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无疑是诸葛亮。第二名的曹操如果换到诸葛亮的位置上,根本不可能屡次北伐国力强于自身几倍的魏国且立于不败之地,战术能力也完压第三名的司马懿,可惜不败在我胜在敌。政治方面曹操政令变动很多,朝野群党无限撕逼,甚至本人安全也多次受到威胁。诸葛亮却是入蜀修法,一路用到身死,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尽管比起曹操的大摊子,蜀汉有小国寡民的管理优势,但我觉得诸葛亮依然是个完人,水平直追汉初三杰。
第二曹操。我没算文学造诣,不然肯定妥妥第一。出师表虽佳奈何诸葛亮忙于大事,产量比曹操差多了。
在同级别的诸侯pk中,曹操总是全方位碾压对面。和后期打曹魏的诸葛亮类似,真正限制曹操的往往是粮草而不是敌人。袁术张绣吕布刘琮马超,无一是其对手。打袁绍时看似运气因素占多,实际上从郭嘉和荀彧的谏言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内政方面是比袁绍强的,实力上的差距可以靠对面治军上的空隙得到弥补。
而曹操差诸葛亮的地方,主要在于不够稳。心思浮动太大,这一点往往会直接影响战争结果,和刘备喝酒喝嗨了大手一挥让他独立带军,感觉兴头上来了就去打赤壁,累觉不爱就说“得陇望蜀”。或许也可以归于品质问题。反正诸葛亮是不会问哪有妓女的。
刘备司马懿并列第三。其实这是两个很像的人,都是能隐能发。刘备在袁绍手下混的时候暗暗招兵买马,司马懿在曹爽底下阴养死士,这都不是凡人能完成的工作。巧合的是两人还都在曹操手下苟过。爆发时能量也不小,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大败公孙渊,对曹爽翻脸如翻书,刘备瞬杀车胄夺得徐州,还亲自带着新降不久的蜀兵到汉中赶走了同样亲征的曹操(这仗打的非常有水平,因为蜀人不是狗,不可能换个主子就立刻为新主子送命,刘备短时间整合人心的能力非常优秀),另外冒险到孙吴那里借南郡也是非常有胆识。刘备在夷陵虽然兵败但本身并无特别明显的重大错误,降分是降分,但并不影响排到前列。
司马懿降分的重要因素在于道德品质真心不足称道,一般道德问题我都是忽略的,因为道德是个很唯心的命题,但司马懿的得国不正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历史局面,可以讲已经产生了实际影响,这再不计入个人实力反而显得唯心了。相反刘备的仁德能让多次支离破碎的各方势力一再精诚共事,去世后蜀中英杰依然要报之于阿斗。
第五关公。这种排行榜要是没二爷肯定是扯淡。“威震华夏”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关公的武功实在太过耀眼,光是单兵作战能力就可以万军取将。请问三国还有哪个人可以做到?带兵能力也不简单,能正面团,能后手打游击偷,骑兵威武,换个环境练水兵也是三国前列。十里八乡有名的俊胡子,你要是给他从荆州抽一万兵,他tm敢打许都。这种适应能力极强的高智商武将别说三国了,前后五百年都没见过几个。
可惜内政还是有点短板,把两个有点思想危险的人物派去防东吴。看看老刘打东吴时派去防魏国的黄权,就知道二爷的这个失误真有点不应该。可能归根到底,二爷是一个能当省长的武将,而不是一个很能打的诸侯。
不过死于三国全明星阵容也算值了,死后还三国一起吊丧。
第六袁绍。曾经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英雄,结果因为持续不断的昏招无限败北。最搞笑的是官渡之战后曹操花了好几年才解决掉内讧不断地袁家,足见袁绍之前的积蓄之广,翻盘机会之多,结果哥们先自个气死了。明显是没经历过失败的人,一路顺风打下的江山。看看上面那些人物,谁没吃过大败,不都痛定思痛东山再起了。袁绍在官渡的昏招还是次要的,这个不及格的心理素质才是真正的短板。
不过能一路顺风到这种程度本身能力也是非常强了。如果没遇见那些怪物统一中国并不是梦。
再往后排大概就是陆逊之类的名臣吧,但我还是非常纠结。因为名臣和这些国家领导比压力低太多,比如这个陆逊,虽说出将入相,但出将靠孙权后勤,入相看孙权脸色。如果让他当个大诸侯,你很难说清到底是他厉害还是刘表董卓厉害。所以就排到这里为止吧。
p.s.我才发现这个题目下面就我一个人认认真真在排榜,心好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