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个节是同一个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因为节期位于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所以又俗称‘七月半’。
但实际上,这三种称呼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相通,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三个节日。
一、七月半
‘七月半’的产生最早始于上古时代,那时的人们崇拜神灵,由于每年的七月中旬正是秋收时节,于是便慢慢演化出了祭拜大地与先祖的习俗。
感谢大地的恩赐,同时向去世的先祖报告一年来的丰收。
二、中元节
而‘中元节’的说法则是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的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意思大致为: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掌管天官的紫薇大帝将向人间赐福;七月十五,掌管地官的清虚大帝会普渡孤魂野鬼;而到了十月十五,掌管水官的洞阴大帝则会消灾解难,免除厄运。
于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元说’就演化成了我们现如今的三个节日:上元节(又称元宵节)、中元节、下元节。
三、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则是佛教中的节日。
相传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连尊者在得道之后,为了报答母亲之恩,便用道眼观察,却发现去世的母亲正在饿鬼道中受苦,被饿的不似人形,于是目犍连尊者便想方设法送饭给她,但每次饭到她母亲嘴边时,却都化成了灰烬。
有大阳雨天中秋节的来历?
有大阳雨天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