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阳民歌的经典曲目有哪些
凤阳民歌的经典曲目有:《红梅记》《打菜苔》《送郎》。
凤阳民歌,安徽省凤阳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凤阳民歌。从明朝中叶到清末,风阳花鼓的出现带动了凤阳民歌的发展。[1]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组成部分。凤阳民歌分为生活民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几大类,计有300首之多。
2011年5月23日,凤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特征
凤阳民歌唱腔独特、音域宽广、音韵纯朴、浑厚、高亢、抑扬跌宕,婉转动听,基调韵味和凤阳花鼓戏味调是一个母体。
歌词内容比较丰富,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和反封建的题材较多。歌词在创作手法上,比较浪漫,不拘一格,粗犷,诙谐,带着浓郁的乡土风味;歌词节奏严紧,读之铿锵入口,唱之韵律感很强。
二、安徽的文化遗产是什么?苏州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一、安徽的文化遗产
1、皖南古村
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2、黄山
黄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华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
3、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
4、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5、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伴随着巢湖悠久的历史,巢湖民歌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巢湖民歌以号子、山歌、小调三大门类为主,其他如舞歌、风俗歌、儿歌以及属于亚民歌范畴的生活音调为数不多,也有流传。
二、苏州的文化遗产
1、苏州古典园林
去苏州旅游,如果没有打卡“苏州园林”等于没有来过,苏州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晋、唐发展、在两宋时期受到普遍关注,开始繁荣,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连皇家园林都开始借鉴效仿,因此苏州有“园林之城”的美誉,现在还有多达50多处,其中九处,以苏州古典园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中国昆曲
中国昆曲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昆曲六百年,非遗近二十载,太多说不尽的人与事。我们曾采访过昆曲大师林继凡,他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来传承“国宝”与“遗产”,如今他扎根家乡苏州,正继续着昆曲艺术的薪火相传。
3、宋锦
宋锦是中国汉族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它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为苏州丝绸博物馆。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又将宋锦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4、缂丝
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5、苏州香山帮
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
三、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徐州剪纸、徐州琴书、徐州香包、徐州梆子戏、徐州辣汤。
1、徐州剪纸
徐州剪纸广泛分布于邳州、新沂、沛县等地,剪纸技艺在当地世代相传。其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花、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样)、特种剪纸等。
2、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是一种由徐州本地人承认江苏省的戏曲剧种。起初是徐州地区农闲时的“玩友玩艺”的自娱活动。人们在村头场院吹弹笙、管、笛、箫、筝,打扬琴、拉胡琴、坠琴,敲碟子,围坐演唱“凤阳歌”、“垛字板”、“满江红”、“银纽丝”、“鲜花调”等牌子曲,并演奏〔八板〕等曲牌。
3、徐州香包
徐州香包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4、徐州梆子戏
徐州梆子戏是江苏徐州市的汉族传统戏剧之一。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当地群众又称为“大戏”。已流行于江苏北部三、四百年,是具有鲜明江苏省地方特色代表性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5、徐州辣汤
徐州辣汤是徐州的特色民间食品,在徐州街边的小店随处可见。是徐州特有的一种小吃,其他地方绝对没有,原名雉羹,是由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彭祖创制,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