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都江堰是哪条江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14 18:13   点击:170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都江堰是哪条江

都江堰坐落在岷江上。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这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平均最高气温仅28℃。

二、都江堰位于什么地方?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约56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境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邻崇州市;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扩展资料: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宝瓶口、鱼嘴、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当地的水患。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以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充分利用地势地貌、水流等自然特点,变害为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惠及下游川西平原40多个县,1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多亩田地旱涝保收,四川从此沃野千里,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府之国”。

现如今,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仅发挥着它防汛灌溉的效益,还是国家5A级景区。

都江堰的开放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古人伟大的智慧,领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都江堰市(Dujiangyan Shi)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早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1988,国务院同意撤销灌县建立都江堰市,由四川省直辖,是四川省最早的省直辖县级市,同年四川省确定由原上级行政单位省会成都市代管,享受副厅级待遇(06年降格至局级),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于世。 中文名称:都江堰市外文名称:Dujiang Dam city行政区类别:省直辖县级市所属地区:四川下辖地区:灌口镇、幸福镇、蒲阳镇政府驻地:灌口镇电话区号:028邮政区码:611830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60万人(2003年)方言:四川话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著名景点: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车牌代码:川A

四川省成都市

第二部分是写都江堰的什么?

四川

三、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是

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上游.过了乐山,三江汇流以后才属于中游.

四、什么是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同时,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不少水利专家,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顺山势逐级长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现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在玉垒山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宏伟秀丽,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等。

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