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对中国文明影响意义?
仓颉造字在中华文化史上意义重大,可以说影响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仓颉是中国神话的人物,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发明者,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俗称仓颉先师 、仓颉圣人、制字先师、制字先圣、左史仓圣人、仓颉至圣。其圣诞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有虞舜、仓颉、项羽、顾炎武、李煜。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韩非子·五蠹》:昔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吕氏春秋·君守篇》亦记载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最早提及仓颉发明文字的,是战国时思想家荀子,见于《荀子·解蔽篇》,书中有“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一语。稍后的韩非子、吕不韦也都提到了这点,《韩非子·五蠹》称,“昔者仓颉之作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称:“仓颉作书”。
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进一步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
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记载: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则其始也。
《荀子·解蔽》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哲学史上因仰观天象而不留神掉到井里的故事的主角是谁
泰勒斯,观察天象的时候不小心掉入水坑里。有人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泰勒斯对这种嘲笑只付之一笑,没有说什么。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