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三国(历史上的和演义上的都可以)有什么充满人生哲理故事?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4-01 20:42   点击:211  编辑:yyns   手机版

马谡大意失街亭

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跟职场一样。

诸葛亮为什么要用马谡?

除了对马谡的偏爱外,可能也考虑到马谡担任过越嶲(现在四川凉山州附近)太守,而当时拨给马谡的军队,组成主体便是南蛮人,军队缺乏组织力,单兵作战能力强,丞相考虑到马谡的工作经历在统帅部队时的优势。

马谡为什么不听丞相的部署,王平的劝阻,执意要在山上布阵?

丞相布置的很明确,目的就是阻敌增援,尽可能拖住敌人。

但有出现了两个意外。

第一个是,前来驰援的是张郃,他在20天内疯狂的急行军。

在两山之间修建防御工事的时间不充裕。

第二个是,马谡存了打赢这场仗的心思。

马谡所率领的2万多人,面对张郃率领的先头部队,以及源源不断的魏援部队(保守估计约为5万人)。任务很明确,至少在街亭拖住魏国的军队,为丞相争取时间,攻下祁山。

马谡是怎么设想的呢,来推断一番。

如果在两山之间依托街亭城池,挡住敌军,面对一波波的敌人,自己所率领的这队人马,很可能要消耗殆尽,能为丞相争取更多的时间。

但如果据山而守,张郃绝对不敢忽略山上的蜀军。继续开赴的话,就有背后受敌的风险。张郃最稳妥的做法是一部分留下,围山,一部分继续行军。

魏军急行军远道而来,自己这边则是以逸待劳的阵势,围山的部队,分散开来,必有破绽,此时蜀军退无可退,组织涣散的军队必将背水一战,乘着居高临下的地利,发挥出最强战斗力,有一举击溃敌军的战机。

通过的部队后路受阻,士气低落,继续进军,或者返回攻打街亭,都会成为瓮中之鳖,此时再依托城池布防。

增长了士气,损耗了敌军,大胜也加速消化陇西的速度,使后续的增援部队被迫重新估计形式。

待丞相攻下祁山,形势一片大好。

……

王平对于这个策略是很反对的,非常不稳妥。不符合丞相的安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要考虑那么多有的没的,这破山光秃秃的,你干什么山底下都看的一清二楚,任务是要拖住敌人,等待陇右捷报和增援,没任何必要冒险。

张郃可不是一般角色,从中原打到河北,从河北打到湖南。闯出赫赫威名,可是实打实的名将!

马谡没有接受劝诫。

张郃这边,急行军到街亭一看,这什么套路,这底下防御工事比较简陋,一看就是赶工赶出来的,可该有的都有,彩旗飘飘,估摸不出来人数。

山上虽然还有一拨人。但主要是被坚持执行丞相命令的王平率领的几千人给唬住了。

什么情况?必有蹊跷!按兵不动先。

可等斥候一探查,笑了。

当即下令围山,断水,顺着风势放火吹烟,里三层外三层挖坑,增加缓冲地带,盾牌手后面蹲着弓箭手,有人下山放近了齐射。

马谡一看,完蛋,背水一战的形式是有了,部队乱糟糟的,士气低沉,他没有那个组织能力,借势的法子,反而把自己装进去了。

从上往下冲的机会只有一次,拖久了,底下准备更充分,而没有水源的自己这边,不攻自破。

那就冲吧。

他见识到,有些人为什么能成为名将,不止是战略上的把握,局部战术小细节的处理。

就跟点鼠标的业余玩家遇上了习惯快捷键的职业选手。

冲到跟前,人死大半,又往回跑,再死大半,溃兵如山倒。

就这种情况下,王平带着千余人,还死死拖住张郃了一段时间。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第一,诸葛亮。大领导在遇到关系公司命运的大项目时,用人有个人偏向。不能从战略角度遴选最合适的人选,将影响全局的环节交给了一个各方面条件达标但没有实操经验的人。事后严肃问责,降低了事件二次扩大或者持续发酵。

道理:在面对类似情况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最稳妥的策略,不可以因个人感情而用人。

第二,马谡。在具体实施时,脱离实际,对上级指令,过度解读,乱作为。不听团队成员劝告,一意孤行,酿成大祸。作为首要责任人,没有考虑到最坏可能性,同时设置多条备案。

道理:工作中,做好是不难的。但要想非常出彩是非常难的事情,面对非常重大的工作时,更是要谨慎,稳扎稳打,领导安排的工作,哪怕最终出了问题,只要按照规定动作完成,主要责任就不需要你来承担;

对于团队或者班子成员的建议绝不能简单全盘否定,如果要否定,需拿出足够详实的印证材料和调研报告。考虑多方意见建议,综合考量,不断完善、打磨方案;

做任何工作时,都需要考虑最坏的可能性,并且有相应的解决预案。

第三,王平。主动发现问题,坚持立场,在团队决策者一意孤行的时候,坚持执行上级安排部署,在条件有限的环境,依然尽可能将各个环节工作做好。出现事故后,能坚守岗位,毫不退缩。

道理:一个团队,工作中发现一些隐患的时候,一定要提出来。因为团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在团队决策与上级决策出现冲突的时候,以更上级决策为准,时刻记得,决定你命运的不是和你地位相差不多的人,而是更上层。无论自己的行为对事情走向有无帮助,事故后,每个环节都要全力补救,并留下所有工作痕迹,为上级处理提供依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