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观的什么内容(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6 12:17   点击:130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中华民族是在晚清才出现的说法,是辛亥革命以后才逐渐建立的民族,直到现在,这个民族还在构造的过程当中。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像中华民族这种不依据血缘的民族(很多看似依据血缘的民族,其血缘都经不起DNA的鉴定,世界上根本没有纯血的民族或纯种的哪个民族的人),就只能是文化民族或荣光民族了。

文化方面其实很难统一,荣光民族就是类似于米利坚民族这种,但是荣光一旦衰退,民族也会瓦解。

如果硬要给中华民族安排一个核心价值观,那只能是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本身又是非民族的,总不能古巴人民支持社会主义就说拉美也是中华民族吧?

实际上现在的中华民族只是地域上处于中国境内的民族的统称,还不足以成为可以调用民族主义的民族。

中华二字本身带有文化的性质,故而中华民族应该是一个文化民族,但这个文化不能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旧文化,也就是不能是孔子也不能是安拉,必须是一个全新的文化,也就是现在想构造的一种文化。

(看到了一些奇怪的回答,比如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性。这就属于本末倒置了,中华民族只能是具有凝聚性,即有一个很有力的价值观,然后凝聚了整个民族。磁铁因为有磁化,可以相互吸引,然后紧紧吸引在一起。而不是磁铁想相互吸引于是就吸上了。哪有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是凝聚,然后就凝聚起来了?)

二、为什么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个社会评论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一个人活着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 如果这个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会怎么样。原则和底线 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一定要有精神追求。这样这个人活着有价值。

一个人有原则的 有底线有精神追求 这样的人 社会评价就会高。

一个人可以看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道理一样的。

三、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理想信念,高中政治书文化生活和哲学第109页有涉及。

四、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她是我们这个民族千年万世以来的源头,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未来要向哪里去?

中华文明的精神和灵魂,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根本的依靠,她也是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借鉴之本;她是千年万世以来,每一个家庭和睦兴旺的法宝,她也是从古至今,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指导原则。

中国人的安身之法、齐家之宝、立国之本、民族之根通通都依靠着这条永不断绝的民族命脉,她也是全世界所有民族中唯一没有断绝过的民族命脉。

五、你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提起中华文化,使人的第一直观回答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还得看儒家。

孔子便是这样做的,他在明知未来结果后,仍然选择了做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子路明知危险万分仍不惧怕,用生命践行着儒家的理想,“杀身以成仁”。自周以来3000年的中国史,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儒家是在遵循易理的前提下“超越吉凶”,当没有了吉利,也就没有了凶害。一个事情或一个价值,如果是生命中必须要去做的,那么无论吉凶,都得坚定的走下去,甚至当生则生、当死则死,“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人活于世间,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愿望。基本层次的快乐是得到五感能直接感受到的快乐,有钱、权。更高一层次的快乐是你认同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一个人心中有了吉凶就不是高等的人生价值了,落入了中等如果还相信吉凶命里注定,就更糟糕的落入末等了。

这是孔子以及儒家对《易经》的最高理解,这是一种止于至善的“知、仁、勇”的人生践行,这是几千年家国情怀的传承,这是中华精神之根骨。

后世鲁迅的一句话说的很好:“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纪念刘和珍君》)

看到这里,我想你也应该能够懂得,在百年沧桑中建立新中国的都是些什么人了吧!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六、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仁爱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人类关系、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强调“仁义礼智信”的五伦之道,提倡“克己复礼”、“以德服人”和“和为贵”的治国思想,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传统则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包括中国的语言、文学、哲学、艺术、科技、宗教和习俗等方面。中华文化传统强调中庸之道、尊老敬贤、孝悌忠信、礼仪文化等价值观念,重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秩序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文化的核心还包括尊重自然、和谐共处、道德规范、思想开放和国家荣誉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和传统。这些价值观念和传统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具有以下特点: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伦理道德观,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包括语言、文学、哲学、艺术、科技、宗教和习俗等方面,重视中庸之道、尊老敬贤、孝悌忠信、礼仪文化等价值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尊重自然、和谐共处、道德规范、思想开放和国家荣誉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这些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政府和社会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注重融合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七、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经历下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八、何谓真正的华夏民族精神以及价值观?美国对外传达的“自由”“民主”,我们传达什么呢?

反对西方中心论。

--------------------------------------------------------------------------------------------------------------------------------------

南宋崖山之战再无中国,观点出处已不可考,但最先鼓吹这个观点是侵华日军。

为什么要鼓吹这个观点呢?

不难看出,这是为了消灭中国人的抵抗心理。因为真正的中华正溯从来没有民族之别,向来都是华夷之辨。即:狄夷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出狄夷者,狄夷之!我们所有的骄傲和信仰是基于我们是华夏正溯。侵华日军想要用这种观点论证中国人不是华夏正溯(正朔),是狄夷,而日本才是华夏正溯。

日军的鼓吹这种观点是一种战略阴谋,想摧毁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其论点之荒谬,实在没必要作为一种自卑的证据拿出来。

我见过对这种观点,最犀利的反驳即:牧野之后无华夏,山顶洞后无中国!

保命哲学是一种污蔑,跟鼓吹崖山之战再无中国性质相同。君不见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么?

----------------------------------------------------------下面做点展开-------------------------------------------------------------

中华文明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5000多年的历史中(五千年,可能不严谨哈,姑且用之),不断迎接各种天灾人祸,延续自己的文明,吸收容纳外来文明,这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一个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对祖先的崇拜,对族群的向心力,对统一的向往等等都是这个族群的最大特点。

中华文明最大的财富,就是我们先祖不断抗争中挣扎着将文明延续下去的决心和能力。实用主义是我们最大的特征,也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进入近代化的中国,一方面是因为5000年传承,辉煌的历史成就始终是中国人心底最后的信心来源,一方面是将近100多年的屈辱史,又是这个民族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造就了当代中国人奇怪的心理状态,极度自大,与极度自卑。

特别表现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各种激进的观点,特别容易出现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或者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即使有中庸者,这种中庸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习惯,而不是一种来源于自信的取舍分析。其实这种全盘否定,全盘肯定,是极端自卑心理的一种体现。因为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造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对待西方主流文明上,成了应声虫。(所谓的被深度洗脑)

这种文化不自信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半年前曾在某网站上看见过这么一篇文章,讲述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否是应该的,合法的?为了论证其论点,将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也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作为事例,从而论证中国这么做也是应该的。想一想还真是可悲!要证明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合法性,还得举个美国就是这么做的,仿佛外国如果不这么做,中国这样做就不合法一样。这是文化上的极为不自信,让我感到震撼的事情在后面,我在看完这个例子之后,真的因为美国也有这样的行为就感觉很有说服力。这种文化的不自信甚至可能已经扎根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自此,开始反思,开始质疑一些东西。

20世纪,世界上流行两大意识形态。一种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gczy,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自由与民主)。

建国战争的经验,使得我们毫不犹豫的相信了马克思为代表的gczy,从而这种意识形态在中国生根发芽;改革开放后,部分刚脱离了前一种意识形态的中国人又毫不犹豫的相信了另一种意识形态(自由与民主)。随着市场经济的成功,在之后的几十年,这类意识形态也发展壮大,同样在国内生根发芽。这些外来的文化深刻的影响了当前的中国人,无论是出于上层的知识分子,还是下层的普通小民。

在200年的学习中,落后,是中国人最根深蒂固的自我认知,我们已经习惯性的将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成糟粕扔到了喜马拉雅。曾经的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许多社会精英都习惯性的将欧洲中心论当成自我认知的起点,他们自诩学会了西方的批判精神,面对传统文化,他们仿佛打了鸡血,充满了批判主义的精神。却重来不会质疑意识形态的狭隘性,他们深度的信奉着普世价值,将福山历史的终结奉为圭某。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是唯一,且正确的选择,

然而何谓真正的华夏民族精神以及价值观?

是呀,经常这样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于从西方中心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民族,宗教,而不是华夷去区分群体,我们已经习惯用自由与民主,甚至gczy去探讨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们已经习惯吐槽中医,自觉去西医馆看病。某些人甚至已经习惯于吹捧外国人的高尚美德,甚至有些精神美国人已经习惯于“我们新教徒建立美国×××”,而我们的仁义礼智信,早已不知道扔到何处去了。当前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此: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到中国国力再次崛起的今天,蓦然回首,我们有了经济财富,我们的文化财富呢?

对呀,从核心价值观来说,美国有自由与民主,中国有什么?

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人迷惘的根源,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你放罢唱,我又登场,是因为我们的硬盘里没写入属于中华文明自己的东西。

如何重塑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我们这一代,甚至我们这几代人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承担起这个责任,可能几百年后,人还是那些人,只不过,用的不再是汉字,说的不再是汉语,他们记忆中的先祖是蒙昧落后的代表,他们信奉的是西方的宗教,祭拜的是他们的神,而不是家祭无忘告乃翁。

近两百年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所有的外来文化必须本土化之后才能算是学到手。

中国最为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在上个世界7,80年代,政治精英们的成熟选择,并没有傻乎乎的从一个意识形态脱离出来,就傻乎乎的跳进另一个意识形态的陷阱。而是吸取了冒进的教训,慎重的重拾老祖宗最重要的生存哲学:实用主义。踏踏实实的去探索,而不是盲目的去大规模实践一些尚在验证中的理论。

就本质而言,实用主义和西方的保守主义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不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被一套完美的设计而变成人道天堂的。更不会相信所谓的普世价值。盲目的创新和盲目的反省都不是什么好事。

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老而朴素的实用主义。近两百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蜕变,从经验实用主义变成了科学实用主义。

近三十年的中国经济的崛起,告诉我们,科学实用主义不见得是坏事,慎重的对待改革,慎重的对待舶来品。大胆的假设,小心求证,逐步推广,实用为上,在主流价值观缺失的今天,回过头去,自信的而不是盲目的反省,才能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跳出两种西方意识形态对我们的束缚,重新去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些流行了近两千年的文化,仅仅因为不同于西方主流文明,就没有一点价值了吗?

走出西方的对立二元论,重塑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以自信的心态,科学实用主义的方法,去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而不是永远站在西方中心论的角度去简单粗暴的处理传统文化,去简单的膜拜西方主流文明。

当历史的车轮走在十字路口的今天,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学会去质疑,学会去反思,学会不要站在西方中心论角度去分析问题。

所以,我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与题主,但我知道,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它的种子应该是从传统文化中诞生,用科学实用主义的方法,自信的汲取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明的精华养料,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培养,去酝酿出来的。这些东西可能已经诞生,但它需要在博弈中成长,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可能会阵痛,可能会痛苦,当有一天,这些东西内化为我们灵魂深处的时候,可能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诞生了。

--------------------------------------------update:2014-06-02----------------------------------------------------------

有的童鞋可能一看我那句反对西方中心论就有些情绪激动,所以很多人对我文章的理解可能不是我本意。

我强调一些被误解的观点。

第一:我不是反对学习西方主流文明,中华民族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有着最为宽广的胸怀和学习精神。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种学习外来文明,应该是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实事求是,反对激进。

第二:我并不认为当前西方世界的主流价值观:自由与民主是一无是处的。恰恰相反,西方文明能够称雄世界,统治世界近500年,是极有可取之处的,然而,我不认同普世价值这种提法,这种提法出现于一种静态的世界观,认定这个世界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某些价值观将是永恒正确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客观世界都是动态发展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恒,是普世的。民主的实现形式应该不限于英美式民主,应该能够,容许更多途径的探索。《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所以,学习,不应该是简单移植,更要结合本土化的探索。(有兴趣了解普世价值的童鞋可以去看看福山和他的书【历史的终结】)

第三:我说华夷之辩,有童鞋竟然认为我是皇 汉分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华夷之辩是基于文化的认同感,来区分人群,而不是以民族来区分人群。发源于民族主义的民粹主义本就是西方文明的糟粕,是我们应该极端警惕的对象,华夷之辩本身就是反对这类民粹主义的。


给大家推荐一篇极好的文章:

别想说服我!

http://www.guokr.com/blog/451353/

我经常用这篇文章来警醒自己。在对待某些异见问题的时候,让我保持冷静。

洗脑:只允许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它无法容忍对该种思想的任何质疑,更无法容忍任何不同和对立的思想。如果说教育是让人们学会思考,那么洗脑就是让人们放弃思考,只会遵从。

摘自:

「洗脑」利用了哪些心理学原理?会使人脑发生生理变化吗?

----------------------------------------------------------------------------------------------------------------------------------

另,谢谢

@田杰

@flycicitsh

@唐毅

指出的别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