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都江堰文化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7 10:21   点击:194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都江堰文化是什么意思?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都江堰水利系统建成后,成都平原在短期内便跃升为秦的重要粮仓,使巴蜀真正变成了秦地大物博、经济富饶的战略大后方,从实力上改变了过去秦、楚、齐三强长期并驾齐驱的局面。在秦末暴政及大乱时期,都江堰水利系统发挥了稳定蜀地、稳定统治的巨大作用。

二、都江堰的历史价值有哪些?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都江堰什么时期谁建的?

春秋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风景宜人,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其周围还有青城山风景区,是有名的避暑圣地,南桥,赵公山,安澜桥等,也是吸引游客的绝佳风景区。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四、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介绍简介 关于都江堰的历史文化

1、秦惠文王灭蜀归蜀郡。政区设置始于秦,称湔氐道。汉朝,湔氐道升为县。三国蜀汉,改称湔县、都安县,属汶山郡。蜀汉时,改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属汶山郡。西晋,徙都安于导江村(今聚源镇),在都安旧治(今灌口镇)置晏官县。西晋后期,战乱频繁,政区设置变化极大。刘宋,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

2、刘宋时期(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置齐基县(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与都安、晏官同隶汶山郡。南梁,于齐基县置齐基郡,郡县同治。

3、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汶山郡还治;改晏官县为汶山县,仍属汶山郡,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天和四年(569年),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石羊镇古城村),属犍为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今郫都区)。

4、唐武德元年(618年),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武德六年(623年),改盘龙县为导江县,属蒙州,清城县属蜀州。开元十二年(724年),改清城县为青城县。前蜀武成元年(908年),改镇静军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

5、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灌州为永安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更永安军为永宁军,不久改为永康军,辖县不变。熙宁五年(1072年),废永康军为永康寨,以导江隶彭州,青城隶蜀州。哲宗元v元年(1086年),复置永康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南宋末年,废永康军为灌口寨。

6、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裁撤青城、导江二县。

7、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灌州为灌县。洪武十年(1377年),撤崇宁县入于灌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崇宁县。清代、民国沿袭。

8、1950年1月19日,灌县人民政府成立。1959年2月,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并入灌县,8月又分置。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灌县撤县设市并更名为都江堰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