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灵感来自中国书法的当代艺术作品?
图片来自蒋勋先生的《汉字书法之美》
这个优点不对题,叫做“屋漏痕”事实上是这个给了中国毛笔书法前进的空间:仔细观察,写书法时,毛笔线边缘会留在纤维纸上一道透明水痕
解释如图上(手机拍摄不好请见谅)
云门舞集《行草》
2009夏,台北当代艺术馆“无中生有:书法-符号-空间”展览中,陈瑞宪设计的超大墨池,参观民众在写经文。
云门舞集《行草》
《行草 貳》
《狂草》
以上来自书籍图片,手机拍摄效果不佳还请见谅。
二、有没有纯汉字的图片,简洁好看?
酱紫哒阔以嘛
❤️
❣️
三、这种艺术字体图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果这个图你都不会做,那估计你不是从事设计相关行业的,
这个应该算是很简单的字体变形了,我大概做一下给你看看
首先把这四个字打出来,选好字体,颜色调成红色
然后把四个字调整大小和位置
现在开始画爱心
爱心搞定,接下来就是变形字体了
把缘字那一撇往外拉
然后调整刚才拉出来的部分,把调圆滑就搞定了
我就不一个个的做了,大概方法就是这样
这个图建议用矢量图软件制作,CorelDRAW或者Illustrator都可以
四、汉字书法艺术为什么要竖着写,能用现代美学、心理学揭示出汉字这种特性的内涵吗?
汉字纵写的书写习惯是和书写方式密不可分的。
甲骨文时代,龟壳、牛胛骨等在刻字时多选纵长方面为正,故此将字纵刻最符合人的习惯。而且观察可知甲骨文字形大小不同,笔画繁简不同,如追求整齐划一,纵排比横排更容易。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配图
金文时代,大多数鼎、盘内壁刻字如选择横向书写,写完一圈后容易模糊首尾界限,不若纵写易于辩认。
简牍时代,简为纵长细条,文字要么横着写,要么竖着写,都不影响阅读。但是一枚竹简只能写十余字,长篇内容必然用多枚串联,藏时卷起,读时打开。这种阅读方式决定纵写更占优,很简单,符合人体工程学嘛,况且桌案都是横的。
纸上书写时代,古法遗风而已,书写习惯已经固化,没有足够强的理由不会轻易改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