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提到的梦想旅行,是我年初去国外时机场等候无聊下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真正的喜欢这个良心国货。对于这类产品以及这个产品的未来,我是很看好的。
交代答主背景:旅行行业从业者
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
出境游自由行用户会遇到哪些痛点???
调研过身边一些人,基本大家一个出境自由行流程是这样的
行前环节
1.旅程制定期:购买某自由行产品,比价,看过程,航班信息,酒店比较等等;下单购买,锁定日期行程
目的:确定行程
战场主角:这个战场最为激烈,一众携程去哪儿们还有booking们打的好不乐乎;
2.旅行知识准备期:开始期待这场旅行,闲暇时光看游记攻略,加社群,查查百度,有没有小费的习惯啊,天气情况如何啊,衣物穿多厚啊,等等等等,要不关注目的地官方微博,当然,也许有些同学只是期待,并没有实际动作;
目的:了解目的地的一些信息,必吃必玩,达人推荐线路等等;
战场主角:蚂蜂窝/穷游/面包旅行.....这类旅行类产品沉淀了大量的内容,但难于变现
3.旅行物料准备期:上网怎么办,wifi还是sim卡,要不要租个车,要不要买个接送机,要不要提前订个迪斯尼/首尔塔/xxxx的门票。
目的:目的地旅行,实际衣食住行以及游乐的解决方案购买;
战场主角:环球漫游/漫游超人/惠租车/海玩等等等。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出发前就订好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归结为行前
行中环节
很多人可能认为,旅行预算的大头,都花在了机酒预定上面,其实不然;
蚂蜂窝《2015全球自由行报告》中,购物餐饮的费用已经开始超过机酒这类交通,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行中环节是旅行行业的新的金矿。
专注在行中环节大概有这些——
梦想旅行的这一类,我个人定义是消费决策类工具软件,链接旅行者和感兴趣的商家;国内的大众点评网,国外的tripadvisor也叫到到,猫途鹰;还有yelp,韩国的叫做mongoplate,都属于这类软件。
还有很多其他类别
比如,解决支付环节的暖游天下;不过貌似在韩国做的比较多,其他一般;
再比如,所谓信息入口的wifi,租车等;
再比如,面包旅行?当地人导游这种的;
再比如,旅游类直播?
再比如,旅游类即时qa问答类
还有很多再比如…
以上这些类别里,有可能成长为旅行行业巨头的,个人认为,还是第一类可能性大些,消费决策类工具软件,属于平台性产品;
国内做的还不错的,也就是题主问到的梦想旅行;
插句话——
梦想旅行的同类竞争对手,还有洋葱旅行口碑旅行四万公里包括妙计游谱等,这类app主要解决一类问题;
但是有些app的使用场景在前移。
比如,妙计和游谱,都是以行程规划需求入手,最后带出一些旅行产品的售卖,偏行前多一些;
行后环节
旅行归来后,大家也许的主要动作是分享图片/游记/内容
垂直社区:穷游蚂蜂窝分享旅行感受等。
周边社区:比如旅行者是杭州的可能会发到杭州十九楼?是北京的发55bbs?是数码狂会发到数字尾巴,是购物达人会发到什么值得买?比较散
而这些内容/过来人的经验,势必又会影响到行前做准备的用户。
首先,从商业模式上,梦想旅行很好的绕开了行前机酒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而行后略有些鸡肋,前期聚集用户可以,变现会比较困难。君不见蚂蜂窝穷游也在涉足行前的旅行产品?
而行中这座消费新金矿国内很多角色都在尝试,想想tripadvisor在国外的成功吧,然而一个神奇的规律就是外国货到中国的“水土不服”,盘点雅虎、谷歌、AOL、Myspace等等,无一不是灰头土脸退出中国。Uber目前也有点这个趋势哦。
所以虽然 tripadvisor,在中国叫做猫途鹰跃跃欲试,但我看悬,除了上述的水土不服论,还有就是行中消费决策,美食是相对使用比较多的场景之一(参考国内的大众点评)而老外和中国人的口味,你懂的,差异化比较明显,tripadvisor老外喜欢的美食,国人未必喜欢,所以虽然来势汹汹,但文化本身的差异,也是挺关键的一点。
梦想旅行具备了一些先天性的占位优势,但产品依然需要做到真正的好用。
好用的意思是——不吹不黑,真的的可以解决旅行中用户的一些痛点。
那么梦想旅行现在做的怎么样?
我想说,目前产品的完成度来看,做的很优秀;
从界面来看,梦想旅行app的核心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 城市的各种旅行大数据
包括你感兴趣的地点信息,其他用户对此地的评价点评,像加强旅行版的大众点评网。但是多了一些旅行的元素,如社交,其他用户的足迹,攻略,目的地城市的一些干货知识。首尔景福宫游玩出来,想吃正宗的部队火锅,打开app找附近的评价不错的就好了。
第二. 境外优惠券
我比对过,并不是所有的优惠券都非常有优势,比如梦想旅行首尔新罗乐天那些都是大陆货,携程们都有,有些还不错,比如东和的优惠券力度不错,别家还没看到有这个折扣,不过也可能因为这店没乐天有名气,不过这个东西就跟电商一样,有些东西某东便宜,有些东西某宝便宜,正常。关键是在于全,年初在泰国时作绿洲水疗用过梦想旅行的优惠券,结账时出示就可以,很方便,不同于必须需要提前预定的被强迫的感觉,也不需要操心提前在官网预定,这个感觉很妙,自在。
第三. 行程规划
目前市面上行程规划的软件依然不少,但是把大数据运用的比较纯熟用心的,梦想旅行算一个,其他也有几个不错的。从截图来看,还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的,我去泰国出差时,有一个2天的空档,我用梦想旅行做了个2天的曼谷行程,和当地的朋友推荐给我的一些要去的,真的差不多,我想表达的是,梦想旅行对于这些点的以及用户需求的理解,做的不错。
再说说情怀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中国出境游增长火热,目前中国的出境游处于一个“婴儿次世代潮”的时代,婴儿潮,大概就是新鲜的疯长期吧,这个概念挺准的,新鲜/一涌而上但是经验不足,中国的出境游群体小白用户还是占了大多数,而且没有欧美国家旅游成熟度高,这个成熟度指的是多个方面的。
而梦想旅行这几个核心功能——
无论是行中环节突然想找个吃饭的地方,打开看看其他人的点评,还是路遇一家免税店想买点东西,打开,看看有没有优惠券?或者真不想作大量的功课,而是真正的说走就走,用梦想旅行根据自己需求做一个行程规划。
这些都是在表达一种“无拘无束/随时随地”的旅行体验。
我欣赏这样的情怀,这就是我愿意回答题主这个问题的原因。
当然,除去梦想旅行,还有口碑/妙计/游谱等一众公司,无惧携程这样的巨头,依然在努力提升中国出境游群体的旅行体验,有时候你玩了一天,晚上躺在酒店摆弄这些app的时候,看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帮你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否会心里有一种“哇,生在这个时代真好!!!”
感谢梦想旅行们!感谢中国的互联网的创业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