话说,他辍学了。

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莎士比亚,只能去当肉店学徒,在乡村学校教书。他的期待不高,那就是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贫不择妻。在莎士比亚18岁的时候,他同一个比他大的农妇结了婚,为了养活妻子儿女,他必须去挣钱。

在22岁那年,莎士比亚来到伦敦。为了谋生,他只能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照料马匹 。这是一个下人的活。

照料马匹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他就在戏院里演一些小配角,相当于群众演员。

这种小配角挣钱很少,莎士比亚便加入了《女王剧团》,他想的还是挣钱养家。

在这期间,莎士比亚发现写剧本挣钱。于是,他开始写剧本。他没有高大上的理想,想得仍是养家糊口。

当时,英国伦敦的剧团被大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是一个“粗俗的平民”。

莎士比亚不在意这些世俗的评论和眼光,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展露头角,后来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剧作家。

莎士比亚用他奋斗的一生,诠释了寒门世子怎样走向成功的路径。

总之,《莎士比亚传》值得一读。

三、有什么好看的历史人物传记吗?最好是中国的?

民国四大传记:

吴晗著《朱元璋传》

朱东润著《张居正大传》

梁启超著《李鸿章传》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

吴晗著名明史专家,朱元璋明代开国君主(说实话,这本没觉得多好看,也没有啥思想,可能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通俗读物比这本好吧!其他明朝专著南明史,明史讲义啥的比他有学术价值)

朱东润古代文学专家(我考研教材就是他编写的……)张居正万历首辅(张居正名字有意思字叔大号太岳)这本我有,感觉考据的不错,研究张居正真的应该好好看看。

这两个人不用解释了,但是总感觉梁启超赞美李鸿章,有点别的意思,不够客观,其他感觉换角度看历史人物也不差。

林语堂(作家,学者)说实话,总觉得林语堂接受教会教育太多,传统文化和历史水平跟同一时代的鲁迅差一点,所以这本书不差,但是没有特别推荐。

四、关于记载历史人物传记的书有什么推荐?

我有几本传记或者偏传记的书,有些完整看完了,有些实在缺乏耐心仔细去看。如下

再如下

基本属于相对没有目标的乱看,纯属兴趣,书摆在眼前对内容也没有多少记忆。

真正让我能沉下心的一本书,却只是这本

我应该买过两到三个不同出版社的版本,唯一留下来的是上学时买的这个三联版本。里面还附了几张珍贵相片和不少作者的书信,笔记的影印照片。我很愿意看,而且每次随手翻一页,都能感受到那种寓学者气质于内的父之慈爱,和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怀。

另外,前几天刚买了这本,在网上看过几段,印象难忘。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很难有效分享。比如你喜欢军事人物,那么我就一点不清楚了。

希望有用

五、有什么比较推荐的历史名人传记吗?

《毛泽东年谱》,它不等同于《毛泽东传》一类的人物传记。编者不带有主观的评论,而只是把他从出生到逝世之间的思想和活动以编年体的形式罗列出来,其中还记述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详实可读。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追寻毛泽东的人生足迹,从中看到多面的毛泽东。而不是像某些浮躁人士一般,不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不了解毛泽东本人的性格和能力,而极度片面地评价一个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