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观测天象可以平息祸福吗?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21 05:03   点击:51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观测天象可以平息祸福吗?

能.......

二、怎么观测天象,知道什么时候有风啊? 怎么预测将来是不是会起风啊? 怎么观测天象,知道什么时候有风啊?

晚上有月晕,预示未来1~3天有风;

太阳落山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三、业余天文爱好者观测天象所需的仪器有哪些?

这要看你看什么。若认星或看流星雨的话什么都不用,若是普通观测,如观测火星之类的亮天体,双筒望远镜即可,若是观测星云、星系等暗弱天体,要用到大的专业天文望远镜了。另外多说一句,最近天气太冷,想观测暗弱天体的话还是等暖和了再说吧,晚上的温度实在让人受不了。

四、商朝,人们在天象观测中,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记录

日食和月食

五、中国古代在天文方面取得了那些突出的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仅次于农学和医学,可与数学并列,是构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

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在二十四史中有专门的篇章,记载历代历法的资料,称为“历志”或“律历志”。中国古代的历法相当于印度的悉檀多(Si-ddhanta)或阿拉伯的积尺(Zij),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排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跟欧洲不同,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各国的古代天文学都是以历法作为主要内容。在另一方面,中国又跟印度和阿拉伯不同,后者长于行星位置的计算,而中国则长于日月运行的计算。

天象观测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另一项主要内容。二十四史中专门记载这类资料的部分叫作“天文志”。其中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主要的观测仪器——浑仪(见浑仪和浑象),同希腊用的黄道式装置不同,中国用的一直是赤道式装置。记录观测数据的度数,在明末以前中国一直是分圆周为□度,而受巴比伦影响的各国则用360°。两千多年来,中国保存下来的有关日食、月食、月掩星、太阳黑子、流星、彗星、新星等丰富的记录,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以元代的《授时历》为标志(见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到最高峰。

六、现在的天文现象需不需望远镜观测,最近一次需要的是什么时候

看那楼主对天象的定义了。

刚才回答了一个问题,好像说2月8日5点54分是望吧?如果楼主认为这也算天象的话明天凌晨就能看到。不过我真背不出这种天象的时间,实在没什么观测的必要。

推荐一个比较有看头的天象吧,也是个人认为2月唯一有点观测价值的天象。2月26日金木合月…日落后向西南天空看看,不会让楼主失望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什么叫日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