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少数民族都有哪些传统文化?可以科普一下吗?
传统文化是指中原地区、华夏、九州。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不相关的,他们有他们民族的根和传承的东西,互相之间差异也很大,是不同的概念,但也是属于东方民族体系范围之内的,并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就不讲了。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怎样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就如同每一个人有优点与缺点一样,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优秀之处与缺憾之处。
优秀的文化不需要保护,也会被其他民族吸收与融合。这种吸收与融合,不是仅仅被汉族文化吸收与融合,还会被世界其他遥远的民族借鉴与融合。例如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了二胡、琵琶,以及新疆的歌舞文化艺术等等。
不算优秀,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吸收与融合。例如国内的锅盔与烧饼的技艺,就是由历史上的新疆传播过去的。
一些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会自然而然的融汇入主流文化群体之中,无需保护,因为其本身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泯然众人而已。
至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中的落后习俗与文化,即便是少数民族自己恐怕也不愿意保护与传承下去,例如彝族抓娃子习惯,藏族人皮唐卡艺术等。
在现在影像保存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三、如何更好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
最重要的就是民族学校的文化教育。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由于汉化太严重,已经连本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会了,何谈发展?
所以说,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前提一定是要给他们合适的环境和保护政策,让他们在“存在”的基础上发展。
就像少数民族聚居区可以开展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大学校园里可以开设少数民族文化选修等。
四、少数民族文化该如何继承?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汉族文化普遍发展。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得不到青少年一代的有效传播与发扬的危机,为此,如何加强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公共场合交流语言,与使用自己少数民族语言的冲突,公共场合交流语言以使用普通话为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与自己民族的人,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交流。这二者并不是博弈关系,可以具体场合使用具体语言。
首先,普及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起团结心的语言纽带,更是我们的义务。我认为普及好普通话可以为传承和发扬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服务,现在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户籍为少数民族,却不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说明少数民族文化有待进一步传承与发扬。
传承和发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这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少数民族先辈们在生活实践中造就的宝贵结晶,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个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其中不妨有大部分汉族对少数民族感文化颇感兴趣,汉族学习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一重要途径。
其次,要让各个少数民族后生认识到自己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自豪感。让少数民族文化棒在一代又一代的少数民族后代手上传递。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最后,烟花因不一样的色彩而美丽,因不同而映射出五颜六色的精彩。因56个民族的团结而结晶出灿烂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
因此我们不能丢失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希望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凝聚起中华民族这一核心力的团结力,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梦。
五、想一想: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各具特色,你能联系云南地形特点尝试解释一下吗?
先审题,关键词: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云南地形特点。
文化艺术包括哪些方面?文化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的总和体现,同时也是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的一个标志。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衣着、【住宅】(接下来我会以傣族的住宅举例)、生产工具等内容。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内容。
风俗习惯包括哪些方面?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岁时节日民俗 (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云南地形特点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的影响。先想想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然后筛选一下哪些跟地形特点有关?
云南有什么地形特点?五大特点:一是高原波状起伏。二是高山峡谷相间。三是地势阶梯递降。四是断陷盆地错落。五是江河纵横、湖泊棋布。这些地形特点会为少数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取其中某种地形特点来分析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的影响:
举个栗子,由于西双版纳等南部地区潮湿多雨,于是形成了形式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傣族竹楼。为了适应当地潮湿、炎热的气候和每年五月至十月长达半年之久的雨季中的大雨、暴雨的袭扰而创造的。竹篾编的墙和竹子制作的楼板有利于通风散热,而下层透风的柱子便于通风防潮和防御洪水、野兽的袭扰。傣族常常利用竹篾内外层不同的颜色将竹墙编成美丽的花纹加以美化。傣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由幼子继承,因此子女成家后,即与父母分居,建新房另立门户。所以一般家庭最多三代。傣族的竹楼正是和这种小家庭的要求相适应的。
这里只是简短的举个例子,不是一个现成的答案,该怎么去想的思路已经理清楚了,接下来就该需要答案的你进一步“想一想”了。
六、「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汉字、数字8、6、4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七、如何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名族”是国族其意义等同于“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所以,今天少数名族文化确实是其一部分。
但中国有5000文明,中国文化是指华夏文化,也就是汉文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