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什么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31 19:05   点击:152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哪里?这种问题问的出来的人越多就说明越“自信”?

谢邀!

一、源头久远。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孕育诞生最为久远的文化之一。早在远古时期,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众多先民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这些不同的氏族、不同的部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远古文明,从初始一个个文明孤岛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从一个个文明的涓涓细流融汇贯通成中华文明的大江大河。

二、兼收包容。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危机,仍旧屹立不倒,薪火相传,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兼收包容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古巴比伦文明由于公元前539年波斯的入侵而烟消云散,古印度文明毁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的入侵,古埃及文明更是由于先后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和伊斯兰文明的入侵而面目全非。唯有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如早期的四夷入侵、五胡乱华,到元代和清代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直至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进入,不仅未能使中华文明中断或灭亡,反而不断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医家等各家各派百花齐放,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各门学科的诞生、发展和繁荣,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深深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并较早产生了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爱礼让、以德服人,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智慧思想。

四、影响广大。中华文明以中国为主体,向周边扩散,形成了涵盖整个东亚,辐射东南亚的广大的中华文化圈。在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中华核心文化圈外,朝鲜半岛、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都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今天,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扩大。

一直以来,我们对自身的文化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严重的误区,导致有些人有崇洋媚外思想,没有文化自信。甚至出现了上楼那个匿名用户这样的人,你看看他的言论:“中国应该被西方殖民一千年,从人种到文化彻底换种。”先不说别人有没有自信,这个匿名的人的脊梁骨已经碎成渣了。就像这匿名之人一样 ,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危害深重。致使国人没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导致崇洋媚外现象严重,部分人西化思想严重,特别是在一些青年身上表现突出。导致传统文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众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惨遭湮没,甚至走向泯灭。导致民族认同感降低,国家凝聚力削弱,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我们面临着丢失传统文化的危险。

匿名答主会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欧洲中心主义在作怪。所谓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的一种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地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在文艺复兴以前,西方世界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经济文化极不发达。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才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到17世纪末科学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依赖其科学技术,在军事和航海上走在世界前列。凭借其军事和航海,发现新大陆并进行殖民扩张。西方的殖民掠夺完成了其资本积累,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也不断进步。西方世界从黑暗的中世纪,到17世纪的大势殖民扩张,从被征服者变成征服者,由“乞丐贱民变成了强盗财主”,一夜暴富,信心爆棚,变得狂妄嚣张。另外,为了他们血腥野蛮掠夺世界其他国家的行为寻找合法性。因此,在历史文化上产生了欧洲中心主义论。这种历史观使其在历史文化领域狂妄,在文化观念上具有优越感,视其他民族为劣等民族。因为我们曾经被其殖民掠夺过,我们也被认为是劣等民族,文化落后。这一强盗逻辑和论调,直到今天在西方世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正因为很多人没了自信,所以才要提高文化自信力,首先应该摒弃错误文化观念,建立正确的文化心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体现在行动上。人们应清空头脑中的错误思想,不再妄自菲薄,不被西方邪论牵着鼻子走,自觉抵御针对传统文化的歪理邪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只有热爱才会了解,要通过了解增进热爱。对待传统文化不但要有正确的态度,还应有正确的方法。我们不能把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所宣传的东西当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我们要发现精华,更要认清糟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以上一些段落摘于一篇文章,侵权必删,这是链接

http://www.xzbu.com/3/view-7307474.htm

二、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中华文化可谓易经文化,易经文化依从易经原理,易经原理属于科学范畴。所以,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最终来源于科学。事实上,易经是对宇宙法则的抽象表达状态。由抽象到具体,中华民族就有了 一系列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行为成就。如对经络穴位的认识与运用,对气功及中医中药的发明创造,对环境气候亘古不变的干支历法,以及对社会伦理和兵法的规范认知等等。其中,有许多的探索作为令现代科学都难以解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易经是对宇宙深层次的原理抽象。现代科学涉足尚浅,便难以理解古人的相关信息从何而来。

这里,具体方法的有效性验证了系统抽象的科学性。换言之,中华文化走科学路线,这是其历久不衰根本原因,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参考资料:《大命共慧》著作人:李南

三、中国人有文化自信吗,文化自信究竟是什么?

自信来自于文化!

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交融。文化交融是一种自身文化+拿来主义,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积极的、主动的、正能量的,文化交融也是“自我发展”+“中国化”的一种体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其他文化不断接触和碰撞,吸收了很多其他文化元素。文化交融,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学习的可贵精神,也体现了我国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特点。

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农耕细作到现代化发展,从《道德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向提倡和谐发展,倡导协同共赢。中华文明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儿女应当拥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全盘否定其他文化,而是兼容并包,融合发展。

虽然中国民族遭受了近代巨大的劫难,但是我们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目前也正在民族复兴的路上。为什么还有人盲目地“全盘西化”和“崇洋媚外”,为什么“不自信”呢?从古至今,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来源于和根植于中华文明,这样的案例举不胜数。例如,流水线、集装箱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理念,也都是起源于中国。就连26个拉丁字母的“J&Y Latin Letter Theory”也是中国人先提出来的。

此外,中国化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例如,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思想的中国化;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合气道、剑道等搏击武道的中国化;咖啡、西餐等饮食的“拿来主义”;西装、婚纱等服装上的“借鉴”;西医、西药、中西医等医学上的“发展”等等。这些案例也都体现了文化交融,展现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特点。

参考:戈壁有风:杂谈: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人教版数学教材)事件,看文化入侵vs文化交融、崇洋媚外vs文化自信、教条主义vs 实事求是

四、文化自信,软实力对于世界有何影响?

晚上吃饭时,听到旁边的一对小情侣讨论青岛与洪涝灾区排水系统的差异,言语中无不夸耀德国的排水系统多么多么高大上,国内的排水系统简直被完爆,最后更是得出了“被殖民也还是不错的。。。”的结论。然而事实是德国修的下水道只占青岛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有利且有用的排水系统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重修的。悲愤之余,我想除了这二位随大流,人云亦云,缺乏分辨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外,恐怕还有国人自卑的心理,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圆!

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百日维新” 新式学堂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 西方国家一直在对中国进行文化输入和渗透,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渐渐被忽视。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长大出国留学;上学后,老师建议我们出国攻读专业学术;工作后,同事又争相国外定居。虽然国外优秀的文化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但无论面对多少舶来品,我们都不能偏离自己的文化和立场,忘记初心。

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无论是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都江堰还是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三峡大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原封不动的“传家宝”,我们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搬运工。我们更应该是通过创新、创造,使传统文化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神州系列的上天,蛟龙号潜水器的下海都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成果。

于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但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仅凭一腔热情和自以为是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无法树立文化自信的。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有些人虽然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却弄丢了理性分析的“技能包”。盲目的跟风他人,一有风吹草动,就以集体抵制某国货物的方式“爱国”。也不知当他们的拳头砸向开日本车的“卖国贼”时嘴里是喊的是庐山升龙霸还是天马流星拳。。。真正的爱国行为是努力提升自己来帮助国家进步!

没有文化的作用我们是无法创造“中国奇迹”的。在中华文化日益走向复兴,中华民族日益恢复“高富帅”形象的时候我们不希望狭隘的民族主义声音出现更不希望甘愿为奴的思想出现,毕竟兽人都永不为奴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