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秦岭—淮河以北的水文特征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20 02:31   点击:159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秦岭—淮河以北的水文特征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2.秦岭2.一月份0度等温线

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7.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8.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9.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

10.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要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西伯利亚-蒙古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 淮河南季风的北上。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二、淮河作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水文特征如何

分析淮河水文特征时,不要过分考虑淮河的界线功能,其许多数据只不过是平均值,不要看得太绝对了。例如,淮河是我国1月平均温0摄氏度等温线经过地区,这个0摄氏度就是一个平均值,也就是说淮河出现结冰期并不奇怪。

一般情况下,在中学地理中,习惯将淮河与北方河流合在作为同一水系进行水文特征分析,毕竟它也是形成黄淮海平原的重要河流之一。

即径流量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有结冰期但比较短,含沙量偏大。

三、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水文特征

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四、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季风气候,所以水量大,汛期长

有水土流失现象,但不如黄土高原严重,含沙量相对较小

秦淮以北的河流才结冰

选D

五、求淮河水系特点。

在辽阔的中国内陆,淮河的滔滔流水摆动于长江和黄河之间。滩河流域地跨豫、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条河流组成。其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