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精神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二、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上讲,和谐统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从中国新文化的意义上讲,民主科学、实事求是是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1、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力量。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的互助合作精神.
3、爱好和平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勤劳勇敢
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业绩。
5、自强不息
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四、民族精神属于文化吗?
我们这种民族不同时期会适时的迸发出不同的民族精神,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适合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而且都会被考证是自古以来传承的。
五、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对构建中国当代文化有何意义?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正宗儒学精神;内容是中华民族总结提炼人类社会夏商周以上以下、此前此后数千年历史经验教训,所形成建设红尘世界美好社会的学问;他对构建中国当代文化具有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作用。
没有先进的文化,绝难造就一流的国家。
熟读《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可以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原来靠的是正宗儒学文化。可叹取得政权之后,秦始皇立即变修,秦政权随之土崩瓦解。
人文活动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认识的层次,对精神的认识即唯心主义文化,对物质的认识即唯物主义文化;第二个是运用的层次,即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文化。文化结构的不同说法很多。一般地分为:世俗文化、制度文化、深层次文化。还有的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全世界对于文化概念的描述,有二百多种,太过繁复。简略地说,中国正宗传统文化有两种:一种是道佛出世文化,一种是儒学入世文化。如果你珍视个人命运,就应当尊重高级无产阶级的唯心主义道佛文化。如果你珍视社会命运,就应当尊重初级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儒学文化。但是始终都须牢记《道德经·一章》所载的“玄之又玄”四个字。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亦即“中庸文化”。
文化是日月,是方向。没有日月,岂见光明?没有方向,空余乱撞。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军队、一个国家懂不懂得,有没有中国正宗的传统文化?就看他能不能够由小长大、由弱转强、由在野转庙堂、由多次失败转而立于不败之地?换一种说法:医师治病,药能对症就叫做有文化,药不对症就叫做没有文化;厨师做菜,香气扑鼻、味美可口就叫做有文化,腥膻呛鼻、味难入口就叫做没有文化。
中国正宗传统文化,是心力强大的巨人文化。这个文化在历史上能够修长城,能够开运河,更能够建立令西方世界无比神往的仙邦上国,能够建立大东亚文化圈儿,能够自傲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论语·为政》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如果说《尚书》是一本上古圣人治国理政,建设美好社会高智慧的心得日记,则《道德经》,就是历代后继圣人从《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发轫,不断提炼补充完善出来——修心养性治国理政的精简手册。
真正深入了中国正宗传统阴阳五行文化的经藏便可以知道:“所谓毛泽东思想,其本质不过是马列主义语言体系下的——中国正宗儒家圣学圆通文化里面一个小小的唯物主义哲学分支。”
文化海洋又广又深,唯物、唯心之哲学,都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海水。
六、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国人不信邪,不信神,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能明白人定胜天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道理。勤奋,善良,务实。
七、什么是中国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有着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增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的民族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着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能干、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
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经融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
八、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九、中国精神有哪些精神?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涌现了,
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
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
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十、社会价值和民族精神是哪些?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民族精神根植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实际上就是指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民族文化所包括的范围是很大的,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精神文化遗产;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有从文化层面表现的,也有隐藏于社会深处的。民族精神主要是指精神方面,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并不是民族文化。 另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例,它是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积淀形成,有奴隶社会时期形成的,有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是我国民族文化形成的很重要的时期。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比如,现实中经常讲到的“官本位”,显然就是文化中的一种糟粕。所谓的民族精神,指的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代表了文化主流。 从这些方面来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但并不等于民族文化。
二、民族精神熔铸在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
民族精神熔铸在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指的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方式。也就是说,民族精神是通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文化方面的重要区别,体现在不同的民族品格、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比如,法国文化表现为浪漫,德国文化表现为严谨,俄罗斯人文化表现为深沉、忧郁等。这些气质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长期积淀形成的。通过文化气质,可以体现出民族的区别,而民族精神就是通过不同的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体现出来的。
三、党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党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产生于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特别在执政以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的、忠实的继承者。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优良传统,而这种传统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延续和继承。比如,我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等传统,实质上都是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最优秀的因素。所以,党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民族精神的纲要中,特别提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