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书法落款,印章可以不是真名吗?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4-01 16:18   点击:294  编辑:yyns   手机版

书法落款有讲究!印章更有讲究!

落款印章可以不是真名,既可以是姓、名、号、笔名、也可以是艺名、斋号等等。

下面分享一下有关印章的知识:


一.印章艺术

在古代,印章是信物,在书信往来、公文传递中起到印证作用,以示郑重和防伪。

后来,书画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加以发挥,形成书、画、印合璧的艺术形式。印章不但能增加书画法作品的感染力,而且能活跃作品气氛,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能够调整章法布局上的不足,起到平衡的作用。

在书画作品适当的位置盖上富有寓意的闲章,可以用来抒发作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画家都非常注重印章的形式和使用方法,来增加作品的欣赏性和艺术价值。大多数书画家自己制印、刻印,从而出现了大批的篆刻家。

二.书法作品常用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在作品的结尾题款时的署名用章。

姓名章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要一致。落款结尾用多个印章时,次序是先盖姓名章,后盖字、号章。

姓名章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异形,以方形最好。

古人用章极其讲究:晚辈致书给长辈,要用名章;平辈之间用字章;长辈给晚辈,用别号章。

(二)闲章

闲章也叫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铃盖在书法作品右上角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章。以长方、圆形、半圆形、葫芦形、自然形等为好。

钤盖引首章不是必须的,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如款首过于整齐,需要“破形”求变化;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使之稳定;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布局,这时需要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分为如下几种:

( 1 ).斋号章,斋号章始于唐朝。宋、元以后,此风逐渐大涨,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

斋号通常称为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品逸斋、志远堂、金墨室、听雨楼、听风阁、舒心馆、笔墨轩、观潮庵等。

( 2).雅趣章

雅趣章又叫吉语章、词句章。多为富有雅趣、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如:明德、鸿志、雅趣、惜时、与文同乐、笔情墨趣等等。

( 3).年号章。用于记载作品的书写年代。如甲子、辛丑、戊戌或一九八八年、七十年代等等。

( 4).月号章。用于记载作品书写的月令,如仲春、何月、兰月等等。

2.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印章,起到拦边聚气的作用。

3、压角章

盖在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右上角的称“迎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起到拦边封角、补充空白和调整稳定的作用。

4、拦腰章

拦腰章,顾名思义就是在长幅书法作品中间部位盖的印章。如条幅,如果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就可以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可用书家的生肖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而且三枚印章不要盖在同一条直线上。

“闲章不闲”,若铃印得当,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使书法布局更加鲜活、跳动、有节奏,使画面色彩呼应、打破空乏、左右平衡的效果。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史料记载,鉴藏章起始于唐,宋以后开始盛行。唐太宗的“贞观”连珠印,唐玄宗“开元”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鉴藏章的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鉴赏、过目等等。

鉴藏章的使用,应视字画的大小,以不破坏字面与画面为主,盖章时要千万注意,否则会影响藏品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