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有哪些书的名字就很棒,让人有阅读的冲动?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4-03 15:36   点击:116  编辑:yyns   手机版

在朴素的农家饭中,豆腐常常是不会缺席的一道菜品。豆腐主要的生产过程并不复杂,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也因此,豆腐是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的菜品。

最近我看了一本外形极似豆腐的书籍,这独特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倘若不凑上前去细细审视,便极容易以为眼前真的是一块大豆腐。

这本书外形上四四方方,浅白色的封面,让人在饥饿的时候真涌现出几分馋欲。当然,我知道之所以这本书的设计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我们对豆腐太熟悉了。

豆腐营养丰富,价廉物美,是普通百姓的家常菜,比起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豆腐和白菜一样,都属于“寒品”,因此当时俗语用“食豆腐白菜”来比喻某些居官清贫、待遇低下的官员的寒酸生活。

《客座偶谈》卷中记载:“科举时代,儒官以食苜蓿为生涯,俗语谓之食豆腐白菜。”可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豆腐具有清寒或不富贵的文化含义。

然而,随着人们烹饪技术的不断改进,包含豆腐的相关做法也越来越多,以豆腐为主食材的菜肴也越来越的,比如较为有名的麻婆豆腐,以及葱烧豆腐,石锅豆腐,蟹汁豆腐等。

在日常生活中,以豆腐、猪肉作为主要食材,以豆瓣酱、白糖和酱油作为调料便可制作而成的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

用书中的话说,“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

关于豆腐可谈论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美食,本书还收录古往今来与豆腐有关的古诗词、小品文、民间故事、戏曲童谣,豆腐故事,并讲述豆腐制作的工艺;呈现形式好看且好玩,既有名家水墨画、珍贵老照片、书法作品等,也有视觉创意十足的俗语和灯谜。

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豆腐百科,是一次文学上的大杂烩。

有诗云: 莫将腐乳等闲尝,一片冰心六月凉。不曰坚乎惟曰白,胜他什锦佑羹汤。

豆腐外观洁白细嫩,色泽甚佳,它的美丽是朴素清寒而又韵味十足的。虽然不如山珍海味一本奢侈,让人热衷,却别有一番滋味。

冯唐说,豆腐是柔软而有原则的东西,自己很喜欢。切豆腐的时候确实不需要用太大力气,一刀下去,豆腐仍旧是那么柔软,齐整。所谓人的原则,不就是如此,《论语》中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有一句俗话说,“刀子嘴,豆腐心”,一个人可能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而与此同时却拥有豆腐一般柔软,善良的心。人们会本能地对豆腐有一种亲切感,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喜欢它,也在饮食中偏爱它,依赖它。

吕煊写道,豆腐是豆子的另一种包装,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奶奶就靠这一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的人......

记得和朋友闲聊的时候说到,虽然古代帝王将相权力很大,但在生活享受方式上却远不及此刻,反而显得有些单调,饮食方面自然也是如此。

譬如秦始皇,虽然统一天下,号称“始皇帝”,在饮食种类方面或许不如如今的寻常百姓家,大概连豆腐都不曾品尝过,想来这对他来说又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啊。

回顾豆腐起源,豆腐生产自汉代产生以来便逐渐向中国的各个地区传播,汉唐时期是豆腐生产发展传播的初期。宋元时期,豆腐生产进一步发展传播。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豆腐都算得上是一道美味佳肴。当然,在此刻我仍然很喜欢美味的豆腐,只是因为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豆腐的独特之处很容易被人所忽视。

在饮食方面,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更加极致的享受,欲望之心让部分人忘记了细细品尝美味的初心。关于油腻的食物也在不经意间让人们的身体承受了更大的消化吸收负担。

不妨慢下来,以清水豆腐为主食材做出一份美味,细细品尝。有一句广告词说,“用最简单的食材,同样可以拥有最极致的享受”。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不停地追求所谓更好的,更快的,却因此忽略了生活中真实又珍贵的身边人与身边物。

书中说,有豆腐的人生,是能容纳各种状况的一生,值得一过。

纯正的豆腐总是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论是远观,还是细细品尝,都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

《骆驼祥子》里有精彩的描述:样子从城外逃回,九死一生,却被一碗老豆腐治愈了。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热豆腐一烫,加辣椒油,豆腐烫得蒜、韭菜末都有香味了,再加了辣,让他身上烫出一条路来,吃出一身汗——顿觉爽哉!

倘若我总说豆腐是何等的妙物,或许你会嗔怪——豆腐难道就没有一点点不足之处?

自然是有,豆腐制作的过程,会出现一些豆腐渣,成为需要处理的废物,这往往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后来就有人说某某项目是“豆腐渣”工程,有时豆腐渣因为气候等原因还会有一股臭味,着实让人烦恼。

据说,豆渣若是晒干了,不但没有臭味,甚至还有股豆香味。到要用时,取出些,混着水,豆渣便膨胀起来,像是面包发酵。原来还有这样一番道理,我又问了问附近有经验的亲朋,说确实是这样。

对于人们喜闻乐见的豆腐来说,人们还创造出了非常多的谜语,绕口令,歇后语等,让豆腐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饮食方面,还体现与文学方面,文化传承方面等。

“一块豆腐,其实就是天地大块。

一块豆腐,其实就是一个生动的人。”

愿我们都能做豆腐那般内心柔软,而又有原则的人。我们不必人见人爱,只需保持一份纯真与宁静,在这热闹人间里逍遥自在,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