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不是户外爱好者聚集地,在这里问山野户外问题,不管想获得支持,或是获得知识,大机率上你将无法得到满意的回答。
又是一群没走过沙漠路线的人在说,结论不外依旧是“不行,别去”。
我走过沙漠路线,要我来说,首先结论依旧是:当然可以去! 大家都是人,我能走,一般人经过体能训练,做好线路功课准备,当然也能走。
本人,17年春节期间,走了巴丹吉林沙漠。这条线路最早由国内户外线路开辟者,令人尊敬的,景仰的,守静笃、守大人前辈开辟。我等后来行走者都是守大人的追随者。
重点1:找一条合适自己的沙漠路线。第一次走沙漠,必须要找有人走过的,有明确轨迹的,并且在自己体能承受范围之内的线路。你要是自认比守大人还强大,当我没说,自己根据谷歌地球结合海拔地形图自己找线路开路去罢。回来记得留个行走轨迹给我等就行。
回到巴丹吉林沙漠,轨迹大抵如下。
重点2:背水和控水。如轨迹所示,前面至少连续5天是没水的,需要自己背。每个人至少背负20瓶水(25斤+了)。请记住,走进沙漠里没人能把自己的水给你喝,如能遇到有为了应急而额外背负水的队友,是福份,请跟紧此队友。
比如某领队,为了怕队伍有人喝水过量,为了有应急水,他自己背了30瓶水,背包重达70斤!我只能表示钦佩,我自己是搞不来的,没这能力。
控水。就是在行走的时候注意不要喝太多水了。一天最多4瓶水,包含早晚饭用水,路上一天走下来一般就2瓶的量。知道为什么大家一直用瓶装水而不是用自己的保温壶啊水袋啊之类的工具了吧,精确控水啊!不能多喝啊!要命的啊!
为了控水,就要选对季节走沙漠。一般合适的时间段为10月——来年4月初,再往后白天就太热了,无法保证控水。比如某年(15.还是16?)有两个学生也去走巴丹吉林沙漠,简直毫无常识,居然是5月30日去走的,结果一死一伤。我也表示震惊了。大热天的走沙漠,连余纯顺前辈都会死,别说其他人。
重点3:体能。这一点其实是我对题主这种户外菜鸟提的,在户外圈,这一条是默认每个队员都具备的。几乎没人会特别强调,如有,那将会是非常艰辛的路线(比如守大人连续在高海拔无人山区行走20天左右的探路线路)。
我一贯认为走长线时个人体能需要达到以下状态:
公路半马2小时完成。能背负50斤完成高原行走5天以上线路。
充沛的体能和常年拉练保持的身体素质,是个人遇到意外情况时最大的保命底牌。比如,17年群里有人一个人走洛克线,第二天遇到大雨,帐篷漏雨,睡袋打湿。他夜里冻得险些失温,胃寒吃不下任何东西。后面正常还有2天半的路,怎么办?第三天一早,这货只带走全部巧克力,能量条和水,其他装备全部原地放弃。硬生生逼着自己拿出山野越野跑的状态,冒雨只用一个白天赶到亚丁景区!
18年十一,跟我一个城市的有队伍组织走乌孙。其中一大神,由于说好二人同行,自己带的食物装到别人包里。哪知第一天就出了意外,他走错路掉队了,被后面其他队伍捡着,连续7天,不肯吃别人带的主食,只吃自己随身的糖和水,也走出来了。当然出来后马上去医院。
以上意外事件,换了一般人,比如说我,说不定就路上嗝屁了。
装备和物资,与走一般长线基础装备物资无异,如果这也不知道,那就先别想着走沙漠线路了。先走一些简单点的重装4-5天左右的山野线路吧。否则走沙漠路线与送死无异。提醒一下,沙漠里爬沙丘会走一步滑半步,需要额外用力支撑,并且出现大沙丘的话,往往下了这个沙丘就是另一个大沙丘,简直永无止境。也不要想着绕路,沙漠里其实没有路,绕来绕去,最后该爬的沙丘一样一个不少。乖乖按轨迹走直线还快一点。
当然你非要说沙漠旅游线路,什么敦煌,鸣沙山之类当天进出的,也当我没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