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刘邦和项羽,谈谈你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
项羽,确实谈得上伟大。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有着无比的勇气,带领华夏人民推翻了暴秦的奴役。项羽和跟随他的有识之士有着复兴华夏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政治热枕,最后为此付出年轻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虽然项羽楚霸王的王国只维系了五年,但却犹如一道明光闪耀在神州上空。冲破叛逆、残暴、自私的龙文化对神州大地的黑暗笼罩。
可以这么说,抗日战争胜利,正是楚霸王项羽精神的激励才取得艰难的胜利。当时五四运动后国开始觉醒,对汉奴痞子刘季为了小命荣华富贵啥都不顾的封建奴性思想进行了彻底批判。才涌现大批黄埔军校军人只为报效祖国不为当官发财,用于牺牲自己放逐,了敌人的侵略。
汉痞子刘季,压根不是什么伟人。彻头彻尾一个只想奴役百姓,贪图荣华富贵的痞子。从史记看,这人没任何政治理想,倒是野心大,阴谋多,叛逆-从不感恩;残暴-为了快点逃命把孩子踢下车,更别说坑杀同党了;自私-尿憋不住直接拿同党帽子当尿壶撒尿……
这种不脚踏实地,只想不劳而获的范例实在败坏了许多人,那些吹捧这痞子的人甚至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脑袋里整天只想着怎么整倒别人,怎么为自己搞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人群毫无疑问没有什么创造力。吹捧汉痞子的人们,只能窝里横横,不能给神州或百姓带来任何实质的帮助,放到世界文明舞台上就是笑料不断。
你要说必然性,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华夏文化,必然会产生许多项羽这样的人,为文明自由付出年轻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只想要特权,不要人人平等,只要奴役他人的人性之恶,也必然会产生无数汉痞子这样的亡命之徒。
……
二、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历史的必然性是热力学方面的,偶然性是动力学方面的。历史人物相当于催化剂,虽然不能逆转历史进程,但是可以减缓历史进程或者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
三、考研政治中,“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这句话是否不太准确?
正确啊!
时代造就英雄,任何时代都会出现民族英雄,所以这体现了必然性。
可是英雄为什么是他他他,而不是你?正如苹果砸下来大家都吃了,还说苹果甜,可是为什么就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便体现了偶然性。
四、历史是由所有必然创造的,还是一个个的偶然创造的?
任何一个喜欢把所谓的“历史必然性”成天挂在嘴边上的人,其本质必定要么是一个历史宿命论者&一神教信徒或者庸俗唯心主义神棍,要么就是一个一心想要宣扬某个客体“天命昭昭”的舔狗奴才。哪怕这些人嘴上跟你把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和“螺旋进步”之类的话术扯得天花乱坠,你也不用听它们半个字,记住它们不是神棍就是舔狗就完了。
如果一个人真的是个唯物主义者的话,那他恰恰应该相信历史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的。个人认为,用一个更为准确地说法,我们最多只能说历史具有“规律性”和“趋势性”,而非什么“必然性”。尤其是当问题具体到某个特定历史格局和事件的发展与变迁的时候,其过程和结果是高度受偶然性因素影响的。
最后推荐一个在此问题上观点与我相似的回答:
你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五、什么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
偶然性。例如秦始皇呗。(下文的皇帝是广义的意思即最高统治者大王皇帝可汗单于)
他太爷爷是秦庄襄王本来不是皇帝,是因为他哥哥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又没有儿子,所以秦庄襄王继位当了皇帝。
他爷爷安国君不是太子,他太爷爷秦庄襄王寿命太长,导致把太子(他爷爷他哥)熬死了。他爷爷才成了太子,然后才成了皇帝。
他爹异人是被送到赵国当人质的炮灰,压根不是太子。他爷爷没有立太子,因为最喜欢的老婆没有生儿子。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认了他爷爷喜欢的老婆当干妈,然后当了太子,成了皇帝。
秦始皇是他爹唯一的儿子,才当了太子,然后当了皇帝。
在中国古代一般都是嫡长子当太子(继承家业)。嫡长子死了,其他儿子按顺序往下排,没有儿子就推给弟弟。
秦武王不死且有儿子,就轮不到他爷爷秦庄襄王继位,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多么偶然。
但是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秦国军事力量强大(军功爵制度,砍敌人脑袋加官进爵,打仗特卖力),经济实力强大有关中平原和四川蜀地平原,两个大粮仓。地理位置好,易守难攻。又有灵渠,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以及运输。人才众多李斯蒙恬王翦等等。六国自毁长城不重用自己的人才让人才跑到秦国,不团结。也就是不用秦始皇统一也会有秦国其他皇帝统一的,不过秦始皇加速了这一进程。
六、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从哪几个方面?
选自百度:(1)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要件。
(2)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
(3)必须坚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任务的历史作用。
(4)必须坚持用全面分析与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讲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七、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看了一下很多人的回复和答案,无论是支持历史是必然的,还是历史是偶然的,都有一定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从本质上来看,历史是否是必然的或者历史是否是偶然的,取决于人类自身是否承认时间的单向性。
承认时间的单向性,那么历史就不存在所谓的“如果”,秦始皇,朱元璋必然存在并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不存在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的这种假设,因此历史是必然的。
如果不承认时间的单向性,那么就会有一种“假设”性的平行时空存在。如果秦始皇和朱元璋不存在于历史中,中国发展又会是什么样子?但这种假设也只是源自于历史上已经有秦始皇和朱元璋的存在而设立的,因此其讨论起来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假设”因为这种假设我们不能“证伪”,如果历史上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那么在第二条平行宇宙时间里,必然会产生一个适合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存在的历史事实。所以从两条平行世界的角度来看,历史具有偶然性。但从第二平行世界来看历史,历史还是必然的。
还有部分回答是鉴于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历史是必然的,但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小范围的改变历史的走向。其实马克思也看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承认必然性就说明这个世界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有的发生早已是注定的,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追求都将失去意义。这就是当时乃至现在哲学领域都很热门的“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和世界发展而诞生的哲学思想,服务于人,那么必然有局限性,因此用辩证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充分给予人类主观能动性一定发挥空间。
上述三种对于历史是否是必然的认知均不可“证伪”,但我个人觉得马克思的辩证主义更加符合人类对于历史的认知。承认世界是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最终归结于我们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至于那些脱离于人类社会的哲学形而上问题,探讨起来永无休止,毕竟身在“屎 ”中如何窥得“屎 ”之全貌,但我们要善于探索真理寻求在“屎 ”中活得更加惬意,隐喻不当请多包涵,毕竟真相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八、反方辩题: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及作用是偶然的。如何立论辩解!?
上b站(在知乎也行)搜人民史观。看懂之后你就会写了
九、大家认为项羽的成功有没有偶然性,失败是否具有必然性?
其实就是六国贵族的反扑和秦国贵族的反扑。
秦灭六国打跑匈奴,你说他根烂势弱和说现在美国是弱鸡有什么区别,你看始皇在位谁敢动。
秦灭,关键,最主要就是换了个傻逼领导人。傻逼到他居然重用赵高。
杀李斯、蒙恬不要紧,算战国基操,但重用赵高,赵高是什么人,没有家族后人的太监;换句话说,他根本就没有长远利益考量的需要,同秦国的其他贵族也是格格不入,没了其他大族的支持,秦皇族就会渐渐被孤立。具体导致后来章邯一败就反,因为胡亥、赵高都不靠谱,朝廷就没有其他人。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不过那是发生在赵国那几个傻逼赵王身上,现在轮到秦国。(同时武关守将降刘邦,也体现出秦廷内部离心离德;事实历史上,就没哪个皇帝重用太监,国家还有好下场的)
那么再说回,偶然性和必然性。
首先,六国反扑是必然的,在胡亥上位之后,因为看到了机会。但能不能成功,就存在偶然。
也就是,没项羽这么夸张的战力,六国反扑依旧很难很难成功。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样的必然和偶然)
其次,回到秦国反扑这边,没刘邦这个人也很难很难团结到秦国内部、这么快击败天下诸侯。那么到时失败的就极可能换成项羽的仔啦。
十、任正非的伟大和华为的成功是历史的偶然性还是历史的必然性?
历史的偶然。
我们本来不应该拥有华为,联想中兴小米Oppo这些才是中国的正常水平
十一、历史上各类名人的出现是必然的么?比如牛顿?
历史必然性决定的 文明是向前进的 所以即使没有牛顿 也会有猪顿马顿
论历史偶然性还是历史必然性哪个更准确,为什么?
整体来看,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存在必然性的,比如一个王朝从强盛到衰弱再到灭亡!
但这个必然性的历史趋势中,却又充满了偶然性!这个偶然性,主要体现在人为的因素上。而一连串的偶然因素,让这个事情变成了必然!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偶然事件的概率很小,但一串偶然事件加起来概率就很大了。所以也就成为了必然!
这就好比人生,死亡是必然的,但如何死亡(如疾病,车祸),则充满着未知的偶然!
一个例子就是大明朝。从建立初期达到鼎盛后就不断衰落,最终灭亡那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但亡于谁手这个则充满了偶然。
如果当初大明不裁撤驿站,那李自成就不会失业!如果有饭吃,李自成可能也不会去造反;
或者当初孙传庭一努力,在子午岭的时候把李自成也顺道一起抓了,或许崇祯也就不会被起义军逼上景山了;
再或者如果当初崇祯学了宋徽宗跑到南方避难,也许大明还能维持几百年半壁江山;
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当时的历史事件成败,主要就是在当权者做决策的一瞬间。
但是,就算是当时把李自成处理掉,或者说就算是崇祯退保江南,大明朝可能不会毁在崇祯手里,可能会多维持几百年。但谁也保不准,未来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偶然因素(比如权臣政变)让大明朝灭亡!
另外再说你提到的改革开放。对于当时我国来说,改革开放这个属于必然性,也是大势所趋。但偶然性就在于,这个改革开放是由邓小平来完成的。
换句话说,也许邓小平当时如果不愿意,79年的中国可能就不会对外开放了。但即使是79年不开放,邓之后的其他领导人可能也会选择开放!只是说时间会推后。
因此,对外开放是必然性,但1979年这一年对外开放则充满了偶然!
最后,看完顺道给个赞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