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文学理论有哪些?怎么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0 09:43   点击:271  编辑:yyns   手机版

新增干货合集

颜沐岚:【颜沐岚】总结帖:文学专业的文章与回答(更新ing)

【千字干货文学评论笔记】这是让你写文学评论,建议除了看理论基础书,也看一些专题/文学评论的可以作为范文来看的书,就知道要写成什么样子了。(详细书单见文末,先举例作品与文学理论如何分析

【千字干货】文学考研复试经验+文学考研调剂院校by颜沐岚

——举例说明: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这本书莫名其妙绝版了,有些地方价格离谱,终于找到一本价格还合适的-知乎自营里)

(外国文学也有一本这个书《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同理分析方法)


一、鲁迅《故乡》:(理论:叙事学)

1、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

2、“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

二、郁达夫《沉沦》:(理论:叙事学)

1、【叙事学】

话语层、故事层。(叙事作品的三个“描述层”:功能层、行动层、叙述/话语层——罗兰·巴尔特)

2、人类本性和文化变迁的关系。(力求将人类本性置于文化变迁的背景之中,把它当作一种抽象统一的结构,来统摄具体可见的变异现象——列维·斯特劳斯)

三、许地山《缀网劳蛛》:(理论:结构主义、叙事学、文体类型学)

1、【结构主义】

叙述性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与陈述句的句法大致相似,主语+谓语+宾语)

圆形结构:平衡-不平衡-平衡。(一个主题从平衡开始,突然间出现了不平衡,经过努力或者诸多周折,再到平衡;在全部过程中不断转折转化,情节连着情节,趣味寓于其中——茨维坦·托多罗夫)

情节转化(就像已经指出的,乃存在于某些项目向它的对立或矛盾的方面转变)。

简单型转化语态意向结果方式语势状况
复杂型转化外型认识描述假定主观态度

2、【叙事学】

意象:①描述;②隐喻。(意象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

3、【文体类型学】

传奇:(叙述性小说的传奇模式)

作者小说传奇
里夫真实生活和风俗事态的一幅图画,是产生小说的那个时代的一幅图画。以玄妙的语言描写从未发生过也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韦勒克现实主义的诗/史诗的、“神话的”
西方散文叙述体的两个血统书信、日记等非虚构性的叙述形式史诗和中世纪浪漫传奇的延续体
强调有代表性的细节,强调狭义的模仿无视情节的逼真(在对话中重现具有个性特色的语言),致力于 进入更高的现实和更深的心理之中
中国小说创作唐人传奇(短篇小说)起步-中国白话短篇小说(话本)
浓厚的讲述色彩,可以随时自由评说,不求现实中一定有,但求其情节引人入胜,便于表述讲述者的感叹和情怀
陈平原叙事时间:连贯叙述;叙事角度:全知视角;叙事结构:以情节为结构中心

四、废名《桃园》(理论:叙事学

1、意象置换/暗示

①隐喻:爱伦·坡、聂鑫森。

②象征:韦勒克、沃伦。

“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隐喻意义上使用意象,因为是一次,所以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从意象所刻意产生的效果和意义的角度说的。

用一个意象比喻一个意象。

借用两个形象描写在同一时间里两个空间中发生的同一性质的事件。

意象分类最粗糙①强合/浮夸②装饰性
中等③繁复④精致
最高级⑤潜沉⑥基本⑦扩张
特别的文学性(即反对图像式的视觉化)内在性(即隐喻式的思维)比喻各方浑然一体的融合(即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的结合)

①→③,②→④,④与⑦相反

扩张的意象:

比喻的各方面都给人的想象以广阔的余地,她们彼此强烈地限制、修饰。

五、王鲁彦《一个危险的人物》【理论:结构主义(诗歌学/语言学模式、解释学)、叙事学】

1、典型环境典型性格

乔纳森·卡勒:

诗歌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是什么使一段文字在一本小说里看起来具有讽刺意味?是什么使我们对某一个人物产生同情?为什么一首诗的结尾会显得含混不清?)

2、符号相遇与系统(客体世界)缺席

英加登:(文本中存在着诸多空白点)

“我把再现客体没有被文本特别确定的方面或成分叫做‘不定点’。文学作品描绘的每一个对象、人物、事件等等,都包含着许多不定点,特别是对人和事物的遭遇的描绘。”

2、第三人称限知/俯视角、不可靠的叙述者、题目的三个层次

可靠的叙述指叙述者对事实的讲述和评判符合隐含作者的视角和准则
不可靠的叙述(更常见;易错的/靠不住的叙述者)指叙述者对事实的报告不同于隐含作者的报告的叙述,或叙述者对事件和人物的判断不同于隐含作者的判断的叙述这种叙述者对他所叙述的事物的看法、解释和判断与作者隐秘的、希望读者会与他同享的见解和准则并不恰好一致

——书单

【文学评论书/专题书】

刘俐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外国文学向)【文学评论范文】

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外国文学向)

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小说文本分析》【文学评论范文】

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网络文学向)【文学评论范文】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北大出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十五讲系列》46本)【文学评论可参考】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

胡经之、王岳川的《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研究文艺作品的12种方法论:社会历史,传记,象征,精神分析,原型,符号,形式,新批评,结构,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研究法)

周志雄《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蔡赓生《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

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

孙玉石《新诗十讲》

刘西渭(李健吾)《咀华集》

【理论基础书】:

(文学理论向)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2005版)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学生用书)

(西方文论向)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美学向)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欧陆现象学美学为主)

彼得·基维(彭锋等译)《美学指南》(英美分析美学为主)

(古代文论向)

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民间文学向)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

(比较文学向)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陈惇《比较文学概论》

——考研中文学评论与写作的写法:

【文学评论与写作题】

(1h30min,800-1000字,围绕问题提示4个小点,总-分-总)

【资料整理版】

(引用处来源:《文学短评的写作》)

文学短评的写作
一、写作要求:
1、科学性;2、独创性;3、叙议结合、评析结合;4、生动性。
二、写作角度:
1、主题思想
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2、(人物/描写对象)形象
(1)典型意义;
(2)主要的性格特征
3、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7)意境的创设;
(8)修辞的运用等。
4、构思技巧
(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
(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
(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
(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
(5)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
(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
5、语言
(1)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
(2)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
(3)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三、写作方法
1.读懂作品。
阅读作品时可回忆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知识,以助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阅读作品一般采取“①总体—②部分—③总体”的步骤。
①“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作品,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②“部分”,就是对重要部分仔细地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通过分析研究,加深印象,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的特色,初步形成观点。
③“总体”,就是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完整的认识,最后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
2.选准角度。
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验来定。
也就是说,要选择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所心得的、把握得最准确的、能够评好的角度来写。
3.结构完整。
①总—②分—③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模式。
“总”,就是开头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这篇文学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
“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
“总”,就是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自我总结版】

1、作者、作品、关键词简要名词解释
2、文本分析:(总体-局部)
(1)内容(思想特色)
笼统:写作背景、主旨思想;
细读:抒情主人公形象、意象、视角、情感。
(2)形式(艺术特色)
总体风格、文体、语言(基调、修辞、转折)、现代性。
3、与他人同类作品“相似点”对比举例,以及“区别点”。
4、总结特色,优势和不足,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PS:

如果是那种有争议的作品,就有学术综述似的的多角度(不同时代、不同人、不同侧重)稍微列举下。

知名作品:特别的、多样化的切入点(中心词、论文标题核心词)。

小说、散文的话,多人物(性格、外貌、典型意义)、结构(横截面、材料组织、叙事手法)、环境氛围

思路范例:

【诗歌】
顾城《远与近》——思路提纲:
(一)内容复述:必要性。
(二)主题意蕴:多重意蕴的揭示。
(三)艺术特色:象征;精致而含蓄。
(四)特别指出:意义的多元化
郑愁予《错误》——思路提纲:
(一)主题意蕴:复述内容。
(二)艺术特色:意境;语言;音韵。
(三)特别指出:名句分析。
王维《山居秋暝》——思路提纲:
(一)主题意蕴:逐联分析(另一种复述)。
(二)艺术特色:诗画;意境;手法。
(三)特别指出:文学史:山水诗的成熟。
【散文】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思路提纲:
(一)主题意蕴:小与大。
(二)艺术特色:真与美(文辞美-意境美-雅俗美)。
(三)特别指出:周作人与鲁迅散文风格的差异。
【小说】
卡夫卡《御旨》——思路提纲:
(一)内容复述:必要性。
(二)主题意蕴:1.点明隐喻:哪些方面。2.揭示隐喻:人物;场景。
(三)艺术特色:象征手法。
(四)特别指出:意义的多元化。

——延伸阅读:

【文学各方向书单-怎么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教材?】

怎么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教材?

【千字图文干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能力提高+职业规划】

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的新生,也没有大佬来教教我该怎么学习?

【万字保姆级考研复习经验教程】

【万字保姆级考研复习经验教程!持续更新。by颜沐岚】

目录:一、未来规划+考研择校(已完成);二、复习用书来源+资料收集(已完成);三、初试复习规划+初试经验(已完成);四、复试备战规划+复习经验(未完);五、调剂信息收集+实战经验(已完成);六、本科技能培养(学习+爱好)(未完);七、实习经验+工作经验(未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