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碧色寨的历史意义?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8 15:03   点击:93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碧色寨的历史意义?

意义是让世界的人都知道美丽的 事物

二、蒙自碧色寨,曾经的芳华岁月

有的人来碧色寨是寻找过去的繁华

而有的人来碧色寨是寻找青春的芳华

清早来到这里

可以到会舍过桥米线馆

品尝一碗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

浓厚热烈的汤头

精致的摆盘

软滑的米线

美好的一天

从“一个人的盛宴”开始

早餐过后

脚踏古朴的石板路面

欣赏着碧色寨特色响墙建筑

循着指示牌一路往南走

来到碧色时光书屋

走进这里

一切都回归安宁

身在这里

与闲适和安逸久别重逢

挑一本有关蒙自的书籍

坐下细细品味蒙自人文 历史

还可以再走远一些

到小镇会客厅一楼

感受马帮文化

到二楼展厅

感受碧色寨的

过去 现在 未来

亦或循指示牌往北

到加波公司旧址

碧色影像馆

欣赏一部《芳华》

与老物件来张合影

又或者

亲身上阵

“粑粑”

“塑面人”

处处是景

景景如画

安南咖啡馆里

就着北纬23度的温和阳光

喝上一杯越式滴漏咖啡

又或者是为了与吉他男孩的一次偶遇

咖啡馆对面就是滇越铁路

换上一身具有时代感的服装

脚下寸轨和米轨交织

身边红顶黄墙的建筑

带人走进碧色寨的百年时光

沉迷在时空的交错里

“菜市街”

永远和热闹脱不了关系

南正街里

彝族啊莸那墒

将“非遗”刺绣

用针线锁进时光里

夜幕降临

碧色寨又换上另外一抹颜色

饱经风霜的老钟

已经停止了转动

《再见芳华 碧色寨》

总能让时光逆转

回到芳华的青葱岁月里

约上几位老友

到米轨时光酒馆

品上一杯本地特色桑葚酒

在金发碧眼姑娘的歌声中

尽情享受纯净夜空

三、《碧色寨》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碧色寨》(范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eb6y    书名:碧色寨

豆瓣评分:7.6

作者:  范稳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页数: 302

内容简介:

一条中西方文明碰撞、砥砺的传奇铁路:一段生死守望、浪漫永恒的凄美爱情;一个殖民者灵魂蜕变的自我救赎……登上1910年滇越铁路上的东方列车,你可以看到想象中的落后和蛮荒,还可以看到想象力之外的现代和文明!

作者简介:

范稳,四川人,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西南大学),同年到云南省地矿局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发表中长篇小说及文化散文四百多万字。近年来主要在藏区大地游历,执迷于雪山峡谷和广袤无垠的高原牧场,对藏民族文化与宗教情有独钟,有多部反映藏民族现实生活及历史文化的书籍问世。

四、游蒙自西南联大旧址800字说明文

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内迁到昆明,1938年曾在蒙自设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师生曾在此办学,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来到蒙自,在如翡翠一样的蒙自南湖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走入蒙自,仍能通过一批旧址和古老建筑追寻当年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历史记忆,包括蒙自海关、哥胪士洋行、周家宅院、碧色寨火车站等。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于2011年在原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哥胪士洋行建成,纪念馆展示内容分为联大历史记、蒙自分校记、联大人才记、联大精神记4个部分共8个展厅,较为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办学历程。

“西南联大”创办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培育出了众多的栋梁之才。“西南联大”的成功举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当代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虽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只存续了短短的几个月,但是它的精神和思想,却载入“西南联大”和中国历史的辉煌史册。重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和事件追述那段岁月,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充实文物史料,真实生动再现“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办学历史,蒙自市积极与云南师大、省博物馆等单位沟通联系,并面向社会征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历史文物。目前,除蒙自原有展品103件外,州、市新征集到文物56件,云南师大征集到文物34件,复制文物100余件,全部文物已移交展览馆内,《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记忆》已经展出,布展面积1100平方米,由4个部分8个展厅组成。

南湖边上的“哥胪士洋行”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修葺一新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一幅幅崭新的容貌展现在世人眼前,让人仿佛又走进当年的战争场面,更深刻地见证了那段珍贵的历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的石碑,石碑背后有著名的联大校训:“刚毅坚卓”4个大字。庭院里栽种了各种绿化树木和花草,环境显得幽静。同时,在庭院周围,设计方还设计建造了3座雕塑,其中一座名为《呐喊》,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在大声喊着口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呐喊。另一座雕塑被命名为《迁移》,几个学生和老师提着包袱迁移的情景,当时师生们被迫迁移的境况形象生动地展示在眼前。第三座名为《从军》,很多热血青年为挽救国家于危难中,前去参军报效祖国。蒙自文物管理所所长包震德说,“哥胪士洋行”片区规划布局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完成主体文物维修,完成布展,完成主体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期,完成外围环境整治工作,包括拆迁、环境绿化、新建建筑、修缮建筑、道路广场、停车场、给排水、照明、雕塑、配套设施等都在逐步完善中。

联大分校其他5个点规划含“海关旧址”、“法国领事府”等地也在规划进行中,同时也将“周家宅院”(联大女士住宅旧址)、“王家旧宅”(联大教师住宅和教室用地)纳入保护修缮范围。“哥胪士洋行”保护修缮委托通海秀山园林古建筑公司进行,景观设计改造委托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据悉,“哥胪士洋行”片区规划用地总面积8347.1平方米,“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修复工作顺利完成,截至2011年用于“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修缮及其他费用累计拨款达189万元。“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其他旧址的修缮和保护,同时进行相应的艺术包装,充分的再现“西南联大蒙自分校”那段珍贵的历史。修复后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原貌又重现在蒙自南湖畔,它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风景区,更是南湖畔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

南湖

南湖位于蒙自市中心,总面积41万平方米。最初这里是雨水汇合成的小泽,又名草湖。明代将其开掘成湖,在湖中堆积成三座土山,以神话中的蓬 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命名。

碧色寨

碧色寨景区位于蒙自市中心北面10公里处,除滇越铁

碧色寨

路通过外,还有蒙(自)草(坝)公路经过。北回归线穿境而过,西临滇东南明珠湖泊――长桥海,周围居民点为碧色寨村。碧色寨车站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当时云南铁路交通的枢纽,有“小香港”之称。截止到2013年碧色寨片区基本保持1910年通车时原貌,有历史建筑30余处。

缘狮洞

缘狮洞位于蒙自市鸣鹫乡灵鹫村静灵山的悬崖峭壁间,俗称观音洞。从山脚到洞口有100多级石阶,洞口高约10米,宽约4米,挂有琳琅满目的牌匾。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清初石窟造像20多尊,过去曾有“滇南 第一洞天”之美誉。

龙宝洞

龙宝洞在蒙自市南20公里五里冲水库。石灰岩溶洞,深约500余米,由三个厅堂组成,洞内景色有石瀑布和石梯田。

观音殿

观音殿位于蒙自市东与攀枝花村毗邻的布衣透壮族村二龙山。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浦江清,汤用彤,钱穆等同游二龙山,登玉皇阁,对寺院有详细记录。现玉皇阁已倾祀,存阁后观音殿,已重建山门,大殿。

蒙自租界址

蒙自租界址位于蒙自市中心。中法战争之后,根据1878年签订的《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开为商埠,城区东门外辟为租界址。蒙自海关,法领事署随即建立,法,英,意,日,德,美,希腊七国设领事。洋行,银行,铁路局,监狱,教堂,酒店等相继建立,计30余处。于1889年开关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恣意掠夺。

马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

马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在蒙自市南7公里黄家山麓,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坐东朝西。1989年进行发掘,洞内文化层堆积厚5米,出土人类头骨,牙齿化石,打制石器,角制品等,并存人类用火遗迹,经测定距今约10000余年,马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阁

玉皇阁又名通明阁。位于蒙自市区城承恩街口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阁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顶,通高约20米,面阔,进深各19。1米,梁架斗拱用材粗大,,阁内存明永历五年(1651年)《常住通明阁碑》及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重建通明阁碑记》。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重檐歇山顶,通高12米,面阔,进深各12米,具清代早期建筑风格,三阁鼎立为蒙自城区最早的一组建筑。玉皇阁是蒙自市文物保护单位。

诸天寺

诸天寺在蒙自市新安镇南屯街西北隅,始建于明嘉靖初(1522年)。寺内铜钟年款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山门,中殿,后殿,两厢等建筑。中后殿皆单檐歇山顶,中殿具清初建筑风格,后殿斗拱装饰精巧,寺内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常住田碑》及雍正,乾隆间的《断案碑》记寺院始末。诸天寺是蒙自市文物保护单位。

闻一多先生旧居

闻一多先生旧居在蒙自市中心南湖旁原希腊哥胪士洋行二楼。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后,1938年春在蒙自设文法学院。截止到2013年已开辟为闻一多先生事迹和西南联大分校史略陈列室。闻一多先生旧居是蒙自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合大学迁至云南,其中文法学院设在滇南重镇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均在蒙自任教,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在蒙自的校舍,包括蒙自租界址的蒙自海关,法国临时署和哥胪士洋行和武庙街周柏斋的住宅颐楼等处。其中颐楼有名听凤楼,既是联大的女生宿舍,又是蒙自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占地约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单檐硬山顶三层楼房,院中古榕成荫,典雅幽静。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是蒙自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茨

王茨乖诿勺允行掳舱蚰1公里黄栗树坡。圆形围石封土墓,墓高1米,径3米,碑坊式墓碑,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立。王矗侄蛔至合勺孕掳菜耍蹇滴跷迨辏1714年)贡生,早年科举失意,在本乡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其门人王诺,尹宗梁,杨潞,王锡圭等皆以文学成名,著有《王词反馈M茨故敲勺允形奈锉;さノ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