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认为最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是?
书法是世界上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当代著名的书法家马汉,別号润墨斋主,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凝练浑厚,纵横跌宕,充满精气神和韵律美,作品被众多藏家青睐和追捧。
艺术贵有个性,贵在创新。书法家有了自己的面目、自己的风格,才标志着在艺术上的成熟。马汉的书法凝聚自然之灵气,用笔气势充沛,书风稳健,线条流畅,章法完美,气韵生动,耐看耐品,观他的作品,既有高山流水般俊朗秀雅的气韵,又有清风朗月般的清新情怀,观之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二、有哪些足以传世的硬笔书法作品?
如果以后硬笔书法史被丰富起来,这几个人绝对能被载入硬笔书法史。
首先能传世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硬笔书法家们所书,而是文人和革命家们,比如胡适、鲁迅、丰子恺等人的手稿。
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有意思的是,胡适在新文化运动革了那么多“老古董”的命,但在普遍使用硬笔的时代,唯独没有革掉“毛笔”的命。
鲁迅
鲁讯先生极力宣传钢笔的书写优势,发表文章驳斥阻碍钢笔发展的“国粹论”者。
丰子恺
丰子恺对人生、艺术的态度,也映射在他的书法中,尽管是硬笔,都显得笔调柔和、闲散从容。
如果鲁迅等人的硬笔字是平时的书写行为,那真正意义上推动硬笔书法创作的人,则是陈公哲 、 黄若舟、邓散木、白蕉、舒同等人。
陈公哲
1935年陈公哲书写并出版了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本钢笔字帖。
黄若舟
1939年,黄若舟编写了钢笔的汉字通行书写字体的相关著作《通书》。
但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直到1959年在《通书》基础上整理加工出版的《汉字快写法》,则风靡了全国。
白蕉/邓散木
1949年,邓散木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白蕉合著《钢笔字范》,是中国发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全面的钢笔字帖,在硬笔书法创作上属于“开书法之纪元,树艺术之别帜”。
今天我们再审视《钢笔字范》,很有魏晋风味,他们使钢笔书写从简单的实用升华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价值远远超过目前很多的硬笔字帖。
舒同
当然,舒同也不能少。
他作为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席。
硬笔也明显有毛笔书法的味~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你见过/写过的最喜欢的书法作品?
绝对是文徵明小楷了,首推《落花诗》和《离骚经》,真的是超美啊,每看一眼都会被惊艳。
《落花诗》
《离骚经》
附上自己的一些练笔吧
硬笔
毛笔其实也有练,不过最近很少临帖,都在放飞自我,这里就不放图了。
无聊中翻了下自己之前的回答,看到了这篇黑历史,于是羞耻地把之前的图删了,贴些最近练的。
四、有哪些灵感来自中国书法的当代艺术作品?
图片来自蒋勋先生的《汉字书法之美》
这个优点不对题,叫做“屋漏痕”事实上是这个给了中国毛笔书法前进的空间:仔细观察,写书法时,毛笔线边缘会留在纤维纸上一道透明水痕
解释如图上(手机拍摄不好请见谅)
云门舞集《行草》
2009夏,台北当代艺术馆“无中生有:书法-符号-空间”展览中,陈瑞宪设计的超大墨池,参观民众在写经文。
云门舞集《行草》
《行草 貳》
《狂草》
以上来自书籍图片,手机拍摄效果不佳还请见谅。
五、你见过的最漂亮的硬笔书法是什么样的?
这个和中国好声音一样,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能拿特等奖的,就是最强的。
中国在80年代有多次大赛,一开始是青年大赛,那个时候就有任平、顾仲安的一等奖。
到了1985年,搞了一次不分年龄的全国大赛,全国十个特等奖,这是第一届不分年龄的全国大赛,是全国积累很多年的人才,评委是沙孟海这种大家。
全国范围能出来的,都有两把刷子。
这些人有十个, 中老年组(4人) 马明(江苏) 刘惠浦(贵州) 赵彦良(新疆) 曹宝麟(安徽)
青年组(6人) 任平(浙江) 张秀(女,湖北)仇寅(福建) 顾仲安(上海)葛全胜(北京) 张杰(江西)
后来出字帖的有顾仲安,仇寅,任平,刘惠浦、张秀(唯一女性,当年23岁。)
从实用角度,行楷和行书,适合日常记笔记用。楷书张秀那种字体写起来会快一点,仇寅和刘惠浦的好看是好看,真写起来太慢。
书法家也有各自擅长的,顾仲安的楷书也不错,但是他得奖是作品是行楷,学习要学其所长。
多看看这种字,对硬笔字的汉字审美会有帮助。不至于拿着所谓神仙体,江湖体当宝。
顾仲安的行楷
顾仲安的行书
任平的行书
仇寅的楷书
仇寅的行书
刘惠浦的楷书
刘惠浦的行书
张秀的楷书,第一届大赛唯一个一等奖女性
张秀的行楷
六、你认为最打动你的一幅书法作品是谁人之作?
当然是王羲之了,15个字就气死你,其避让之完美简直想象不出这两行换一种写法会变成什么。
还有前两年日本新发现的这几行,你怎么临摹怎么痛快,但你要是按照这种痛快的状态自己写绝对会翻。
然后我再多放几件:
1、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真心让人感觉到:所谓超级书法大师,即使是技法不到位的地方,神气仍存。
2、赵孟頫这一件自书诗,我在看到这个之前我是真的不相信飞白书是一种正儿八经的书法的。
3、董其昌的试墨帖,草书部分完完全全的把怀素自叙贴神采因为传摹已经看不出来的地方还原了(借用9610的图片,侵删)。
4、还有何绍基的小字书信诗稿:杨凝式在《神仙起居法》、《夏热帖》里面没写到位的地方如果写到位了会如何?我认为其结果就是何绍基的行书小字。
七、你见过的最漂亮的书法作品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的措辞有点意思,“漂亮”,用这个词来界定书法,一下子就能屏蔽掉一大批魏晋、唐宋元的神作。
其他的先不说,天下三大行书,都不能用漂亮这个词来形容,甚至,祭侄文稿和寒食帖,在某些细节上,还有些狰狞。
漂亮的定义,艺术的赏界,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即便是两个水平接近的高阶书法鉴赏者,也可能对同一件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考评标准。
但是,漂亮,又总有一条总体的框架,至少,在同一个文化层次、同一种文化类型的人眼中,漂亮是有大纲的。
比如,亚洲人眼中的美女,和欧美人眼中的美女,可能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尤其是,在欧美人眼中的东亚美女,很可能在中国人眼中,根本谈不上美,甚至还有些丑。
这个话题有些说远了,说回到漂亮的书法。
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应该是来自宋代的两位皇帝,这二位官家都有些特殊,一位是亡国的,一位是中兴的。
但凡对宋代书法略知一二的朋友,应该都猜到是谁了。
那我们直接来欣赏吧
秾芳诗帖
本卷书五言律诗一首,字大近五寸,为宋徽宗存世书迹中字最大者,细毫细笔笔画爽利劲健的,竖笔与横笔都讲究收笔动作,撇笔如刃锐,捺笔似钢折,挑钩之间既表现速度也讲究姿态。本幅大字五言诗,健拔有神,以画法作书,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讲真,我第一次看这幅帖的时候,手是有些抖的,心中唠叨着,这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这么,这么……
我真的想不出如何形容,现在想,用漂亮这两个字,实在是,对于我们这引起文字贫瘠的凡夫俗子来讲,最贴切的了。
再来看另一幅
关于宋体字的常识,我想能点进这个问题来看的,都是行内的书家了,也就毋庸赘言了。
只是,每次再看到徽宗亲笔的瘦金体时,心中的那种愉悦,和身体上瞬间的明朗,总还是有的。
这世界上,怎么可以有人,能把汉字,写得这么漂亮?
瘦金体,其实更应该叫瘦筋体,才能体现出这些漂亮文字中的筋骨之癯,癯而不娇,魅而不妖。
这绝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书法。
下面,看看那位中兴之主完颜大官人的书法吧——
关于高宗的书法,学山谷的有,学米颠的也有,但不是一味的搬师仿古,却独有新意。
这新意,就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漂亮。
——————
今天浮皮潦草的说两句,有时间再仔细讲讲。
用漂亮来形容一幅书法作品,初闻觉肤浅,细品尚顽皮,再仔细思量,竟也不算太过违和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