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比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属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部分是由民间百姓创造,并通过他们传承下来的,但也包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官方主导而非民间方式发展和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如南京云锦),这后一部分文化遗产便不属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通常,这些文化遗产是在官方主导下,动用了民间的智慧、技艺创造出来,但并不允许在民间使用和流传,只是在宫廷或社会上层这些特定的范围内运用,并在官方指定的团体内传承。
(二)属于传统文化遗产的并不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损害性行为国内示范法条》所规定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也包括“有形表达形式,如民间艺术品、乐器、建筑艺术形式”。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限于这些形式本身,它着眼于这些形式创造过程的技艺,只有把活态的技艺与这些形式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形式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有形载体而被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形式。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传承非遗文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扩展资料:
非遗文化包括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为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