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地球上万千生物归根到底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基因的传承,人类也不例外。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亚种,而人类的种族之间的区别就是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化的传承就是这个种族能够延续的根本原因,一个种族文化的衰败同时也预示着这个种族即将被淘汰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有哪些是大体完整的传承下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核心,可归结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9,600,000平方公里国土上繁衍生息、同心筑梦的中华民族,就是这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具体体现。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主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道德根基和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柱及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确保了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将中华儿女凝聚为一体的价值系统,是56个民族得以统称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时期对世界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软实力。
三、一个民族的传承是血统重要还是文化重要?
文化。
1945年,日倭投降时,在中国留下了十几万遗孤。这些日本遗孤大部分被中国人抚养长大,并且大部分被划为汉族。如果血统比文化重要,干嘛要把这些日本人纳入中国,还纳入汉族?
有胡人汉化的例子,反之也有汉人胡化的例子。明朝李东阳写过一首诗《鲜卑儿》
鲜卑胡,汉儿是汝奴。
夫为汝耕,妇为汝织纑。
使汝温饱相歌呼,胡为虐彼无宁居?
汉土著鲜卑汝客,作一疋绢一斛粟。
为汝击,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
高丞相,三军主,能胡言,能汉语。
胡为爪牙汉肝腑,奸雄桀骜不足数,犹能虎视中原土。
君不见鲜卑小儿难共事,河南行台徵不至。
诗中提到的高丞相指的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他爹高欢。高欢曾担任北魏的丞相。“胡为爪牙汉肝腑”,意思就是高欢为胡化的汉人。诗中“鲜卑儿”这个头衔,显然扣给了北齐高家。血统上,北齐高家是汉人;文化上,北齐高家是鲜卑儿。
另一方面,明朝的时候,鲜卑人早已融入华夏,彻底成为汉人。拓拔慕容宇文这些姓氏早已收录到汉人的百家姓中。李东阳写这首诗不是鄙夷鲜卑血统,不是鄙夷拓拔慕容宇文这些源自鲜卑的姓氏,而是鄙夷汉人胡化。
华夏并不搞血统论,反倒是蛮族侵略后大都会按照人种,搞等级划分、血统论、种族歧视。例如胡元搞的四等人,满清搞的牛录八旗。华夏则是教化蛮夷、用夏变夷,讲究宽容、平等、以德服人。例如朱元璋在《讨元檄文》里写道:“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例如同盟会的《讨满檄文》写道:“维尔胡人,尔在汉土。尔为囚徒,既审斯义,宜知天命,宜返尔部落,或变尔形性,愿化齐民,尔则无罪,尔乃获赦宥。”哪怕是日倭,在抗战胜利后,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也大都被好好的抚养长大。
也许有人觉得是文化强大的民族靠文化传承,文化落后的民族靠血脉传承。然而文化落后的民族传着传着就串了。
肃慎=>秽貊=>挹娄=>靺鞨=>女真=>满洲
猃狁=>犬戎=>匈奴=>东胡=>突厥=>蒙古
说到蒙古,13世纪的蒙古人被称为“世界征服者”。蒙古的扩展,可谓一时显赫。可惜蒙古打到哪就分封到那,分封到哪就分裂到那,分裂到哪就融入到那。扒一扒蒙古当年的各个汗国,有被突厥化的,有被印度化的,有被基督化的,有被斯坦化的,当然也有“归我者永安于中华”的,自然亦有“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的。欧洲有句谚语:剥开每个俄罗斯人的皮肤,里面都住着一个蒙古鞑靼人。从散播文化的角度看,蒙古是失败的;从散播血统的角度看,蒙古倒是很成功。
四、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并将其传递给后代。传统文化包含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文化的重要途径,并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撑。传承传统文化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有根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们在处理当代问题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也为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悠久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文化,包括诸如语言、宗教、哲学、礼仪、艺术、体育、文学、历法等各方面的文化元素。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标志,被认为具有独特性、鲜明性、深远性和丰富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古老的文化遗产,也有新兴的文化形态,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儒家的仁政思想、道家的兼容并蓄理念、佛家的慈悲喜舍信仰、孔子的“五德”等,都对现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和文化沟通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家园,更是构建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五、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谢谢邀请。我是民族主义者,尝试从民族角度回答。
1.继承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意识和记忆,得不到传承如同植物人或失忆,没有任何的生存技能,灭亡于残酷的丛林竞争中是必然的结局。
2.在我们人民心中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不理解“人民心中”的意思,如果指的是个人思想的话,有些太泛了,比如文艺方面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3.怎样区分文化中的糟粕呢?
靠历史检验,不符合民族长远利益,无法确保民族生存发展的就是糟粕。
4.道德伦理也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吗?
是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怎样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就如同每一个人有优点与缺点一样,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优秀之处与缺憾之处。
优秀的文化不需要保护,也会被其他民族吸收与融合。这种吸收与融合,不是仅仅被汉族文化吸收与融合,还会被世界其他遥远的民族借鉴与融合。例如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了二胡、琵琶,以及新疆的歌舞文化艺术等等。
不算优秀,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吸收与融合。例如国内的锅盔与烧饼的技艺,就是由历史上的新疆传播过去的。
一些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会自然而然的融汇入主流文化群体之中,无需保护,因为其本身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泯然众人而已。
至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中的落后习俗与文化,即便是少数民族自己恐怕也不愿意保护与传承下去,例如彝族抓娃子习惯,藏族人皮唐卡艺术等。
在现在影像保存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七、为什么要传承文化?
文化就是传承的意思
而传承文化,不是要传承文化这个抽象的东西
是去传承“传承知识这件事”本身。
文化本身就是传承下去的知识的意思。
提倡的,也不是刻意复古
而是古代有留下的好东西,因为有人会喜欢所以留下来了。但是因为其他的事,白白丢了。对此感到可惜。
提倡的是,把好东西留下来这件事本身。
是让一群人用大好青春去为一件本没有经济效益的事努力,对这种奉献精神的肯定,也为这群人的努力得到足够多的支持而宣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