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徒步50公里与跑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强度有什么差别?
刚好全马和暴走50公里都体验过,最大感觉全马没暴走50公里那么虐。我连续三年在上海参加联劝的鸡蛋暴走,14年第一次参加,作死背了个大包,衣服备用鞋啥的死重,后段绝对折磨。用时11个小时多,后半程脚上起水泡,膝盖痛,脚底板痛,肩,腰痛。15年第二次暴走,30公里处发现两脚都走大水泡,痛,后来就用间歇跑方式,走2跑1分钟通过后20公里。但由于等小伙伴,打卡点休息时间较久,最终用时近10小时吧。今年的暴走又属于另一种虐,没带雨具,穿着单薄,一直下雨,浑身湿透。最后抛弃伙伴,冒雨前冲,后几公里还可以小跑冲刺,最终用时8小时出头完成。回忆起来,去年全马还是比较容易,水泡出的也比较小,关键身体不适的时间短啊,后程的1-2小时很容易就过去了。
二、50公里徒步坚持到最后是什么感觉?
先上图,四年前的2次毅行。之前的徒步基础最多只有20公里,半马倒是跑过很多,想想徒步比跑步容易吧就搞个大的,结果第一次崩了。对普通人来说50公里绝对不是20+20+10怎么简单,崩溃后的路程才是长距离徒步真正带来的东西,最后10公里带来的痛苦是前面40公里的两倍。体力耗尽、满脚水泡浑身抽筋后每一步都是煎熬,体内象有一个融炉要把吃下去的任何东西压榨成能量给自己消耗,到终点后发圈:“这是我生来拿得最艰苦的一块奖牌,让我先死5分钟~”
第二次是当正式全马前的练习走的,准备充分,完成后依然体力耗尽,身体凉下来后差点失温,摸了一下金属钥匙就冻得浑身发抖,但是很开心,快了三个多小时,没起泡,6小时内完成全马距离。
回想起来还是满满的回忆,感觉毅行可以锻炼体力毅力,但是真的不好玩。现在在越野跑坑里痛并快乐着
三、徒步五十公里的难度在哪里?
50公里以上徒步,称之为毅行,最大的难点在于坚持,在有勇气去坚持,挑战之前,要做好准备,比如补给,比如保温设施(后期慢走有可能会失温)
另外,如果实在难受,不要坚持,永远记住安全第一
四、徒步挑战50公里是怎样的体验?
不难,我是一个230斤的胖子,本来上头想挑战100公里的,没走完,坚持走了62公里,我说的不难是说我感觉对于体重正常的人来说不难,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折磨,我凌晨出发,开始一两公里,就微微出汗,前20公里还走的稍微快点,一小时很接近5公里,这时候膝盖就有点不舒服了,然后大概30公里的时候,我大腿跟磨破了,脚上磨出水泡到时最晚磨出来的,速度从一小时5公里降到一小时3公里,我感觉我体力是够的,就是心里上情绪影响真的很大。
当然我没准备专业的鞋子,没有准备凡士林,就准备了一书包吃的喝的,包括15块士力架,两瓶魔爪,两瓶红牛,两瓶尖叫,一杯凉白开,两瓶矿泉水,两瓶苏打水,一包面包。
我知道我这个补给应该是不对的,但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要我说,水什么的,到时候买就行,不用背太多东西,士力架感觉有帮助,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膝盖的疼痛,脚的水泡,和大腿跟磨伤,还有心态,真的心态很重要
五、徒步50公里做哪些准备?
路餐,高能量的卤牛肉最实惠。水,要很充分。鞋,很重要!!!!建议穿两双较薄的袜子,会很舒服并且不会磨脚。关键的关键其实是体力怎么样!
六、对于一个基本不运动的女性,10天后需要参加公司要求的山谷50公里的徒步活动,需要做什么准备?
需要做好离职的准备(不开玩笑)
理由如下:
1、公司的徒步活动,上来就是大难度。一般户外爱好初学者,山路上下起伏一小时4公里左右比较正常。这样按8小时算,30公里已经是极限了。你们的安排是一定要走夜路的,但是很明显夜间徒步很容易发生险情;
2、一个公司,通过团建来提升组织能力。但是大强度的徒步,反而体现的是公司的组织能力。特别是公司职能部门的组织能力。在没有了解大部分同事户外活动能力的情况下,强行完成高难度的徒步,说明公司行政职能部门比较不接地气。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
3、公司领导居然通过了这类活动安排,我想知道领导自己参加50公里,陪大家走到底吗?作为团队Leader,不能脱离团队呀。应该带领大家,一起努力,到达终点呀。如果不是,这个领导跟不了!
综上,在一个公司,公司领导、中层职能、团队组织三个关键方面都有严重缺陷,请仔细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会被这家公司拖累。
七、平时跑步5公里。想要参加50公里的徒步,不要求速度,正常步速,属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过度运动嘛?
不会,只要关节肌肉都没啥毛病,走下来没问题的。这两个距离跑和走我都试过,我觉得走更累,是心理上的那种疲劳,很煎熬,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而通过循序渐进得提高跑量,完成全马,进而完成42+就很兴奋了,你听过跑者愉悦吧?
八、新手挑战徒步50公里你有什么想分享的?
泻药,来篇万金油,曾经回答在:
磨房百公里徒步系列活动,对于一个新人想完成100KM的徒步路线,你有什么装备或者是常识需要分享一下?~ - 宅成自闭的回答下文来源:
长距离徒步注意事项知解一、体能准备
了解自己的体能极限和身体状况,并提前适度拉练以作准备。
二、了解线路
了解各路段距离,路况。是水泥路、青石路还是硬土路?哪些地点要注意交通安全?哪些地方有物资补给?充分了解了这些对整个行程才能有比较合理的安排。
三、装备物资
装备物资尽可能精简 。
必备装备物资,主要有鞋子(根据线路情况,推荐徒步鞋或运动鞋)、服装(快干透气)、饮食(推荐包含运动饮料)、背包、线路资料。
可选装备,如药品、备用鞋子和雨具(视当时天气情况)等。
四、选择鞋子,预防水泡。
最好轮换使用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徒步鞋或运动鞋。大一号的在尾段时穿着会较为舒适。登山鞋重,鞋底硬,公路长距离徒步不宜选择登山鞋。
长距离平地穿越,必然造成脚掌的极度疲劳。如果配备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鞋(如轻便跑鞋、徒步鞋、运动鞋),每隔一小时换鞋行走,并经常改变行走方式(行走、小跑结合),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受力更均匀,并调动腿部更多的肌肉群参与运动,必可减缓疲劳和疼痛,可以徒步更远的路。
新鞋容易引致脚部不适,刺激水泡形成,因此正式参加活动时,最 好穿着练习时穿过的鞋。有经验的毅行者建议在穿袜前在足趾背上涂上适量 Vaseline ointment (凡士林)膏,或用 Micropore tape (医生胶布)把脚趾个别分开包扎,或《尝试用橡皮膏和泡漠双面胶贴于足底》。参加者可在练习期间尝试不同的方法,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鞋带要系紧,使鞋子包脚良好。 鞋底较薄可以加多一双鞋垫或穿厚一点的袜子。 一般穿底厚有弹性运动鞋较好,登山鞋较重底硬,走久了易起水泡。很多人走不完百公里主要原因是鞋子没选好脚起水泡而放弃。穿上厚的干爽袜子可以减少脚与鞋底的磨擦,减少起水泡的机会。
袜子:厚而干爽的袜子,要带备用, 多换几次,能保持足部干爽,可预防水泡。
附:《如何挑选跑鞋、轻型徒步鞋和避免受伤的集中帖子》——gcysa
五、徒步注意事项
1、徒步是种全身运动。
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
不定期地变换行走姿势,如走跑结合,每小时小跑5分钟。可以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均匀受力,同时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组合,让肌肉可以交替得到休息。平路时放松,用大腿带动小腿。步伐均匀,有节奏感。
2、不要去追赶别人,走自己的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3、当感觉脚趾或脚掌痛,勿只用脚掌一侧行走,这样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会极为痛苦。
4、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
5、上坡时先深呼吸,上身前倾。
下坡时,如果加速,或跑,身体后仰,降低重心,不易摔跌。
九、每天骑行50公里,常年坚持,是怎样一种体验?
讲一个真实案例,关于一个曾经的胖子,一个永远的吃货,一个为了美食和高血糖抗争的硬汉。
主人公是我们的用户,ID叫“狮子”,每天50公里,坚持了三年,骑行的距离累加在一起,不仅能跨越太平洋,也足够一个胖子瘦身成功,足够一个糖友克服高血糖成为一个健将。
--------------------------------------------- 故事的分割线 -------------------------------------------------------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胖子,“狮子”就是故事开头的那个胖子。
三年前,他体重220多斤,还伴随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用他的话说就是,走几十步路就喘气。
按照大伙的设想,故事的走向应该是“狮子”从此狠心戒口,自断吃货属性吧?
然而,这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
这家伙有一天,结识了一群车友,于是冒出了一个想法——
“骑行挺酷啊~还能减肥锻炼身体!成功的话,血糖就降了,血糖降了不就又能愉快地吃喝啦!”
于是,每天早上6~8点,在城市依然熟睡的时分,“狮子”便在一群车友的陪伴下,开始了漫长骑行岁月。
刚开始,“狮子”车速之慢,也实在扎心,连一个老大爷都追不上。但逐渐地,他就从“新手模式”切换到了“地狱模式”——在陕西车手心中的魔鬼地带“分水岭”飞驰。
在分水岭中骑行是怎样的感受呢?曾经体验过得车手是这样描述的:
“上山时,山风吹得衣服劈啪作响,弓着身子才不至被推倒,别说骑了,推都推不动,侧风过来,人和车就不由自主侧移。“
”下山时,要把车座放到最低,刹不住车两只脚还能脚剎,随便都比轿车跑得快,拐弯时都在甩尾……”
“过分水岭下坡的弯,车速有可能轻松飙到70或80公里/小时。”(速度单位已更正,感谢知友提醒)
据说,骑过一次分水岭的,已是英雄了,经常骑过分水岭的,绝对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狮子”也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因为身边几十个车友越来越少随行,但是,他看到自己骑车一年后身形的变化,就坚定了心思,要一直骑下去!
每天50公里的车程,两个小时的高强度有氧运动,1800卡路里的热量燃烧。
忍受烈日炙烧,忍受冬风寒号,也看过日出的光芒,披过星夜的风霜。
最终,“狮子”从220斤减到了170斤,三年来没再受过“三高”的拖累。
我们问他,是什么样一种信念,能坚持到现在,能让你自身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他说:“这么刻苦,不为证明自己有多厉害,只为能够放开胃口,随心所欲吃上各种美味食物,不被糖尿病拖累,呵呵哒~”
人这辈子,其实有两样东西是别人绝对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另一个是藏在心中的信念。
事实证明,一个有信念的“吃货”,是无敌的~~~
十、在部队,拉练50公里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鄙人有幸参加过7天两百多公里的拉练,第一天35,第二天50,第三天参观革命博物馆,之后几天都是30+。有图为证
这是第四第五天的,五十公里那天我们早上五点半起床,吃完早饭,六点半就出发了。每个人身上身上一个水壶,一个挎包装雨衣,一个防毒面具,一支枪,外加单兵自热干粮。
按照常规行军五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军,走一个小时会有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我当时是尖刀班,负责在前面引路,山路时而狭长,时而宽敞,后方大部队会有两路变一路,一路变两路,这时候我们就要等大部队合拢才能继续前进。
路上我们还会有各种科目的演练,例如战场救护,穿越封锁,防空袭演练。
中午十二点我们会有大修整,大概半小时,足够我们吃一个午饭,给水壶打满水,还能眯一会。午餐会有骨头汤,水果,饮用水,配着自己的单兵自热干粮吃,分量很足,倒点水,等十分钟米饭就熟了。还会有压缩饼干和可冲泡的能量饮料,味道与橙汁类似,不过稍微酸一点。
晚上八点抵达目的地,登车返回露营点。全程十四个小时。
总结一下:五十公里徒步行军应该快接近我这样普通人的极限,我在尖刀班一直都是匀速行进,所以不会感觉到行军速度的起伏,后面的战友普遍都是走一段跑一段,因为山路高低起伏还是很大的,这个很消耗体能。80%的人脚上都磨出水泡,而且还不止一个,山区早晚温差大,晚上住帐篷里,身下盖一床褥子加被子,身上裹两床被子再盖大衣,还会被冻醒。到了上午十点必须卷起袖子,浑身湿透。晚上又会降温。
一天负重二十公斤走五十公里非常难,难以想象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38军在十四小时行军72.5公里之后还要进行战斗。
十一、为什么徒步会比跑步累?
总得有个比较的前提吧,比方说同样的时间或者同样的路程。走路30公里,正常6公里/小时,就是走5小时,你可以跑5小时体会一下;又或者你就跑30公里试试,看看还能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徒步50公里需要如何练习?
谢邀~
徒步50公里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马拉松你不可能一下就去跑。
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锻炼,每次比上次突破一点
而且周末去爬山,或日常健身都可以积累你的体能
另外50公里徒步一定要做好脚的保护措施,如果磨气泡会非常影响你的发挥
水、食物与遮阳遮雨的东西必须带,别的能少带就少带。
24小时骑行150公里和24小时徒步100公里的强度有什么差别?
我的经历:
2天骑行500km
1天徒步100km
个人感觉, 肯定是1天徒步100km更累, 最后的1km, 可以说是, 50m休息一次。 接近崩溃的边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