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徒步,健步和步行到底有什么区别?
行走:很字面,你出门去趟银行,银行有点点远但是不想打车,打算走过去,这叫行走。
健步:你刻意通过走这个动作来健身,比如你绕着操场走20圈。
徒步:一个路程不短的旅行,比如你花一周时间徒步绕了青海湖。
二、健走徒步行走的区别?
徒步的范围比较大一些,只要是不借助工具行走都可以归到徒步的范畴,徒步走是和自行车自驾行等为一类。健走是一种健身方式,速度较快,步子大节奏快,健步走和慢跑羽毛球等运动方式为一类。
三、有人能告诉我徒步旅行和旅游感觉有多大区别?
发现更多美,这是其他方式没有的。只有在徒步行走的过程中才有机会细细品味每一帧风景。
如果你自驾或者骑行能看到这不知道多久以前被留下的恶意提醒嘛hhhhhh。
四、为什么这么多人徒步,徒步有什么意义?
这个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论对错,就像佛家的修炼的都是至阳至刚的武学,仙家修炼的都是缥缈灵动的招数一样。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白菜这本身没有啥问题。至于徒步的意义,我觉得和生命一样吧,人总要有点追求,就算灵魂不能在路上,那么身体也最起码要在路上啊,不然我们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讲点自己的故事吧,很早之前自己其实也是宅男,怎么说呢,上班、吃饭、睡觉,就完事了,后来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差了,动不动感冒也要输液,一个口疮就能折磨我一周多的时间,而且是经常性好了有来。可谓是恶性循环吧,后来身体实在太差了就休假。记得那是2016年底,后来看见同事经常出发爬山,大热天的,就觉得这丫是个傻逼。2017年初被忽悠这去了一次,应该是被冻坏了,人家冲锋衣我就运动服,冻得不敢停下来,后来早早下山,哈哈哈,也是早年放羊的底子还有一些,回家后腿疼了三天,但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彻底的成为了户外活动的狂热分子,不断地参加活动,也不断地被这群可爱的人吸引着。记得自己2017年全年参加过36次多活动,我是单休,这个数量真的是蛮吓人的。
从爬山、徒步开始到跑步,也就半年的时间,直到现在还保持着爬山、跑步的生活,其实徒步没有什么,只是让你的身体好了一点而已。流汗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无意间让身体的湿气排除体外。出了累,也没有什么,就是感觉整天充满了活力。
五、徒步行进,现实中人类为什么以走路为主,而很少跑步为主?
跑步和步行最大的差距是双脚是否离地。
也就说会有大量的能量浪费在向上跃起这样的无用功上。
so,主要还是因为懒。
游戏里连命都不是你的,你还在乎体力?
六、我想问,徒步(或者说行走)能不能起到锻炼作用?
首先 在同等条件下 人体对经常进行的活动会有一定的适应性(这也符合达尔文进化论),所以可能你刚开始进行的时候会有一点效果,但仅仅代表你能走那么远的路,至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肥或者是提升自己的肌耐力之类的,只能说上限很低很低,真不如跑个三公里。其次,走路其实对膝关节并不友好。
七、徒步与登山有什么明显的区分吗?
在狭义户外运动的范畴里,登山一般指的是高海拔大于4000米级的山峰攀登活动,以登顶为目标。
低海拔的登山,一般归在徒步下。户外运动中低海拔的登山,一般目标是整个徒步线路中的一段,目标不是登顶,二是走完整个线路。
八、爬山和徒步有区别么?
徒步和登山的区别很大,徒步是在道路上或者乡间小路上行走,城市徒步最近也是非常时兴的。行走时不会耗费很多的体力,可以走几个小时,可能都不会感觉疲惫。爬山则完全是对一个人的体力和耐力的考验。爬山走的不是平路,而是要攀升~下降~爬升,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如双腿无力,气喘嘘嘘,上气不接下气。看着目的地就在眼前却望山跑死马。
关于装备:不管徒步还是爬山,要准备好一双好的鞋子,它要有防滑功能减震耐磨透气等功能;合适容量和有支撑的背包;最好也准备一副护膝,避免膝盖受到损伤。其他注意事项,1,在登山时,登山速度不宜过快,注意休息。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体力、耐力,不易产生疲劳感。第2,要注意安全,不要走一些没有路标指示的路,不要在爬山时走捷径,或者自已随意开发的山路。
徒步是为了强健身体,增强筋骨锻炼,有助于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徒步还能使腿脚灵便,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在户外环境呼吸清新空气,使大脑拓展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反应敏锐,视力和记忆都占优势。还助于释放工作压力和烦恼,帮助人们增强运动和减肥,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便秘患者都起着良好的作用,还使人精神愉悦,保持人体体型美……
九、徒步的乐趣是什么?
有人说旅行是一种人性的欲望,一次精神的饕餮。一个人在他还没什么羁绊和牵累的时候,背个包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当把这一切由体验变成经验,人就会在行走的途中成熟了。走过千山万水的人,脸上自然有会见多识广的从容,内心也一定有丈量不尽的宽阔。
我一直深以为然,而且尽力去做。行走其实也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四年时间里,我也在寻找属于我自己行走的方式与意义。
首先是旅行方式的改变。从跟着旅行团被人呼着吆着赶着的旅行,到选择徒步或骑行的方式,独自策划线路,或独行,或组队约伴。没有刻意的形式,随性所至。
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带着猎奇的心态,有些许的不安,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刺激。而后,是自负与冲动。向着更险的路,更高的海拔,渴望挑战自己的极限。到现在,则是一种冷静。开始审视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线路。
还有,就是对“行走”的理解。
“走进而不是走过一个地方,直至它成为心灵的另外一个家园。”在《转山.序》中,我就如此说过。我只希望作为一个行者,在一旁静静的记录着某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不会试图让旅行,成为我的一种职业。
照片和笔记成为我最好的两个帮手。照片,作为一种真实的记录方式,将我的所见,所闻,真实的展现。不管是独行,还是作为一个领队组织活动。当我拿起相机的时候,我总会让我自己融入到属于自己的思维当中,开启自己的模式。好友,曾如此说过。“你拍照的时候,真的很认真,认真到别人觉得你在较劲,不顾及队友了”。
而笔记,则通过自己的理解,反映出了我自己的所思,所想。出行的时候,不管是住在宾馆,青年旅社,当地居民家中,还是住在帐篷里,不管条件再差,睡觉前,也会静静的想上一会。如果有收获,就将它记录在笔记中,以方便日后的重现。
旅行对我来说,是对身体和心理的放松。每次背着行囊,行走穿梭在高山密林之中,总会看到新鲜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感受,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对于出行方式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出远门必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要乘坐的,到了大的目的地之后,我想要的是步行,只有步行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这才有意义。
十、骑行与行走哪个更累?
徒步要是比骑行舒服的话,傻逼才去买自行车。
徒步不能骑车的地方和骑车比也是傻逼,
登山和骑车不能比好不?
同样的川藏线,徒步和骑车的不同就是每天前进的距离不等。
人们发明工具是省力和增加效率
徒步下坡的时候你不能滚下去,而自行车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