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老杜又来啦咱们中国的建筑从古至今都在世界建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古香古色的古代建筑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化。这其中,建国以来的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是融合了外国建筑的风格,在形式上别具匠心。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便开始医治战争创伤人员,并从事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力有限,这时候的建筑活动的一般特点是规模小,进展快,造型简洁,很少装饰,还有一些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想的建筑得到了延续。1951年底,国内的建筑创作思想逐渐地同西方现代建筑思潮隔绝,知识界的思想改造运动扩大到了建筑界。在1952年 7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上,提出了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方针:国防第一,工业第二,普通建设第三,一般修缮第四;并提出建筑设计的总方针,其主要内容是适用、坚固安全、经济,适当照顾美观。
1. 上海曹杨新村
1951年,解放后全中国兴建的第一个人民新村曹杨新村建立。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意义,很多全国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陆续在此安家落户,曹杨新村经过6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优质教育,医疗,科技,交通等资源的大型成熟社区。
曹杨新村占地2.15平方公里,住户3.1万余户,居民,10万余人,人居环境优越,住宅建筑总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150多个国家的首脑政要和旅游团队,为全国首批外事接待单位。
2. 重庆市人民大会堂
位于人民路学田湾重庆市最大的剧场,由毕业于南京大学工程系的张家德设计的重庆人民大礼堂,1951年动工兴建,1954年四月竣工,初名为中苏大楼,后改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25米,其中礼堂高55米,有五层,现用四层,可容观众4206人。
整个礼堂采用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仿照明清的宫殿形式,采用轴对称的传统手法,结构匀称,对比强烈,布局严谨,古雅明快。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3. 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剧场
文化宫大剧院是重庆市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演出场地和高雅艺术活动中心之一。近年来每年会议、演出场次居全市第一,全国也在百家剧场之列。重庆文化宫大剧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400多名观众。1998年改造音响、灯光及舞台设备,配置大型冷暖中央空调、高级软座椅,附设有标准化妆间、接待室及数间豪华会议室。有可容纳数千人的广场及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长期承接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不得不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规模是空前的。在建国初期,工业化水平不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可以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里程碑。
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建设方针。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既要反对右的保守主义,又要反对“左”的冒险主义。换言之,既要加速工业的发展,保持相当的建设规模,又不可以不顾财政力量、技术力量和设备供应的各种可能的客观条件,而任意地、无限制地去扩大建设规模。
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完成 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五年内建成了房屋面积266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454万平方米,办公、学校、医疗等建筑4687万平方米。
1.北京友谊宾馆
北京友谊宾馆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954年建立,主要用于接待在京的苏联专家,1973年开始接待旅游外宾。前身是国务院西郊招待所,1956年改为现名。
友谊宾馆处于京城新兴的现代化商业科技区,毗邻中国的硅谷及多所科研院校,与京城最大的现代化商城近在咫尺,集旅游、商务、会议、长住为一体的五星级园林式酒店。占地面积335000平方米,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拥有1900套客房。
2.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陵园占地约5.5公顷,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建筑界的“大跃进”不同于历史上的”大跃进“运动,是指以“快速设计”、“快速施工”为核心,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手段的建筑活动。
1960年冬,中国政府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中国建筑工作者在政策回顾、重建规章制度、住宅的调查研究、新风格的讨论等学术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在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单位还进行了设计工具的革新,如活版设计、图表设计等。
1958年9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北京兴建国庆工程。到1959年10月,这些工程全部完成, 被称为“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钓鱼台)、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完成的“十大建筑”与原计划的项目略有变动)
1.人民大会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大会堂位于中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
2.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是一座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民族风情展览馆,建筑独特,极具民族情调。
2016年9月,民族文化宫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12日,国家民委公布“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文化宫位列其中。
3.民族饭店
四星级饭店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北侧。1959年开业。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命名。与民族文化宫一起被评为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有各类客房473套。
设有中餐厅、潮州餐厅、海鲜火锅餐厅、咖啡厅、西餐厅和土耳其烧烤餐厅。中餐主营淮扬菜、山东菜、潮州菜、川菜、港式粤菜火锅和傣、侗、新疆等少数民族风味菜。西餐擅长俄、法、意式大菜,土耳其特色烧烤和西式糕点。先后接待过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近40个国家的高级访华团。
四、“设计革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自“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开始以来,同样在建筑领域掀起了一场浩劫。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遭到了全盘的否定,经过几十年才积蓄起来的设计力量和大里资料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直到1978年。这种状况才开始扭转。全国范围内的建筑活动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中。但从某些局部来看,一些建筑活动在特殊的小气候下仍取得了一些成绩。
上海体育馆
上海大舞台,1975年建成使用。位于上海西南地区,著名的华亭宾馆对面,原名为上海体育馆,是国内大型的体育馆之一。主馆呈圆形,高33米,屋顶网架跨度直径110米,可容纳观众18000人。上海大舞台是在上海体育馆保留原体育馆功能的基础上于1999年10月改建而成的。大舞台分为上、下两层结构,舞台平面呈橄榄型,舞台左右两端最大有效使用距离为60米,前后最大纵深32米,舞台面积约1250平方米。大型文艺演出可容纳观众8000-10000人左右,体育比赛可容纳观众12000人。
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
在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随着建筑工作者思想上解除了禁锢,建筑学术思想曰趋活跃,许多建筑活动活跃了禁锢多年的思想,中国的建筑学术水平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尽管建筑活动的设计思想以及创作方法基本上延续前一时期,但在逐步改善的创作环境里,其整体仍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1.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
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造的明柱,柱间装有佛山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岩贴面。
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的万年青花饰栏杆,雄壮恢弘,充满气势。
2.联谊大厦
联谊大厦是上海市对外开放后的第一幢现代化办公楼,自1985年5月竣工营业,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金融、贸易机构,享有良好声誉。联谊大厦的业主是锦江(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者为荣获“上海市优秀物业管理企业”称号的上海锦江物业管理公司,大厦被评为“全国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大厦”,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的认证。
3.上海龙柏饭店
上海龙柏饭店为40英亩的大型森林花园,是大都市立体构画中的野外楼阁,酒店位于虹桥开发区,毗邻上海世贸商城和国际展览中心。仅需20分钟车程即可抵达市中心,并且饭店距虹桥国际机场只有2公里之遥,距浦东国际机场约45分钟车程。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经典建筑,金茂大厦、上海东方明珠建筑塔、鸟巢等等。
-------------------------------
我是老杜,有宅子,找我,一起看大户。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