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法艺术应该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与书法艺术的创新追求矛盾吗?
如果书法单论艺术性,不讨论他的实用性的话,在如今,作为一个书法实践者,应该具备书写“三体书”的能力。所谓“三体书”就是:一、写给展览的;二写给大众(市场)的;三、写给自己的。“写给展览的”这类作品,可以让你在当今书法圈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写给大众(市场)的”这一类作品,可以让你打下一定的坚实基础;“写给自己的”这一类作品,就是要表达心声,表达自己的创新观点。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再掌握一定的话语权的时候,就算你的创新点十分前瞻,前瞻的让人看不懂,这个作品也会被人所接受,所“欣赏”。
大众喜闻乐见和书法创新是不矛盾的,甚至二者可以相辅相成。所谓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可以让你了解到大众当今的时代审美风向,研究其中的审美规律,或许可以让自己提前进入下一个审美阶段(前提是研究的足够透彻),而进入下一个审美阶段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艺术具有前瞻性,而这个前瞻性是要建立在对当代社会的深入剖析之上的,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那便是你对社会审美深入剖析的良好“样本”。没有对过去的深入研究,没有对当代社会的仔细观察,何谈对未来的创新?
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书法家钟繇,在当时就具备了“三体书”的书写能力:
“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者,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
----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场景也会催生出不同的艺术审美,就看你是能够把握住当代审美,而引领新的时代审美;还是被时代审美所引领。
在当今社会,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成年人的我,全都要!
以上个人观点,可友好讨论,请勿无脑乱喷······
二、想写一幅大篆的书法作品,请大家推荐一些内容!要积极向上的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歌赋都可以。谢谢?
大篆写作品,我个人能够接受的至迟到前汉。易书诗礼春秋,都可以,楚辞也可以,汉赋已经十分勉强,更不要说唐宋之后了。说两点理由吧:
1、情感上有种历史剧穿帮的违合感;
2、先秦之后,汉字发展已经和大篆的时代有很大不同,以后的很多字已经很难厘定该用哪个大篆的原字,如果没有深厚的古文字基础,这个坑挖的太大,极易写错。就好比今天乱用繁体字一样,贻笑大方。
短的可以写易经、诗经,长的可以写尚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