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美术书法作品欣赏大全图片简单(怎么欣赏一副书法作品的美?)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4-04 00:12   点击:262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怎么欣赏一副书法作品的美?

怎么欣赏一幅书法?

这个问题很难答,书法和大多数艺术类型一样,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喜好完全取决于个人因素,但是也存在一个大体的趋势,也就是权威的人说他好,大家就跟着说好。

所以,今天也还是就着权威人士的方法,做一些个人经历的解读。

本文根据郭绍虞先生在讲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项标准:

1.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

什么是结构天成?说白了就是“自然”二字,笔法自然纯粹,看看下面的图片

自然


清爽流畅,古朴天成


风和日丽,景色独美


横直相安


柔美自然


高贵


秀丽

一句话概括就是字形美,一见钟情的美。

2.魄力—从笔力用墨看

看笔力并不是看写字有多用力,也不是把纸写戳破,把墨写枯竭。

真正的笔力是“快准”二字,字形上的表现是:笔画如刀如剑,锋芒毕露。


也如江湖剑客一般,英姿飒爽,侠肝义胆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看凿刻刀锋,更能体会其力道

如苍松劲柏,内含刚柔,外露筋骨。



再看拓片的对比





苍松翠柏,如其一般



如清流急湍,冲岸拍石,缓急相映。





3.意态—要飞动

简单一点说就是,字要有灵性



笔锋是字的眼睛,好看的笔锋就是灵动的眼睛。




4.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帖标准看帖

这一点实在太难,难于登天。我们的审美来源于碑帖,又怎能不借助碑帖看作品呢?

难难难!

5.才学,书法以外的关系

赵孟頫的文人画





启功的山水



苏轼的东坡食谱



除了技能方面,还有精神方面

林则徐虎门销烟,名留千史。



颜真卿正义凛然,家风传世。



当然也不止这些,每一个书法家背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6.气象—浑朴安详

这是一种感觉,如孙过庭所言:“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作品的感受也不大相同。所谓气象浑朴安详,讲的是一种心境。学书久之,有“心静”,有“心境”。




这便是欣赏书法的六要。

以上仅为本人的学书感受,浅谈之。实属偏见。

若信之,则可仔细体悟,

若以为谬语,只作笑谈。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二、有哪些当代书法家的作品是值得收藏的?最好有图片欣赏?

万物复苏,万象更新

春天,是万物的开始,是万物复苏的开始。俗话说,一天的计划是早上,一年的计划是春天。对于所有人而言,春季象征着温馨和希望,是一个美好的征兆,是一个全新的开端。

春季也是播种的季节,播下的是一粒种子,在辛勤耕耘,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从萌芽到成熟。就像是艺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成长到了行业的顶梁柱,除了有海量的艺术资源之外,还可以吸收更多的艺术养分,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舞台,让艺术品走入千家万户。

在新冠病毒横行的冬季,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这个季节,我们举办春天的专场,邀请你在画里欣赏春花烂漫,让我们留一点春色在家中,撒一点艺术在生活。

春“艺”盎然——名家作品赏析

艺站签约画家陈才作品
崔树轩作品欣赏
艺站代理画家刘龙耀作品欣赏
唐兵作品

三、如何才能正确地欣赏大师的书法作品?

鉴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观其谋章布局,整体气势,纵横排列,气息是否贯通?落款形式,是否谐调统一?是否文气十足?是否古风盈然?其次,查其字画笔力丶骨力丶功力是否老到?属于何种字体?师法何人法帖?书写是否规范?有否自己创意?有否展现自我精神?

书道之深,万言难尽。

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
杨岘隶书书法欣赏《临西狭颂》

四、如何去欣赏这些书法作品?

先上结论。

一副烂字,没什么好欣赏的。

很多人看到书法作品,都会有类似的问题,这个东西怎么欣赏。看着写个卧龙腾飞挺唬人的,大毛笔一刷,一般人说不出哪儿好,也不敢说不好。

一两句话教明白一个人看懂书法是不太现实的。比如,关于草书,我回答了一个问题。

书法,大家何以为大?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技术问题,就是笔峰的调整。

这幅字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单调的代表,所有的转折处,都是用一种方式即中锋转侧峰写成,这是最容易的那种。这表明了作者的一个技术单调,如果你想装逼的话,看到一个幅行书作品的所有转折都是这种从从细到粗或者从粗到细的转折的话,80%的情况你可以说他技术不过关了。

当然,说这幅字江湖,还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这幅字横着摆,我们就拿它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字说说看,我截一个图,把这个字正过来。

不考虑畸变效果,就说这个一个字问题在哪儿。

首先看看,书法史上名家们所写的飞是怎么写的。

可以看出,这么多个飞,几乎没有把那一个竖笔拉长的。

这是为啥呢?

这是因为这个竖一般不是最后一笔。一般写完上面那个小的“飞”之后,第一笔就写这个竖,然后翻上去写短撇,长撇,横,然后连到右边的部分。

所以把这个竖拉长,是一个反节奏的写法,行书这个东西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连续书写,如果破坏了连续书写的节奏,那么其本身就不具备太强的合理性。

当然,我是知道他是最后一笔写那个竖的,随它去吧,笔顺这玩意儿,倒不是那么重要。就是看多了古代经典,看这种玩意儿,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没怎么经过训练学习的结果。

如此而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