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题主要的是哪种,放一个之前写的吧
枯草生万鬼,繁城陨月辉。
这句话在离云城代代相承,家喻户晓。
黎昀从小听这句话长大,小时候懵懵懂懂以为自己隐约能理解,年岁渐长却愈发困惑。
因为,纵使这句话传遍离云城,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句话指的是什么。
它听起来,更像一句诅咒。
在黎昀出生到现在度过的几年里,这句话不知为何却是越来越没有什么新生的孩子知道,他处于过渡的时期,倒是听说过。而那句话,像是在某种神秘力量的控制下渐渐销声匿迹,成为一代人的秘辛,成为某种禁忌。
偶有年岁小的孩子不知从谁人口中听说,又再去问自家父母,得到的只有遮遮掩掩的答案,亦或是严厉的呵斥和责骂。
久而久之,截至黎昀这一代,已再无人知晓那句已被默认为诅咒的话语。
黎昀虽然好奇,也尝试过把这句话灌输给下一代的孩子,只不过要么是没说完被人家父母发现他鬼鬼祟祟一通呵斥,要么是那孩子压根就不记得这回事。
长大了,进学了,黎昀也忘了这句话,偶尔想起时也没了小时候那般强烈的好奇心。
……
十年后。
黎昀弱冠之龄,加冠礼成之日,敌军进犯。
城门大开,敌军一拥而入,惊叹边疆竟有如此繁华。
城主亲率五万城民迎敌军首领入城,其余城民自得其乐,仿佛对敌军入城根本不感兴趣。
首领收了城主备下的礼物,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沾沾自喜,下令大赦离云城——已经磨枪擦剑准备屠城的士兵十分不满。
……
是夜,城外枯了不知多少年的荒草地依稀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似是得了什么召令,星星点点幽蓝色的火焰静悄悄地开始聚集。
敌军士兵像模像样地夜间巡视,只感觉阴气森森背后直冒冷气。这座城,着实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他不解,这样一座曾经扬名至故土的鬼城,首领是出于什么心态定要吞了它。
一阵冷风,手上的火把突然没了火光。取而代之的,是数以万计的幽蓝的星火。
那些星火渐渐在火把上组成一个字:陨。
那兵士已吓得身体抖如筛糠,神经却固执着不愿沉睡,教他看了整场。
幽蓝突然炸开四射,每一点,都像极了复仇的怒火。
他动弹不得,眼睁睁看着火焰吞噬了自己的身体。
一如幽蓝的冰冷,这火没有一点热灼,冷得如同死者的沉寂。
最后一根神经罢工,他连眼睛都没来得及合上。
他最后的念头是,他想回家,下辈子,再也不要参军了。
当夜,敌军驻营大乱。
说出去也没人敢信吧,数百之众,死于区区星火。
第二日。
过往客商发现城中惨状,遂报官府。只是死伤大半,剩下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意味着真相就此沉入水底,伴随着死者,进入阴曹地府。
只不过入不得轮回罢了。
……
忘川河上奈何桥,奈何桥边孟婆汤。
孟婆远远看见数万魂魄近来,愤愤地去了阎罗殿。
阎罗早已见怪不怪。
这数百年间,孟婆早已因这数万魂魄,寻了他投诉过百千遍。
只是死者执念未化不得入轮回,只因怨念强大者,入了轮回也不过是多了祸害人间的机会罢了。
他只能无奈地重复那句对孟婆早已说了千百遍的话:“静待,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
孟婆亦无奈,只能放任他们一遍遍地过忘川河,又执意不愿喝下孟婆汤。
只是这次,数万魂魄乖巧地过了忘川河,乖巧地喝了孟婆汤,乖巧地进了阎罗殿。
孟婆拦下这队伍中最后那名二十多岁的男子魂魄,试图得知原委。
那名男子清秀可人,分明是黎昀的模样。
此事得追溯到几百年前,他们第一次过奈何桥。
离云城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虽地处边境,却因甚少有侵扰,得了个“世外桃源”的美称,扬名边疆。
树大招风,这美称却为离云城招了祸患。
敌军看中了这座城池,举兵攻打,朝廷为避免征战弃了此城。朝廷立国号为兴云,这“世外桃源”便因此得名离云城。
黎昀本是城主,率城中居民奋起反抗。在精兵强将面前手无寸铁的城民犹如蚍蜉撼树,敌军首领暴怒,下令屠城。
离云城民魂魄离体,混混沌沌,只是恍惚间记得自己死得不甘,在奈何桥边怎么都不肯喝孟婆汤。
无奈之下,黎昀只身入阎罗殿,请求阎罗帮忙。
阎罗同情他们,又不能放他们还阳,便于离云城外打造了一个幻境。
待城民执念化尽,幻境自动破碎,只是这过程竟是耗了几百年。
所谓“枯草生万鬼,繁城陨月辉”,不过是城民记忆紊乱,又以为自己还没死,便有了这句话。
至于为什么黎昀之后,再无人知晓,许是人们终于放弃了这种无意义的复仇,决定安心转世。
……
阎罗殿。
安排完数万城民转世,孟婆叹道:“不容易,总算安心了。”
阎罗微笑:“本来他们还打算闹个几百年,还好阎罗殿能篡改大部分人的意志。”
有侍候一旁的小鬼差不解:“大王为何让那些鬼胎还阳?若是记起旧仇,又闹得腥风血雨怎么办?”
管理生死簿的判官抢过话头:“大王早就抹去了他们的记忆,小鬼的怨念可比他们重了不知多少,他们要是来了这里,早就天翻地覆咯!”
PS:这个是我的原创,其他小说发在阅听(《手机写小说》)
有兴趣的话可以搜 usignolo (本人笔名)
谢谢支持啦~
居然有读者……那我再放一个吧……
南蛮之地,人烟罕至。某天突然从天上砸下来一个玉瓶。
某位神仙在瑶池宴上喝醉了酒,腾云驾雾而过时糊里糊涂地把手里准备带回仙府的玉液扔下了凡尘。
玉瓶摔得四分五裂,里头盛的玉液被一棵荔枝树吸得干干净净。(作者乱入:然而荔枝并不是因此含有酒精的。)
醉了一夜,旦日,这棵树荣幸地成为了这片林子里第一棵化形的树。
可惜这地方灵气稀薄,伙伴们修炼了好久好久也没能化为人形陪她玩。
寂寞无聊的日子过了几年,她也不甚显露人形,只像棵寻常的树一般花开花落,偶尔结些果子。
期间偶尔能在地下遇到行色匆匆的小鬼差,说是地府物资稀缺,阎王无奈放他们到凡尘采购。
……
两年后。
其他的树多多少少有了些灵识,只不过还化不了人形。
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叽叽喳喳地谈天说地,林子里越来越热闹。
刚开始时她被吵得头疼,适应了之后也觉得温馨。
……
又一年,林子边缘突然盖起了小木屋。
一人,一车,一马。车上都是书籍。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从屋中出来,行礼谢过车夫,接手过所有书籍。
马车声渐行渐远,慢慢微弱下去。
林子里却是炸开了锅。
这里不缺百年老树,多少年了第一次看见了人。
活的!男人!
话说那棵荔枝树……化形之后好像是个姑娘?
若它此刻是人形,脸上定已堆满了不怀好意的笑。
旁边的树突然发出一阵坏笑。
……
那书生在此定居后,除了读书便是在林子里闲逛。
冬去春来,林子里的树都开了花。
以往都是各结各的果子,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花粉一个劲儿地往她身上招呼。
末夏时节,她差点被果子压死。
看见某书生眼冒绿光地扑过来时,她本还有一丝感激——终于有人帮她减减压。可当他动作粗鲁地扯下一把果子时,她险些显露人形再一脚把他踹死——一点都不懂得怜香惜玉的大猪蹄子!
……
当书生吃着荔枝并摘下最后一颗时,他被踢飞了。
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前些天是怕把他踢死了自己再被沉甸甸的果子压死,这回永绝后患。
……永绝?
踢完立马恢复原形的某树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一试——没气了。
一片惋惜之声。
……
被荔枝核呛死的某书生在林子里暴尸了半个月,终于被前来送书的管家发现。
其家人前来收尸,他那妻子哭成了泪人儿,儿子还在一旁捡落在地上的荔枝吃。
其父痛心儿子,手一挥砍了所有荔枝树。
罪魁祸首尚未反应过来,对方手起斧落,她身首异处。
……
隐约记得以往同小鬼差瞎扯时聊到过,地府不收妖,通常会移交天庭。
可谁料天庭一看她是个不入流的小妖还不要她。
天庭不烧柴火,要一棵树有何用?
于是她惨兮兮地被赶了出去。
被一斧子砍死已经够冤屈的了,这下还没人要。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再不能忍她也没办法,只得乖乖去地府碰运气。
只不过为了表示自己的反抗,她怎么都不肯乖乖喝孟婆汤。
呕,一看孟婆那叠油腻腻的不知道沉淀了多少年油垢的碗她就想吐。
上次那个小鬼差怕是在骗她。说好的地府物资稀缺,如今看来这油盐倒是不要钱。
孟婆可不会放任她不喝。
“姑娘,喝了老婆子这碗汤,便去下一世吧。”
“不,我不喝!”
“不,你要喝!”
“不,我不……呜呜呜!!!”
据说那一日,奈何桥被惊天动地的叫声震塌了。
……
“哇!”
“恭喜老爷,夫人给您添了个大胖小子!”
男人眉开眼笑地接过刚被接生婆打理好的婴儿,大手一挥:“赏!”
接生婆眉开眼笑。
似有所感,婴儿哭累了也不闹,反倒是给了个笑。
“呀,这小子还有梨涡呢!”男人哄着他,笑得愈发开怀。
“这一看就是随您啊!”
听了接生婆这一句,男人突然想起当年他那个短命的爹被荔枝核呛死前,娘亲还指着自己的梨涡说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
地府鬼尽皆知,孟婆汤年年掺水。
可孟婆掺的水量不大,也没引起什么混乱,阎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后果就是某棵树的转世现在正在瑟瑟发抖。
不知道得了儿子的这位知道自己前世一脚踢死了他的爹会有何想法。
这按人世的关系,算不算弑祖父啊。
……
好在男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做过什么光辉事迹,养了他十年后把他赶进了书房——让他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五年后他考中了秀才,男人高兴地把他赶出了家门——说是找个清净地方接着学习。
无奈他收拾收拾东西卷着铺盖出了门,被送到一片林子里。
一年后,林子里长出了荔枝。
他突发奇想——前世生为荔枝,还没吃过自己呢。
谁知一试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摘光了树上所有的果子。
还没吃完,他就被什么东西一脚踢飞了。
……
孟婆一看忘川河上摆渡人送过来两个奇葩就想仰天长啸。
一人一树打得热火朝天,就是画面十分智障。
天知道自己掐着他们灌孟婆汤有多麻烦,偏生这两人动不动就死。
可她也没办法,只能送他们进轮回。
天知道这种事情什么时候会结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