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黄淮海平原范围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6-28 04:27   点击:1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黄淮海平原范围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繁荣之地。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历史时期黄河频繁迁徙,北至天津、南及苏北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扩展资料:

华北平原所在的地区以前就是大海,与渤海湾属于一片地质结构,今天我们称之为“渤海—华北盆地”。由于地质运动,渤海—华北盆地一直不断下沉,但即便如此,黄河巨大的含沙量仍旧慢慢的将这里填满。

在河南中部地区,泥沙的沉积厚度高达5000米,而直到今天,黄河的造地运动仍未停止。

黄河在经过黄土高原后,河水中携带着大量的泥沙,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含量高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冲入渤海湾,年平均造地2万亩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

二、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不利条件是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通过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这对我国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我国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的;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这又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其中,城市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产品主产区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对城市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从国家层面看,一是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二是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战略格局。三是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按照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需要实施最严格管控的要求,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屏障的要求,划定生态空间。统筹考虑农业生产资源布局和条件,科学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划定农业空间。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和开发强度控制要求,从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和城镇空间。

三、黄淮海平原又叫什么平原

黄河,淮河,海河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一直到入海口形成冲积扇, 冲积扇不断变大,一直向西延伸,最后形成了黄淮海平原,另外这段地质历史时间内,华北克拉通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最终形成华北平原。

四、黄淮海平原是哪个平原

平原游击队说的是华北平原的事。主要是在冀中平原,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的游击队。

1943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的“扫荡”,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率队深入敌人后方的县城,以牵制敌人松井部队力量,使他不能进山增援;同时,还要保住存在李庄的公粮。地主杨老宗向日寇中队长松井告密,松井立即带兵前往李庄搜索。李向阳及时将游击队和群众带入地道,在地道里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五、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粮食作物主要是

1、粳稻。东北粮食主产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北粮南运’格局已经取代传统的‘南粮北调’。

2、玉米。玉米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品种。

3、小麦。可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小麦80%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冬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 70%左右。

4、高粱、谷子。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辽、吉、黑 3省和华北各省区高粱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国的78%和86%,是洼涝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谷子耐旱性强,全国95%的谷子面积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东北和西北以春谷为主,华北夏谷居多。

5、大豆。大豆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克山铁路两侧平原地带,松花江下游,黄淮海平原的鲁西南、豫东、冀东北及晋西北和苏皖两省淮北地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80%。 来源:人民网-东北地区已成为中国粮食的“蓄水池” 来源:-中国粮食作物地理

六、黄淮海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区别

黄土高原的范围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面积约有40万平方公里。其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高原包括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地区和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称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华北平原以西就是黄土高原,只有一山之隔,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气候比较不好,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处于我国腹地,经济较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七、黄淮海平原在哪里

是一个区域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八、黄淮海平原地图

中国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第一大平原,广义上又称松辽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大部分与内蒙古的一部分,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小兴安岭以南,辽东湾(属渤海)以北。在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达35万平方千米,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又称黄淮海平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分为海河平原、黄河平原、淮河平原三部分。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华北平原西以太行山脉为界与黄土高原相接,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处于我国腹地,经济发达,人囗众多,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但不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彼此有山隔离,以长江相连。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等部分组成。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经济发达,河网密布,水量充足,交通便利,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九、黄淮海平原是不是华北平原

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霉雨”之名.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故选: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四川西部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