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堪称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什么?
生产力
可能有些人没经历过饥荒,不知道自己嘴里的"天赋人权"从来都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人权。
二、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有多重要?
谢谢邀请 ( 'ω' )
首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什么是民族呢?怎么定义一个民族呢?民族是指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是在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在客观上能与其他群体区分开的一群人。从定义上来说,文化可以说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啦,所以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呀。
我也加个图(๑•̀ㅂ•́) ✧
三、中华文明有哪些经典的代表性标志和符号?
当然是龙啦。
要说龙先说蛇,中华文明对于蛇的崇拜来源已久,《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如图:
这就是中华民族流传最广、材料最多的两位祖先,女娲造人,伏羲定八卦,两人是可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但在古人观念中,他们是巨大的龙蛇。其实不光是在这两个人身上,盘古、共工等神话人物也被记载成“人首蛇神”的模样。可见中华文明中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是我们今天似乎很少提及这一点,从没听过有谁自称是“蛇的传人”,我们更喜欢以“龙的传人”自居,龙和蛇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甚至更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标志——龙,就是从蛇的形象演化而来。对此我深表赞同,毕竟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蛇却是现实的产物。中华民族的信仰如何从蛇变成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提到龙就不得不提到凤。凤,鸟也。远古时期的中华文明有以蛇(龙)为原始图腾崇拜的,也有以鸟(凤)为信仰的。我相信在早期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原始社会中,蛇图腾和鸟图腾两大集团一定占据这斗争的主导地位,可谓“龙飞凤舞”了,最后以蛇为图腾的集团战胜了鸟以及其他各种集团,获得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小统一和霸主地位,自然得到了晋升。
令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他的进化方式,他没有选择蜕皮变成大蛇,而是变成一种崭新的动物——龙!
我们不难发现,龙是以蛇为原型的,可它同时还有马的毛、鹿的头、狗的爪、鱼的须……集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动物为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龙所具有的这些其他动物特征一定是来自被“蛇集团”征服了的其他集团。今天“蛇”打败了“马”,吸纳了“马集团”原先的人,于是便于和谐相处或是显得威风,就把马鬃安到自己氏族的图腾上,明天“鹿”也被“蛇”打败了,于是“蛇”就有了鹿的头……就这样,龙这个形象产生了。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因为“蛇”打败了“鸟”,因此蛇会飞了,成为了真真正正的龙,而鸟毕竟也很强大,没有完全被吃掉,而是变成了“凤”,飞越悠悠千载,始终庇护这吸纳了他的子民的龙,二者一个代表了至刚至健,一个代表着贵弱守雌,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种太极图式的和谐,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龙的形象代表了我们祖先和而不同的包容特质,作为华夏文明的代表符号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标准是什么?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公民素质水平高低:公民素质涉及广泛,包括民众的道德水准、法律意识、公德心等方面,这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2. 教育水平: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文化素质的关键手段,较高的受教育水平通常表明一个社会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
3. 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创新,一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4. 社会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通常会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5. 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人文关怀。
这些标准并不能完全涵盖文明社会的所有方面,但它们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的参考。
五、文明的标志或者评判标准是什么?怎么证明两个文明之间是有关联甚至延续的?
文明的标志有很多,比如大型城址、阶级分层、宗教、奢侈品、文字、大型工程、手工作坊、冶金、农耕等等,符合其中几项就算是文明了,各国的文明方式和文明程度是各有特点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至于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延续可以从出土的器物类型和建筑形态或者丧葬方式等方面去判断。比如说良渚和石家河的玉器类型跟凌家滩的玉器相仿,而凌家滩属于崧泽文化群,并从崧泽文化的陶器类型和分布区域上分析得出良渚的前身是崧泽文化。陶寺出土有良渚玉琮、良渚类型的三角形耕田器和彩绘龙盘,可以分析得出良渚人的去向和文化延续关系。
六、文明的标准是什么?
传统上,国际学术界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为样本,概括出文字、冶金和城市为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称之为“文明三要素”。这一认定文明的标准,长期以来被人诟病。照此标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具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而中华文明却只有3300年的历史。
这一标准最根本的缺陷在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技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没有文字,因此均不能被认定为文明。
2002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工程以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等遗址为工作重点,在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考察后,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认为,文明社会开始的标志有以下几点:一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口增加进而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进而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据此,我国学者提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据此,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被提前到距今5500年-5000年左右。
七、一个民族的传承是血统重要还是文化重要?
看脸。
如果一个民族和相邻民族长相差距很大,就是血统重要,因为脸摆在那里,怎么想象都想象不到一起去。有人说,ABC再白心也是亚裔,那是因为亚裔和白人长相差太多,一眼就看出来了。
但如果某区域内的不同民族长相区别不大,传承就是文化重要,外貌没有特殊标志,民族的独立性就高度依赖文化标志,只要文化认同一致,日常生活习惯相似,不需要太久时间别人就认不出你从哪来的了,血统的力量十分有限。
美利坚的欧洲裔也是来源于许多不同民族的,血统差距比中国的不同民族更大,现在还有多少独立性?
八、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对于民族文化你了解多少?
少数泯㵀越发扬自己的泯㵀文化,就与主体民族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文化差异越大,离心力越来越大,迟早有一天与主体民族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泯㵀要想长久地存活下去,就要积极汉化,积极向主体民族靠拢,以获得主体民族的信任和支持!
九、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华夏文明确实吸收了他族文化之养分,这不假,比如:大明时代有如火如荼的西学东渐;华夏复国之后,我们拼命吸收欧美、日本、苏联之哲理、科学、人文等优秀文明成果;古代印度、西域的文化也影响了华夏……以上每一条都有实打实的证据,比如大量的当今汉语词汇来自日本。
然而,你说“中华文化集各族文化之大成”?凡事就怕认真,你倒是给我拿出证据来,证明“各族文化”怎么影响中华文化了,不对吗?比如满族文化有何贡献于中华文化?是丑出天际的鼠辫猪尾巴,还是大拉翅?是鱼皮衣服,还是地窝子?是萨满跳大神,还是白水野猪肉?是恩将仇报,还是背信弃义?是杀人越货,还是屠城无数?是虽远必赔,还是“日满一体”?是“主子吉祥”,还是“奴才遵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