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浪屿的由来?
鼓浪屿的由来:
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为岛有一块特别的岩石,这块岩石经过海浪天长日久不断拍打后石头竟空了一个洞,风浪冲击时发出略略之声,酷似鼓声,被人称为“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为“鼓浪屿”,并在明朝正式命名。明万历三十年,漳泉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题刻“鼓浪洞天”。至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于此,训练水师,使鼓浪屿的声名得以张布。
鼓浪屿,孤悬厦门西海中,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据考证,鼓浪石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鼓浪屿名称由来海涛拍岸・如击鼓声
到厦门去的朋友,一定要到素有海上花园、音乐之岛”之称的鼓浪屿。
鼓浪屿离厦门市不过700米左右,乘船过去约7分钟就会抵达,十分方便。
去这个美丽的小岛之前,不防先了解一下鼓浪屿名字的由来。
听导游先生说,鼓浪屿原本的名字叫圆仔”,因为岛上有一块特别圆的岩石。
后来,这块岩石经海浪不断拍打后,石中央竟空了一个洞,每当海涛拍打在这块岩石上时,都会发出如鼓般的声响,因而改名为鼓浪屿。
小岛上共住着约1万9000千人,早在1840年,就已经引进西方文化,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到岛上盖房子,而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物,都非常西化,深具特色。
后期的鼓浪屿已经较为平民化”,再也不是贵族的地盘,而且也发展成厦门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鼓浪屿除了被称为海上花园”之外,也素有音乐之岛”的美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早期的鼓浪屿,每40户人家,就有一户拥有钢琴,比例相当惊人,小岛也因此出了许多出色的钢琴家。
岛上也有一个钢琴博物馆,里头就收藏了30台古钢琴,展现了世界钢琴发展史。说明图解见下图
鼓浪屿名字的由来潮州网,
二、厦门鼓浪屿的故事有哪些(关于鼓浪屿的由来,200字以上)
在海滨城市厦门的西南海面上伫立着一个小小的海岛,面积仅1.84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椭圆形,它就是著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它与厦门仅隔不足1公里宽的厦鼓海峡,轮渡往返,十分方便。 鼓浪屿原名“圆沙州”,又名“圆州仔”,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常住居民2.3万多人。在小岛的西南海边,有两块相叠岩石,长年累月受海水侵蚀,中间形成一个竖洞,每逢涨潮时波涛撞击着岩石,发出如击鼓的浪声,称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训练水师,鼓浪屿才逐渐为世人知。历史上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法、曰、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 鼓浪屿常年无落雪,四季有鲜花。岛上树木葱郁,繁花似锦,亭台楼阁,掩映错落。那一幢幢优雅别致的楼房,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迤逦上升,在房前屋后和阳台、屋顶乃至墙头上,人们种上玫瑰花、兰花、菊花、仙人球等各种艳丽芳香的鲜花,景色十分宜人。岛上还随处可见翠绿的芭蕉、挺拔的古榕树、艳丽的凤凰树、清秀的绿竹,以及那成片簇拥的花圃花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还有一种说法 鼓浪屿原本的名字叫“圆仔”,因为岛上有一块特别圆的岩石。 后来,这块岩石经海浪不断拍打后,石中央竟空了一个洞,每当海涛拍打在这块岩石上时,都会发出如鼓般的声响,因而改名为鼓浪屿。 小岛上共住着约1万9000千人,早在1840年,就已经引进西方文化,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到岛上盖房子,而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物,都非常西化,深具特色。 后期的鼓浪屿已经较为“平民化”,再也不是贵族的地盘,而且也发展成厦门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鼓浪屿除了被称为“海上花园”之外,也素有“音乐之岛”的美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早期的鼓浪屿,每40户人家,就有一户拥有钢琴,比例相当惊人,小岛也因此出了许多出色的钢琴家。 岛上也有一个钢琴博物馆,里头就收藏了30台古钢琴,展现了世界钢琴发展史。
三、厦门鼓浪屿的来历?
鼓浪屿,孤悬厦门西海中,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据考证,鼓浪石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