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齐白石68岁时,他的结拜兄弟送给她一个18岁的川籍婢女。谁料婢女被齐白石的妾室胡宝珠刁难,不到一年,婢女再也无法忍受刁难,于是她向齐白石哀求道:“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待不下去了”。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8岁时,他在外祖父周雨若的私塾里读书,除了读书,他还喜欢用习字本作画,为此他没少挨外祖父批评,在外祖父看来:“画画乃是小道,君子不为也”。
到了11岁时,齐白石已经成了家里主要的劳动力,但干活之余,他仍喜欢练字、作画。
12岁时,家中给他看中了一个童养媳,童养媳的名字叫陈春君,当时只是下了聘礼,没有正式完婚。
齐白石14岁时,他的父亲让他去学习木工,于是他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齐白石脑子灵活,师父很喜欢他。
在齐白石19岁那年,他和陈春君正式完婚了。
齐白石出徒后,他做木工之余,还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做木工雕花时,他会以《芥子园》做根据,雕刻出新式花样。齐白石的三弟曾笑话他:“想成为名家,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24岁时,齐白石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正式学习作画,于是他拜了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开始学画肖像。
第二年,他又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习诗文,在胡沁园的帮助下,齐白石脱离了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作画之余,齐白石还学会了装裱、书法、篆刻。
1902年到1909年间,齐白石开始到各地游学,也因此结识了很多“高人”。
1917年,为了躲避土匪骚扰,齐白石决定去北京,当时他和陈春君已经有了5个孩子,陈春君不愿一同前往,她要留下来看守房产田地、照顾一家老小。
在北京齐白石看中了朋友母亲身边的婢女胡宝珠,18岁的胡宝珠样貌很是俊俏。
齐白石把“心思”写信告诉了妻子陈春君,打从齐白石去了北京后,陈春君就一直挂念他,担心他无人照顾,如今齐白石心有所想,反倒了却了陈春君的担忧。于是她给齐白石回信,同意齐白石娶妾。
1919年,18岁的胡宝珠嫁给了55岁的齐白石为妾。此后胡宝珠细心照顾齐白石的饮食起居,齐白石作画时,胡宝珠也会在一旁伺候,时间一久,胡宝珠也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
后来,胡宝珠临摹齐白石的画竟然可以“以假乱真”,齐白石为此有了担忧,因为外界已有传言,他的一些画并非他所画,而是胡宝珠代笔。
齐白石把顾虑说给了胡宝珠,胡宝珠决定封笔,从此不再作画。
三十年代初,齐白石和川籍大吏王缵绪结拜为兄弟,当时王缵绪承诺会送齐白石一个川籍婢女,但当时齐白石并没有答应。谁知第二年,王缵绪竟命人千里迢迢从四川给齐白石送去一个叫淑华的18岁婢女。
齐白石不好再拒绝结拜兄弟的这份情意,只能把婢女收下,当时“送婢女”算是一份大礼了,加上又是川籍女子,这让68岁的齐白石很是高兴。
但这让胡宝珠很是气愤。她质问齐白石为何收下她,齐白石支吾道:他一开始并未同意,可如今人已送来,不能驳了兄弟的心意,不好把人拒之门外。
后来在正室陈春君的劝说下,胡宝珠才勉强同意让淑华留下来,可虽留了下来,淑华的日子却不好过,她时常遭到胡宝珠的责骂,齐白石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胡宝珠整天的埋怨他。
可齐白石和淑华却相处得很融洽,有淑华在身边伺候,齐白石的创作灵感层出不穷,他对淑华很有好感。
胡宝珠则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她对淑华开始百般刁难,淑华毕竟是婢女,又不敢反抗。齐白石可以护她一时,又不能时刻庇护着她。
在这样的环境里,淑华感到窒息,于是不到一年,她就待不下去了,她向齐白石哀求道:“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待不下去了,您就放我走吧”。
齐白石陷入两难的境地,放走淑华,他实在不舍;但是留下她,又会让胡宝珠伤身伤心,胡宝珠多年来给他生儿育女,导致身体欠佳。
一番思想斗争后,齐白石决定放走淑华,淑华离开后,齐白石思念成疾,他和朋友这样形容他当时的感受:“欲断肠”。齐白石还为了淑华的离去而伤心落泪。
1940年,齐白石的正室妻子陈春君去世,结发妻子去世一年后齐白石设宴,并宣布把胡宝珠扶为正室。
成为正室的第二年,胡宝珠为齐白石生下了第七个孩子,而此时齐白石已经78岁。
在齐白石83岁时,胡宝珠再度怀孕,这次她因难产去世,这让齐白石悲痛欲绝。
胡宝珠去世后,齐白石又结识了几位年轻女子,只是都没能结为正式夫妻。
“人老心不老”,在齐白石93岁时,他要与一位22岁的年轻女子结为夫妻,只是正打算结婚时,他却去世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