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水文连通性是什么?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20 05:04   点击:52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水文连通性是什么?

水文连通性是表征湿地格局和功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连通性的降低通常意味着湿地生态功能的退化,内部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的扰乱。选取京津冀最具典型性的白洋淀湿地为案例,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模型(MSPA,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与连通性指数(ⅡC,Integral Index of Connectivity;PC,Probability of Connectivity)相结合,从时空两方面分析了白洋淀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变化,总结出水文连通性变化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水文连通性是指流域内水的生态过程,包括蓄泄能力、修复效果等方面,是国家解决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不同学科对干旱有哪些定义?

气象干旱:是由降水和蒸发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由于降水是主要的收入项,因此通常以降水的短缺程度作为干旱指标。如连续无雨日数、降水量低于某一数值的日数、降水量的异常偏少以及各种天气参数的组合等。

水文干旱:是由降水和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由于地表径流是大气降水与下垫面凋蓄的结果,所以通常利用某段时间内径流量、河流平均日流量、水位等小于一定数值作为干旱指标,或采用地表径流与其他因子组合成多因子指标,如水文干湿指数、作物水分供需指数、最大供需比指数、水资源总量短缺指数等来分析干旱。

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发生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减产或失收的现象。它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是各类干旱中最复杂的一种。它不仅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且也与生物过程和社会经济有关。按其成因的不同,还可将农业干旱分为:土壤干旱、生理干旱、大气干旱等。

社会经济干旱:是指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社会对水的需要通常分为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和生活与服务行业需水量。如果需大于供,就会发生社会经济干旱。

三、毛里求斯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毛里求斯岛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河流短小;岛屿面积较小。

②成放射状(或中间流向四周、或中间流向东西两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毛里求斯共和国为非洲东部一岛国,位于印度洋西南方,距马达加斯加约800公里,与非洲大陆相距2,200公里。作为火山岛国,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脉和孤立的山峰。整个国土由毛里求斯岛和其他小群岛组成,经历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国殖民统治后,于1968年3月12日脱离英国殖民获得独立,岛上亦有不少华人。

毛里求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鸟的地方,但该鸟已于17世纪末绝种。截至2013年,毛里求斯是非洲三个人类发展指数被评为“高”级别的国家之一。

位置境域

印度洋西南部岛国。包括本岛及罗德里格斯岛、圣布兰群岛、阿加莱加群岛、查戈斯群岛(现由英国管辖)和特罗姆兰岛(现由法国管辖)等属岛。西距马达加斯加约800公里,距肯尼亚的蒙巴萨港1800公里,南距留尼汪160公里,东离澳大利亚4827公里。海岸线长217公里。面积2040平方公里(包括属岛面积175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毛里求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分雨旱两个季节,平均温度25℃。高原湖泊为岛民提供了淡水资源。 毛里求斯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分夏、冬两季,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为夏季,此时,海水的温度较高,约为27℃,沿海的气温27℃,中部高原稍低,为22℃。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为冬季,沿海的平均气温要高一些,为24℃,中部高原稍低,为19℃,此时海水温度约22℃。全年气候温热。相对而言,这里每年的6至11月份气候较为凉爽,少雨,是最佳的旅行时间,而1至3月毛里求斯多雨,有时候还会有龙卷风,气候炎热潮湿。

地形

毛里求斯岛由火山爆发形成,浅海为珊瑚礁环绕。沿海为平原;中部为高原,平均高度600米,最{峰一M河之巅高826米。

资源

毛里求斯有100年才开一次的高大王棕随风摇曳,清池内飘荡着巨大的睡莲。毛里求斯茶隼和粉鸽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

毛里求斯矿产资源匮乏,石油、天然气等完全依赖进口,水力资源有限,近海海域渔业资源稀少,但230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

四、堵河的水文特征

堵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990毫米,年径流深约500毫米,河源大巴山平均年降水量可达1700毫米,向北逐渐降低到竹山仅800毫米,竹山―河口一带为降水低值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降水的地区分布相应,河源地区为高值区,可达1200毫米以上。竹山―河口为低值区,仅300毫米。堵河暴雨集中,强度大,易成洪灾。1975年8月9日,房县余家河站最大24小时暴雨量为395.2毫米,占平均年降水量的40.9%,房县站最大月降水量652.7毫米,占平均年降水量的67.5%,竹山站1935年7月最大降水量731.0毫米,占平均年降水量的91.8%。

堵河流域属湿润半湿润地带,干旱指数1.24(黄龙滩),多年平均气温14.1℃,水面蒸发870余毫米,陆地蒸发500毫米,日照1726小时,无霜期235天。

据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流量,堵河新洲站1935年6770立方米/秒,竹山站1867年12500立方米/秒,黄龙滩站1867年12400立方米/秒,房县门古站1931年478立方米/秒。流域径流量约62亿立方米,6~9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一半(黄龙滩站),以9月最大,占14.5%,2月最小占1.7%。黄龙滩站多年平均流量约为19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834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695吨/平方公里,是水土流失多发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