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想去徒步旅行(国内),应该做哪些准备?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31 19:58   点击:285  编辑:yyns   手机版

徒步旅行听着刺激,但在打算通过徒步获得乐趣和快感之前,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尤其是题主这样的户外小白,一定要有颗敬畏大自然的心。我大概给题主归纳了4个方面,做到这4点,就能保证你旅行顺利归来,且获得满满的体验感。

排在首位的不是大家都在说的装备、路线,而是你的身体。

我们成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连楼梯都不想爬,你觉得拖着这样的身体,来个每天三四十公里的徒步会是什么感觉呢?快走个2公里都气喘,更别提爬山涉水了!

所以,开启徒步旅行,第一做好身体准备。

建议在准备长途户外徒步之前的1至3个月,去健身房请个教练,认认真真去做体能训练。当然也可以不去健身房,只要你足够自律,循序渐进给自己制定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家里也一样能起到锻炼效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先把全身的肌肉提升一个档次。

训练的效果,也很容易自测:50分钟能跑完10公里,或者每分钟跳绳100个以上连续能跳10分钟。如果你是男生,俯卧撑30个连续能做三组。那这时候,你的身体具备了户外徒步的基本要求了。

不要小看这些,当你在户外遇到不正常天气,比如降温、大雾、暴雨、大雪……我是说万一,至少你的体能可以让你多坚持几个小时,说不定这几个小时可以找到一个农舍让你活命。

总之,不要把长途的徒步看得过于美好,有一副能应对不利环境的躯壳,才能让你享受到前路的美景。

当你准备好了身体,就可以去做攻略了。当然,你也可以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做攻略,这样时间更加充裕。

你需要根据徒步目的地、路线的难度等确定时间安排,要做详细的攻略,细到每天的路线、休整地点、停留时间,以及每天携带东西的多少、是否需要借助交通工具等,而且最好有几条备选方案。

有些人会说,借助交通工具,那还算啥徒步?不要误会我,当你真正开始徒步,你就会发现,攻略做得再好,也架不住户外气候突变、环境不利、路况变差等等超预期的情况。

当你遇到泥石流、修路、断桥、事故这些突发情况,或者天气突变、补给不足、身体不适等等,没法按原计划完成当天的计划时,最好的安排不是原地等死,而是借助必要的交通工具,解决眼前的问题,及时赶到下一个目的地。尤其在遇到交通管制、道路抢修时,不要相信施工抢修的给你说:再有2小时一定疏通,可能20小时他们都完不成!

毕竟户外徒步是一个长时间的规划,你可以每天到了目的地后,根据前期经历的实际情况,调整后期的整体安排。千万别随时凭心情改变当天的计划,不然一步错、步步错,打乱的节奏会让你在后边吃太多苦头。

刚才说的为什么要在筹备的时候多几条备选方案。因为你出发之前,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虽然地图上能查到海拔、能查到距离,网上也能看到天气预报。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地图上的4公里可能你实际要走10公里,你还有可能遇到陡峭的山路,人迹罕至的丛林……你走了一半才发现,原本计划的时间根本到不了计划中的目的地。这时候,你会感谢聪明的自己,还准备了 plan B!总之,不要为了达到目的而赶工,先休整好身体才是万全之策。

最后才是装备的准备,因为户外徒步并不属于像登山攀岩之类的专业运动,你无需准备多么昂贵的户外装备。

徒步旅行最需要刻意准备的装备只有2个:户外背包和合适的鞋

专业服装几乎都不太需要,当然穿件冲锋衣会让你更像个徒步的,也更容易让小饭馆的老板宰你一顿。

舒适的背包可以减轻很大负担,要考虑背负系统的功能性,好的背包可以把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你最好去线下专业户外店试一下,试背包的时候,记得让服务员把里头装满东西,调整好肩带走一圈好好感受下肩带和背托带给你的舒适度。最后下单的话,建议还是线上吧,省钱。

背包的容量也要合适,一般10L-30L的包也就满足一天的出行安排,稍微长途点的户外都装不下必要的东西。建议买个30-50L的包,应该足够你背必要的衣服和2天的干粮,再多点的东西,比如相机三角架啥的,一般都可以加挂在包的外头。

如果你打算偶尔几天在外头露营,那就要根据你携带的帐篷、睡袋、防潮垫等,买个更大的背包,70L以上吧,对你的体能要求也更高。如果你的行程安排里,每天都能到达某个小镇、村庄啥的,我更建议你轻装上阵,不要再外头露营。因为露营想象起来很美好,但是户外条件实在有限,而且每天背那么多东西,身体负担真的很大。

鞋子我认为跟背包一样重要。根据你的旅途选择合适的徒步鞋或者登山鞋,登山较多就穿登山鞋,如果大部分是乡村小路,徒步鞋会更舒适,体能好的你可以各备一双,鞋子的厚度也要根据季节来定。

好的鞋子能更好得保护你的脚,减轻徒步时候身体重量对脚的损伤,提供很好的安全保障。反正你千万不要穿双普通的运动鞋去徒步。

还有袜子,一定要多备几双,打湿了就随时更换,随时保持脚的干爽,因为最累的就是你那双脚丫子了。

服装这块再说一下,冬天冲锋衣、夏天速干服都很有帮助,一个字耐“造”。不过,一般平时运动时穿的比较透气吸汗的运动服也可以。

衣服不同季节当然也要不一样,但夏天你也有必要带厚衣服,因为你不知道山上气温会突然下降,有些地方昼夜温差可能会达到十度以上。

其他装备的话,就因人而异了。喜欢摄影的要带足够电池,当然如果有其他电器,相应的干电池、充电宝都要备好。

地图册、指南针,很多人可能不屑一顾,但是在户外,你每天在地图上标注一下路线、路况、地名、特产、所见所闻……不仅节约你手机的电量,回来后还可以帮助你回忆当时的情景,方便写个回忆录啥的。如果遇到阴天,指南针真的很有用,手机虽然有电子罗盘,但总感觉它不咋准确。你可以用指南针对照地图识别方向,这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甚至能让你找到很多近路。

手电筒、登山杖一般都要备,或者有人喜欢用头灯,因人而异,我觉得手电和头灯有其一即可。手电筒我会建议买可以太阳能充电的,或者可以手摇发电的,少操心伺候一个用电大爷。

如果你露营的欲望实在压不住,帐篷、睡袋、防潮垫这户外露营三大件必不可少,根据你的计划来准备。另外还要准备露营灯,还有煮饭的酒精炉、锅、饭盒、燃料等,还有可折叠的脸盆、小桶,折叠起来都不会很占地方,但一定要轻便、轻便、轻便。

最后说一下补给,补给的准备很重要,但又很容易被忽略。我说的不是随便带点吃的,香烟瓜子火腿肠啤酒饮料矿泉水,而是科学合理准备旅行期间的食物用量和种类。

这里主要说一下需要准备的数量,以及怎么样做计划,保证能量所需的同时不增加负担,食物口味每个人都有不同喜好,适合自己就好。

我的具体建议是,每天到达当天的目的地,都要先去补充第二天的食物和水,量的话建议随时备足2至3天的用量。如果你当天因为各种原因到目的地太晚了,或者当天目的地没有超市,那你一定要在白天路过超市的时候补足。这部分内容当然也应该一并包含在前边的攻略部分。

先说饮用水,一般按户外路程每10公里带1200-2000ml水的标准来准备。而且不要带果汁、可乐等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你会越喝越渴。如果是寒冷季节,最好带上保温效果好点的保温杯,路过人家、小卖部,就随时去装满热水。

食物的种类,尽量带便携且不易变质的食物,一般建议必要的食物包括坚果、果蔬干、有包装的熟肉、能量棒等,不要带大包装、蓬松、油炸、易变质的食物,会浪费背包的空间或者增加身体负担。一般我还会带一盒葡萄糖口服液,体力不支的时候能迅速提升体能,姑且算食物类吧。

户外饮食的方法也有讲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到少量多餐,不要等到你极度口渴了,或者感觉到肚子很饿了,才补水或者吃东西。户外徒步过程中,建议每2-3小时补充一次食物。

因为长时间的高体能付出,身体能量和水分消耗都很大,当身体反馈出饥饿或口渴时,说明身体的机能和水分已经极度透支了,很容易造成身体过负和不适,如果极度疲乏甚至低血糖,就会非常危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