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中国总共有多少种文字?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30 05:49   点击:267  编辑:yyns   手机版

除开已经灭绝的古文字,和以罗马字为部分少数民族创制的新文字,目前中国境内仍然在使用,或者仍未完全灭绝的传统文字有以下十九种(有遗漏的请补充):

1、汉文当然是中国境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汉字属于意音文字。

2、回鹘式蒙文,又称传统蒙文,是通行于中国内蒙古地区的一种竖写文字,从左至右阅读,是1204年成吉思汗命回鹘人塔塔统阿借鉴回鹘字母创制的表音文字。外蒙古则在获得独立后采用俄国的西里尔字母拼写蒙古语。回鹘式蒙文长这样:ᠮᠣᠩᠭᠣᠯ(该单词意为“蒙古”,读作monggol,请自行顺时针旋转90°)。另外,一些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牧民也采用回鹘式蒙文拼写本民族语言。

3、满文,是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拼写满语的表音文字,后经1632年皇太极命令学者达海改进部分字母的字形以及拼写规则而定型。因借用蒙文的缘故,满文同样是竖写文字,从左至右阅读。满文长这样:ᠪᠠᠨᡳᡥᠠ(该单词意为“谢谢”,读作baniha,请自行顺时针旋转90°)。

4、由满文衍生出的文字有锡伯文(锡伯族的文字)、达呼尔文(达斡尔族的文字)。锡伯文在满文的基础上对一些字母的写法以及部分拼写规则作了修改;达呼尔文则加入了满文中没有的长元音字母,并且引入了锡伯文、传统蒙文的一些拼写规则。另外,在清代也曾使用满文拼写赫哲语,但是最终未能推广。

5、中国境内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的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又称“吉尔吉斯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又称“鞑靼族”)、回族(使用波斯语)、东乡族(使用小儿经作为文字)、撒拉族图尔克撒拉文)。例如,以阿拉伯字母(从右至左横写)拼写的维吾尔文长这样:

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维吾尔文

6、谚文,是朝鲜族用于拼写朝鲜语的一种表音文字,由朝鲜王朝第四任国王世宗李祹于1443年创制。朝鲜族(韩民族)原本通用汉字,谚文的作用仅类似于今天的汉语拼音;近代朝鲜掀起白话文运动,出现“汉谚混写”(即汉语词写成汉字,固有词以谚文拼写);1953年,北朝鲜率先彻底废止朝鲜汉字,专用谚文,中国的朝鲜族亦随之废止朝鲜汉字,韩国则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废止朝鲜汉字的使用。谚文长这样:친구(该单词意为“朋友”,对应的朝鲜汉字写作“親舊”)。

7、俄文(西里尔字母),是俄罗斯族人用于拼写俄语的一种表音文字,主要通行于新疆(东北的俄罗斯族大部分已汉化)。俄文长这样:русский(意为“俄罗斯”)。

8、藏文,是藏族人用于书写藏语的表音文字,根据古典藏语语音而创建,主要通行于西藏以及四川西部的藏区。另外,门巴族珞巴族也通用藏文拼写本民族语言。藏文长这样:བོད་སྐད་(意为“藏语”,读作bod skad)。

9、彝文,又称“爨文”,是彝族人用于书写彝语的文字,目前有凉山规范彝文(通行于四川大凉山地区)和云南规范彝文(通行于云贵地区)两套文字体系,前者是表音文字,后者是意音文字。凉山规范彝文长这样:ꆈꌠꁱꂷ(意为“彝文”,读作nuosu bburma);云南规范彝文长这样:

云南规范彝文

10、傣文,是傣族人用来拼写傣语(又称“泰语”)的表音文字,由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中国境内通行的傣文有傣泐文、傣那文、傣端文和傣绷文四种。傣泐文长这样:ᦺᦑᦟ(意为“傣族”,读作/tai˥˩/);傣端文长这样:ᥖᥭᥰ(意为“傣族”,读作/tai˥/);傣那文长这样:ᥑᥣᥛᥰᥖᥭᥰᥘᥫᥴ(意为“傣那语”,读作/xaːm˥ tai˥lə˧˥/);傣绷文长这样:ၵႂၢမ်းတႆး(意为“傣绷文”)。

11、景颇文,是景颇族(又称“克钦族”)用来书写景颇语的文字。景颇族原本有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因未成体系而濒于消亡,后通用表音文字缅文(由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拼写景颇语。缅文长这样:ကချင်ဘာသာ(意为“景颇语”);原始的象形景颇文长这样:

原始的象形景颇文

12、喃字,是京族人使用的书写京族语(越南语)的文字,是借鉴汉字创制的一种意音文字,造字法主要有:形声、训读、音读、借用四种,书写方式与汉文相同。该文字通行于广西京族地区。喃字长这样:

部分喃字及其对应的当代越南国语字

13、方块壮文,是壮族人使用的书写壮语的文字,是借鉴汉字创制的一种意音文字,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训读、借用七种,书写方式与汉文相同。该文字通行于广西壮族地区。方块壮文长这样:

方块壮文

14、方块侗文,是侗族人使用的书写侗语的文字,和方块壮文一样,是借鉴汉字创制的意音文字。该文字未成体系,现处于濒危状态。方块侗文长这样:

方块侗文

15、僰文,又称“方块白文”,是白族人用于书写白族语的文字,和方块壮文一样,是借鉴汉字创制的意音文字。僰文的自造字较方块壮文要少得多,大部分字直接借用汉字,可能是因为白族语和汉语分化的时间不长的缘故。该文字历史上广泛通行于云南白族地区,现已极度濒危。僰文长这样:

僰文

16、传统纳西文,分东巴文哥巴文两种,均在云南部分地区使用,前者是世界上极少数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后者是一种表音文字。

东巴文
哥巴文

17、方块苗文,现存的有板塘苗文、老寨苗文、古丈苗文三套文字体系,是借鉴汉字创制的意音文字。

方块苗文

18、羌文,是羌族用来拼写羌语的文字,南部方言采用表音文字尔玛文拼写,北部方言则借用西夏党项字的偏旁部首表音,两者均为横向书写。

尔玛文示例
表示羌语北部方言的单元音的党项字偏旁

19、仡佬文,是仡佬族用来书写仡佬语的文字,和方块壮文、僰文、喃字等一样,是由汉字衍生的意音文字,1989年在贵州安顺被发现,未成规范和体系,使用情况不明。仡佬文长这样:

仡佬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